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1 / 3)
他在心中长叹了一口气,在众人担忧无措的时候,话锋一转:“幸而,陈王与陈王世子得知了我们的厄境,派人送来万石粮食,助我们过冬。”
陈王?陈王世子?
众人皆是一愣。
普通民众没有地域概念,不知道陈国在哪,但既然能称王,想来和他们郡国的彭城王差不多?
一想到彭城王,民众们的神色皆有些怪异。
诸侯王……那不都是高高在上,不理庶务的存在吗?就向他们彭城一样,郡国由彭城国相管理,由徐州刺史统率,国内县城的县令、属官,各司其职,诸侯王只要躺着等食邑就好。
这陈国的诸侯王,怎么还管他们吃不吃得上饭?
有个别心思敏锐的庶民已经意识到关窍,但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能活着便是万幸,管他粮草后面藏着什么,接着便是。
因此,众人惊讶归惊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好消息,甚至各个面露喜色,惊喜之意溢于其表。
“当真?”
“每个人都有吗?还是按户来?”
“真的能帮我们吃饱饭吗?”
“皇室之人尊贵执礼,应当不会反悔吧?”
……
即便因为顾及张昭的身份,不敢站起身,也不敢靠得太近,但事关填饱肚子的大业,他们也顾不上世家名流的威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张昭被问得头痛,好在这次主持演讲会场的不止他,还有陈国派来的农官。
在农官的帮助下,张昭一一解答大家的问题,总算安了大家的心。
众人回返乡亭,纷纷游走奔告。
所有人都在等着“发粮食”这件事。
谁当刺史,谁当郡守/国相,对于挣扎求生的民众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别是笮融那个不给别人活路的混账就行。
可如果这个刺史、国相能关注他们的生计,给他们发放救援粮,那就不一样了。
谁不喜欢关心民众,能让自己活命的治官?
即便对方有所图谋,他们获得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等待中,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第四天,陈国的部曲开始在城内发放粮食,靠近民居的两条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世子说了,这次发粮,除了'赈灾',收拢人心,更是重新清点户籍的好机会。”
农官贾先叮嘱发粮的下属,让他们务必做好登记。
东汉末年多隐户。
所谓的隐户,就是隐瞒户口,或是依附豪族,藏在世家庄园的那批人。
这些人不入官方户籍,躲避徭役、赋税,由世家豪族所掌控,让这些世家豪族成为一个隐型的“封国”。 ↑返回顶部↑
陈王?陈王世子?
众人皆是一愣。
普通民众没有地域概念,不知道陈国在哪,但既然能称王,想来和他们郡国的彭城王差不多?
一想到彭城王,民众们的神色皆有些怪异。
诸侯王……那不都是高高在上,不理庶务的存在吗?就向他们彭城一样,郡国由彭城国相管理,由徐州刺史统率,国内县城的县令、属官,各司其职,诸侯王只要躺着等食邑就好。
这陈国的诸侯王,怎么还管他们吃不吃得上饭?
有个别心思敏锐的庶民已经意识到关窍,但对于大部分民众来说,能活着便是万幸,管他粮草后面藏着什么,接着便是。
因此,众人惊讶归惊讶,很快就接受了这个好消息,甚至各个面露喜色,惊喜之意溢于其表。
“当真?”
“每个人都有吗?还是按户来?”
“真的能帮我们吃饱饭吗?”
“皇室之人尊贵执礼,应当不会反悔吧?”
……
即便因为顾及张昭的身份,不敢站起身,也不敢靠得太近,但事关填饱肚子的大业,他们也顾不上世家名流的威严,七嘴八舌地问起来。
张昭被问得头痛,好在这次主持演讲会场的不止他,还有陈国派来的农官。
在农官的帮助下,张昭一一解答大家的问题,总算安了大家的心。
众人回返乡亭,纷纷游走奔告。
所有人都在等着“发粮食”这件事。
谁当刺史,谁当郡守/国相,对于挣扎求生的民众来说,其实没有太大的区别,只要别是笮融那个不给别人活路的混账就行。
可如果这个刺史、国相能关注他们的生计,给他们发放救援粮,那就不一样了。
谁不喜欢关心民众,能让自己活命的治官?
即便对方有所图谋,他们获得的好处也是实打实的。
在众人翘首以盼的等待中,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第四天,陈国的部曲开始在城内发放粮食,靠近民居的两条街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世子说了,这次发粮,除了'赈灾',收拢人心,更是重新清点户籍的好机会。”
农官贾先叮嘱发粮的下属,让他们务必做好登记。
东汉末年多隐户。
所谓的隐户,就是隐瞒户口,或是依附豪族,藏在世家庄园的那批人。
这些人不入官方户籍,躲避徭役、赋税,由世家豪族所掌控,让这些世家豪族成为一个隐型的“封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