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等她忙完近期的事务,便寻父皇商议造船之事。最好能将美洲的高产玉米,番薯,土豆还有能够成为冬衣原料的棉花一并带回来。
  火炕只能解冬日夜晚之寒,还是得解决黔首的吃穿问题,才能更大程度地养活他们。
  替有军功的黔首修筑火炕之势在咸阳形成了一种新风潮。
  始皇帝陛下征服六国期间,咸阳城的各家各户都出了人,所以基本每家都能得到安装火炕的名额。
  刘季赶紧让人报纸刊登,让黔首们登记排序,同时也是为太子拉拢民心。
  郡守们听闻消息,纷纷凑热闹地上前围观施工现场。
  “修筑火炕耗费的时日几何?需要何种物件?”
  “这火炕当真能御寒?”
  匠人们本来对这些打扰他们工作的人有些生气,但是定睛一看,发现他们穿着与气质皆是不凡,知晓这是贵人们。于是,不得不谨慎回答,“五位匠人一同施工,最快只要七日就能为一户打造完成。若是贵人家里需要安装火炕,太子也会差遣人手,就是造价会高昂些。不过图案会做得更加大气精美。”
  “这火炕底下烧火,上头睡人,可暖和了。贵人们可以先去造好火炕的别家看看,小人绝无虚言。”
  太子府的门客们教导过他们,如果遇到好奇的贵人们,可适当为太子招揽生意。
  毕竟这么一家家打造下去,黔首消耗的只是军功,太子不仅收不到钱,还得额外付火抗的材料钱以及匠人的工钱。
  不过贵族若是感兴趣,倒是能为太子填补一些窟窿。
  郡守们四处看了一会儿他们的施工过程。
  知晓这些匠人们是在替他们家做事,各家各户都很懂事,甚至主动派出自家的劳动力帮忙做活。这无疑缩短了每家的工期。
  郡守们纷纷点头,随后便去找建好的火炕黔首家,体验一番了。
  他们心思活络,知道明日该和陛下提何种意见。
  火炕这种好东西,不该只是咸阳有啊,他们各郡的黔首也需要!
  熙和刚给近日加班加点的匠人们发了一波工钱和福利,翻了翻府里的账目。
  虽然她各处挣钱的产业进帐快,但也抵不住花钱如流水,还是得再揽些生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