第74章(2 / 3)
陈煦贴在她旁边瞅着,说到此处指了指道:“我拍这段的时候要先拍他们在立交桥下摆摊的镜头,旁边的车,下夜班的人,奔忙的感觉,老板叼着烟,潇洒地皱着眉头……”
夏以臻:“不让叼烟。”
“知道了!那就光皱眉头!”陈煦蹙眉道,“这边水也烧开了,拍掀盖,推近景拍冒泡,拍馄饨掉进水里……这段要拍路上的行人,要拍出孤独感,不然来个王家卫抽帧?”
夏以臻坐在一边听着笑:“陈煦,又是希区柯克又是王家卫抽帧,你留在这有点大材小用了吧?”
“你都在这,我还能去哪。”陈煦道,“学姐,我看过你毕业时的那部获奖片子,大部分都是手机拍的,说明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在哪都能被认可。”
“但愿吧。”夏以臻扯嘴角笑笑,她已经很久不再是这样的乐天派了。
小宋举手道:“我也看过,当时看了还想去淮岛玩儿呢。”
陈煦哼笑了声:“所以说,好片子也要挑观众素质,每个人思考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想着玩。”
“我想着玩怎么了,上班不就是为了赚钱的吗,赚钱不就是为了玩的吗?”宋言心瞥了他一眼。
“你赚钱了吗你就玩?”
“你别管!”
夏以臻忍着笑,又看宋言心不想搭理他了,跑过来道:“学姐,我真特别想去来着,后来一直也没去成,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么多人?”
夏以臻笑着:“我也不清楚,我也好久没回去了。”
“希望年底有奖金,我去玩一玩。”宋言心嘿嘿笑了笑,“不过我老家也很好玩,也适合拍,只不过我大学毕业时没想到。”
“怎么哪都有你?”陈煦又凑过来,“你就算想到了也不一定拍得出来,你早认识我两年,到是可以求求我。”
宋言心不服气地说:“怎么了?我家是福州的,你就说是不是随便拍?我还用得着求你吗?就算是咱们这节目,要是在我老家,我也立刻就能找到题材。”
“什么题材?”夏以臻轻轻笑道。
宋言心弯着眼睛说:“我爸就是开食品厂的,做线面,也是手工的!感人的故事一箩筐呢,再弄个无人机飞一飞拍拍劳动人民,不好吗?”
“听上去不错。”夏以臻想象了一下,那应该是个很动人的场景,和她镜头里曾经的老何、王顺夫妻一样,简单的人与事,往往更容易拍出赋有深衷的好镜头。
夏以臻倏然振奋了些,她看了一眼表,对两个小朋友道:“拍夜摊只能昼伏夜出了,这三天咱们仨加把劲儿,拍好了,年底我带你们出去玩!”
她说完看见宋言心已经高兴得蹦起来,而陈煦在一边笑了声说:“没出息!”
----------------
进了11月,北风开始在大街小巷穿梭。陈煦开着台里小面包,从立交桥一路直下,城市轮廓像胶片一样在车窗外快速闪过,耳边呼啸着凛凛的风声。
为了争取调度时间,夏以臻在陈煦找好停车场之前下了车。车门一开,砭骨的风立刻吹得人缩起来,不远处的小铺子却是另一片天地。
店门半敞着,昏黄的灯光从里面悠悠然地飘出来。水气蒸腾,漫卷着,热热闹闹的,给玻璃蒙上了一层细雾。
夏以臻看见戴着红围裙的男老板正站在店里与人聊天,看不见对方,也听不清在聊什么,只能看到他今天手舞足蹈的,时不时还仰头笑着,兴致极佳,笑脸儿也难得。
即便小店门头袖珍,可“桥下小馄饨”几个字依旧在电箱上骄傲地闪烁着,发着莹莹的微光,令眼前的一切,像一场夜幕来了仍然不舍得离开的黄昏。温暖而迷人。
寥寥行人里,夏以臻裹紧大衣领口,将冻僵的半张脸埋在围巾下,只露出一双眼睛,望着小店的暖光快步前行。
她想快点去暖和一下,也想快点沉入温情的氛围,夏以臻越走越快,直到就快靠近的时候,老板突然笑着将另一扇门推开了。
就这开门的一瞬间,夏以臻猝然停住了脚步。 ↑返回顶部↑
夏以臻:“不让叼烟。”
“知道了!那就光皱眉头!”陈煦蹙眉道,“这边水也烧开了,拍掀盖,推近景拍冒泡,拍馄饨掉进水里……这段要拍路上的行人,要拍出孤独感,不然来个王家卫抽帧?”
