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坚名利双收 第83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人在加州斯托克顿市犯下了一连串罪行,造成了六人死亡,一人重伤。
  所有遇害者并无关联,全是杀人犯在夜间随机杀人。
  杀人犯是一家公司的精英高管,家庭出身不错,被捕之后律师申请了精神疾病诊断,被确诊患有人格分裂,第二人格具有严重的反社会倾向。
  平时的工作生活中,这人很温和,是周围公认的好人,谁也没想到他能做出连环杀人的暴行。
  劳拉给马丁的,不止是文字资料,还有一些照片。
  马丁从中找出两张最能代表温和与暴力的,一张是杀人犯在工作,另一张则是最后一次作案被抓。
  虽然相貌相同,但从神态来看,这简直就是两个人。
  还是人生割裂的两个人。
  一个是西装革履又性格较为温和的社会精英,另一个是游走在暗巷犹如流浪汉般的杀手。
  这也给了马丁一些参考。
  服装、造型与神态的不同,也是塑造角色的关键。
  有些时候,拿奥斯卡表演奖,化妆造型甚至大于演技。
  最为典型的就是查理兹-塞隆。
  其实看多查理兹的电影,不难发现她的演技很一般。
  马丁仔细看了会儿拿来的资料,给托马斯打了个电话,让他联系监狱方面,能否见连环杀人犯一面。
  《分裂》剧本的收尾,男主角会出现一个恐怖人格,一个虐杀狂。
  电影虽然改编自比利-米利根,但剧本不是现实的重复,剧情比比利-米利根的经历更加狂放和暴虐。
  托马斯那边动作很快,直接联系好了州立监狱那边。
  马丁在三天后见到了那个杀人犯,对方虽然穿着囚服,但给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
  看上去就是个普通人。
  马丁其实最想看的是连环杀人时的一面,但见面时间有限,监狱方面也不可能让他故意刺激对方,导致情绪失控。
  半个小时的会面结束,马丁离开了州立监狱。
  车上,托马斯问道:“怎么样?”
  马丁说道:“有收获,但不多,最想看到的没有看到。”
  托马斯说道:“总不能让他现场杀个人让你看。”
  马丁手臂支在座椅扶手上,说道:“暴起杀人这种感觉,我也有心得体会,不比他差。”
  托马斯想了起来,马丁不是一般的好莱坞明星,他真的杀过人,貌似杀的人数量都上双了。
  回到伯班克,车子直接开进了迪士尼制片厂。
  大卫-芬奇召集了他的团队,正在迪士尼制片厂筹备《分裂》。
  办公室里,马丁见到大卫-芬奇,先恭喜他:“没想到你拍摄制作的政治惊悚剧也如此精彩,听说《纸牌屋》打破了奈飞的一系列点播记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