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会更好 第79节(3 / 4)
“你今天为什么没去工作室?海南那个项目不是月底就要招标了吗?难道你怕被人跟踪吗?我向你保证,不会有人驾驶大货车撞向你的,至少明天不会。”
连续几日,吴霜逐渐有了神经衰弱的迹象,她的精神渐渐萎靡。很显然,对方也意识了这一点,会在短信中说道:
“你已经好几天没出过门了,我都有些替你担心。”
同时,那个人似乎还专门去了一趟国贸cbd,向吴霜告知了金魁那套豪宅里的情况,在短信中说道:
“尹阿姨今天去超市了,看起来买了不少肉和海鲜,你给她放了这么多天假,但自己平日的生活都怎么解决?不然,你就让尹阿姨来广渠路照顾你饮食起居吧,你的未婚夫就算知道这套房子是偷来的,他也不会怪你的。”
当晚,吴霜不堪忍受这样的压抑生活,她特意让石世炜来接她回到了国贸附近。很显然,对方是了如指掌的,并在短信中说道:
“太好了,你今天终于回到你未婚夫的房子里了,这就对了,天天躲在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是你每次搬家都挑晚高峰最热闹的时候,连司机都要陪你一同进出家门,让我想下手都没有机会。”
这段时间以来,每当夜深人静的午夜,吴霜都会收到一条条以“1069009”为前缀的虚拟号码发来的短信,吴霜早已经习惯了。她虽然躺在床上,却瞪大了双眼盯着天花板,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一分钟前,又一条短信如期而至。
吴霜顶着乌青的眼圈走下床,她唰的一声拉开了卧室的窗帘。
然而,吴霜眼前的景象静悄悄的,只有几户灯光和远方的路灯,它们在潮湿的夏夜交织成一片绚烂的光斑。
吴霜又重复读了一遍这些短信。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对方毫不避讳他想对吴霜下手;从信息的方式来看,这种虚拟号码的技术对袁良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种种迹象都表明,袁良现在甚至都懒得遮掩他的动机,只想一步步逼近吴霜,让她意识到自己尽在袁良的掌握中。
这段时间,吴霜最后悔的事,就是她曾让袁良拿捏住自己的“软肋”,因此袁良才会知道吴霜最恐惧什么。看来,人还是不能轻易亮出软肋,那无异于是亲手给对方递刀子。
而吴霜的软肋,正是她最在意的“清白”:
亲生父亲是杀人犯,这是不清白的;她体内流淌着罪犯的基因和血液,这是不纯洁的;家人以黑户身份苟活二十年,这是不体面的。
大家都是芸芸众生罢了,只要那三个人像死人似的龟缩在阴暗里、更不会兴风作浪挑衅警方,那么就没人有闲心翻出这桩陈年旧事。
但时代不同了,这是个信息化时代。
只要袁良想毁了吴霜,他其实可以做大把文章:比如,在吴霜挂靠着剧院进行职称评审时,袁良寄出一封实名举报信,就能让吴霜的政审功亏一篑;比如,在福建剧场事故的调查中,袁良找来媒体记者发一篇新闻稿,就能让全天下痛骂该剧目草菅人命;再比如,在吴霜为婚期忧心忡忡的时候,袁良将一家四口的合影寄给金魁在厦门的父母,就能让那一家官员重新认识他们的好亲家和好儿媳。
但是,袁良显然没有毁掉吴霜名誉的想法。
吴霜不知道袁良的目的是什么,正因为未知、所以才恐惧。
连日来的惶恐让她神经衰弱,但吴霜意识到,她绝不能再继续消沉下去了。
她这一生遇到过太多次被动局面,她深知面对着冥冥中的天意,渺小的人类是借不上力的,除非迎着不利的局面而上,让天意变成自己的东风。她这一生,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如今,吴霜在明处、袁良在暗处,吴霜必须想办法摆脱困境。
毕竟在不久前,她才是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猎人”的角色,那段时间她每天醒来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袁良找出来。
但现在,袁良不仅主动现身,还向吴霜一步步逼近,这不就是吴霜最期待的局面吗?那么,为何不借此机会重新夺回主动权?
