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峣关可以说是守卫咸阳的最后一道天险,地势险要,可谓是易守难攻,也是兵家的必争之地。
  当时, 守卫峣关的将领名为韩荣,他是秦王子婴紧急调派的人,即便知晓刘邦厉害,却也不为所动:“刘邦小儿若敢进犯, 先得把命留下。”
  刘邦气得不行, 当即就要带兵攻击。
  他已经一路攻破了数个城池, 眼看就要兵临咸阳城下,还怕拿不下一个峣关不成?
  然而, 张良却又劝他勿要冲动,越是离咸阳越近, 就越是要冷静。
  他给刘邦分析了一下敌我的兵力:“这批秦军虽已是强弩之末,但我方兵力的数量不过两万余众,论人数,可能还比不过秦军。强攻的变数太大了,若是秦军据城池之便,与我等鱼死网破,其它各路诸侯便乐见其成,坐收渔翁之利。届时,即便是您先攻破咸阳,但剩余的兵力也不足以让您坐稳关中王。”
  张良的话其实还是偏保守的。因为刘邦本身的兵力不多,这两万多的人数,其实还包含不久前募集而来的士兵,军队成分可谓是鱼龙混杂,远算不上精锐。
  与秦国精锐的正规军正面交战,输赢尚未可知。
  刘邦也就上头一会儿,听张良仔细分析后,是彻底冷静下来了。
  因为,他发现硬拼的话他可能还真拼不过。
  “先生有何计策?”刘邦立即虚心请教。
  张良建议道:“攻心为上,派人去劝降守军。秦二世生性多疑,朝中旧臣多已被他杀尽,秦王子婴几乎无人可用。这个韩荣出身低微,守城的其余将领也多是商贾出身。商人重利,可晓之以情,再以重金诱之,让其内部生变。”
  攻灭六国的强秦以前坚不可摧,但若内部生变,便如今日这般,成为了诸侯案板上待宰的鱼肉。
  刘邦立刻照做。
  他派使者去劝降韩荣。
  韩荣一开始没有答应。他虽然知晓如今的局势,但是要他不战而降,心理上还是过不去的。但奈何刘邦给的实在是太多了!韩荣没有把话说死,他想犹豫几天再给刘邦答复。
  然而犹豫,就说明是动心了。张良清楚韩荣的想法。
  张良便让刘邦在附近的山坡上遍插旗帜,故布疑阵,让峣关的将领和士兵们认为义军大军逼城,秦军无力抵挡,未战先溃。
  几天后,韩荣很是为难地告诉刘邦的使者,因为他们内部分歧很大,所以没有办法做到开城投降。
  这个能被刘邦派出来交涉的使者也是极有眼色的,立刻又对韩荣说了一番好话,说是能体会他身为将军的不易,且又送了重金。
  自古财帛动人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