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穿70,没有系统怎么行 第26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结果正好相反,大家听说她们家要种水稻,全都来要了种子跟着一起种。
  大家都是第一次种水稻,前期确实浪费了不少时间。
  不过好在陆婉晴给的种子好,到了秋收的时候,看着那一片片饱满的稻穗,大家都高兴的不行。
  稻子割下来,一亩地的收成达到了五百多斤。
  就是差一点的,也有四百多斤。
  这一下子,就连上面都关注了。
  最后村里人留下自家吃的粮食,其余的都被县里给收走了。
  陆婉晴倒也没着急,虽然今年不能卖东北大米了,但是明年她会收获更多的大米的。
  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就是有人看到有人家把木耳种出来了,就也想着能不能把蘑菇种出来。
  最后还真让那人给研究出来了,他立刻承包了一片林地,在林子里开始种蘑菇。
  种出来的蘑菇就都卖给村里的厂子,着实是小挣了一些。
  村里的厂子规模也变大了,从原来的十个司机二十名工人,
  到现在己经十六名司机,五十名工人了。
  厂子里现在主要经营的产品就两种,山货和果酒。
  除了京市的订单,现在附近城镇的订单他们厂子也有不少。
  还有些人看到陈家养鸡,也有跟着一起养的。
  至于鸡的销路根本不愁,周围的供销社和百货大楼,就能把这些鸡吃下了。
  陈晓蔓特意给养鸡的人家都开了个会,给她们科普怎么避免鸡瘟,
  还有怎么给鸡杀菌,以及病鸡该怎么处理。
  今年周围的村子,也有不少跟着承包林地的,
  这事儿镇上领导最开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政收入。
  因为有第一家村企业的诞生,他还积极去各个村子,
  调查各个村子有什么特色食物或者其他的东西,能不能再发展几个厂子出来。
  大四毕业的时候,学校开始分配工作。
  陈晓蔓回到了她们镇上的财政局,现在厂子那边己经稳定了,不需要她管太多了。
  她知道以后的经济发展,她们的山货只会越来越好,绝对不担心会卖不出去。
  带着大家致富的想法初步实现,她也就开始犯懒了,
  现在又有了稳定的工作,整个人也闲了下来。
  大哥毕业后没有回来,留在京市进了,
  这事还得多谢陆婉晴,是她帮忙找了关系,陈云庆才能进了商务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