9月3日,晚高峰开始了。
这个傍晚,吴霜来到了派出所门口。
她回头望了一眼车水马龙的街道,她知道袁良此时一定在监视着她。吴霜的眼神里满是挑衅,对着无尽的夜色笑了起来。
走进派出所口,吴霜楚楚动人地说:“警察同志,我要报警。” ↑返回顶部↑
连续几日,吴霜逐渐有了神经衰弱的迹象,她的精神渐渐萎靡。很显然,对方也意识了这一点,会在短信中说道:
“你已经好几天没出过门了,我都有些替你担心。”
同时,那个人似乎还专门去了一趟国贸cbd,向吴霜告知了金魁那套豪宅里的情况,在短信中说道:
“尹阿姨今天去超市了,看起来买了不少肉和海鲜,你给她放了这么多天假,但自己平日的生活都怎么解决?不然,你就让尹阿姨来广渠路照顾你饮食起居吧,你的未婚夫就算知道这套房子是偷来的,他也不会怪你的。”
当晚,吴霜不堪忍受这样的压抑生活,她特意让石世炜来接她回到了国贸附近。很显然,对方是了如指掌的,并在短信中说道:
“太好了,你今天终于回到你未婚夫的房子里了,这就对了,天天躲在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只是你每次搬家都挑晚高峰最热闹的时候,连司机都要陪你一同进出家门,让我想下手都没有机会。”
这段时间以来,每当夜深人静的午夜,吴霜都会收到一条条以“1069009”为前缀的虚拟号码发来的短信,吴霜早已经习惯了。她虽然躺在床上,却瞪大了双眼盯着天花板,无论如何都睡不着。
一分钟前,又一条短信如期而至。
吴霜顶着乌青的眼圈走下床,她唰的一声拉开了卧室的窗帘。
然而,吴霜眼前的景象静悄悄的,只有几户灯光和远方的路灯,它们在潮湿的夏夜交织成一片绚烂的光斑。
吴霜又重复读了一遍这些短信。
从信息的内容来看,对方毫不避讳他想对吴霜下手;从信息的方式来看,这种虚拟号码的技术对袁良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种种迹象都表明,袁良现在甚至都懒得遮掩他的动机,只想一步步逼近吴霜,让她意识到自己尽在袁良的掌握中。
这段时间,吴霜最后悔的事,就是她曾让袁良拿捏住自己的“软肋”,因此袁良才会知道吴霜最恐惧什么。看来,人还是不能轻易亮出软肋,那无异于是亲手给对方递刀子。
而吴霜的软肋,正是她最在意的“清白”:
亲生父亲是杀人犯,这是不清白的;她体内流淌着罪犯的基因和血液,这是不纯洁的;家人以黑户身份苟活二十年,这是不体面的。
大家都是芸芸众生罢了,只要那三个人像死人似的龟缩在阴暗里、更不会兴风作浪挑衅警方,那么就没人有闲心翻出这桩陈年旧事。
但时代不同了,这是个信息化时代。
只要袁良想毁了吴霜,他其实可以做大把文章:比如,在吴霜挂靠着剧院进行职称评审时,袁良寄出一封实名举报信,就能让吴霜的政审功亏一篑;比如,在福建剧场事故的调查中,袁良找来媒体记者发一篇新闻稿,就能让全天下痛骂该剧目草菅人命;再比如,在吴霜为婚期忧心忡忡的时候,袁良将一家四口的合影寄给金魁在厦门的父母,就能让那一家官员重新认识他们的好亲家和好儿媳。
但是,袁良显然没有毁掉吴霜名誉的想法。
吴霜不知道袁良的目的是什么,正因为未知、所以才恐惧。
连日来的惶恐让她神经衰弱,但吴霜意识到,她绝不能再继续消沉下去了。
她这一生遇到过太多次被动局面,她深知面对着冥冥中的天意,渺小的人类是借不上力的,除非迎着不利的局面而上,让天意变成自己的东风。她这一生,不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如今,吴霜在明处、袁良在暗处,吴霜必须想办法摆脱困境。
毕竟在不久前,她才是在这场游戏中扮演“猎人”的角色,那段时间她每天醒来后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掘地三尺也要把袁良找出来。
但现在,袁良不仅主动现身,还向吴霜一步步逼近,这不就是吴霜最期待的局面吗?那么,为何不借此机会重新夺回主动权?
9月3日,晚高峰开始了。
这个傍晚,吴霜来到了派出所门口。
她回头望了一眼车水马龙的街道,她知道袁良此时一定在监视着她。吴霜的眼神里满是挑衅,对着无尽的夜色笑了起来。
走进派出所口,吴霜楚楚动人地说:“警察同志,我要报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