夏以臻坐在一边听着笑:“陈煦,又是希区柯克又是王家卫抽帧,你留在这有点大材小用了吧?”
“你都在这,我还能去哪。”陈煦道,“学姐,我看过你毕业时的那部获奖片子,大部分都是手机拍的,说明强者从不抱怨环境,在哪都能被认可。”
“但愿吧。”夏以臻扯嘴角笑笑,她已经很久不再是这样的乐天派了。
小宋举手道:“我也看过,当时看了还想去淮岛玩儿呢。”
陈煦哼笑了声:“所以说,好片子也要挑观众素质,每个人思考的深度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就想着玩。”
“我想着玩怎么了,上班不就是为了赚钱的吗,赚钱不就是为了玩的吗?”宋言心瞥了他一眼。
“你赚钱了吗你就玩?”
“你别管!”
夏以臻忍着笑,又看宋言心不想搭理他了,跑过来道:“学姐,我真特别想去来着,后来一直也没去成,也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那么多人?”
夏以臻笑着:“我也不清楚,我也好久没回去了。”
“希望年底有奖金,我去玩一玩。”宋言心嘿嘿笑了笑,“不过我老家也很好玩,也适合拍,只不过我大学毕业时没想到。”
“怎么哪都有你?”陈煦又凑过来,“你就算想到了也不一定拍得出来,你早认识我两年,到是可以求求我。”
宋言心不服气地说:“怎么了?我家是福州的,你就说是不是随便拍?我还用得着求你吗?就算是咱们这节目,要是在我老家,我也立刻就能找到题材。”
“什么题材?”夏以臻轻轻笑道。
宋言心弯着眼睛说:“我爸就是开食品厂的,做线面,也是手工的!感人的故事一箩筐呢,再弄个无人机飞一飞拍拍劳动人民,不好吗?”
“听上去不错。”夏以臻想象了一下,那应该是个很动人的场景,和她镜头里曾经的老何、王顺夫妻一样,简单的人与事,往往更容易拍出赋有深衷的好镜头。
夏以臻倏然振奋了些,她看了一眼表,对两个小朋友道:“拍夜摊只能昼伏夜出了,这三天咱们仨加把劲儿,拍好了,年底我带你们出去玩!”
她说完看见宋言心已经高兴得蹦起来,而陈煦在一边笑了声说:“没出息!”
----------------
进了11月,北风开始在大街小巷穿梭。陈煦开着台里小面包,从立交桥一路直下,城市轮廓像胶片一样在车窗外快速闪过,耳边呼啸着凛凛的风声。
为了争取调度时间,夏以臻在陈煦找好停车场之前下了车。车门一开,砭骨的风立刻吹得人缩起来,不远处的小铺子却是另一片天地。
店门半敞着,昏黄的灯光从里面悠悠然地飘出来。水气蒸腾,漫卷着,热热闹闹的,给玻璃蒙上了一层细雾。
夏以臻看见戴着红围裙的男老板正站在店里与人聊天,看不见对方,也听不清在聊什么,只能看到他今天手舞足蹈的,时不时还仰头笑着,兴致极佳,笑脸儿也难得。
即便小店门头袖珍,可“桥下小馄饨”几个字依旧在电箱上骄傲地闪烁着,发着莹莹的微光,令眼前的一切,像一场夜幕来了仍然不舍得离开的黄昏。温暖而迷人。
寥寥行人里,夏以臻裹紧大衣领口,将冻僵的半张脸埋在围巾下,只露出一双眼睛,望着小店的暖光快步前行。
她想快点去暖和一下,也想快点沉入温情的氛围,夏以臻越走越快,直到就快靠近的时候,老板突然笑着将另一扇门推开了。
就这开门的一瞬间,夏以臻猝然停住了脚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