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76节(1 / 3)
刘藩的额头开始冒汗,即使是在杀声震天的战场上,他也没有过半分的慌乱,可是在刘裕犀利的言语,那如冷电一样刺人的目光面前,他多年来跟刘毅反复练就的话术,却是发现破绽百出,用不出来了,只能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些具有能力的人之间互相接手,更替,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只是谁能保证这种更换,轮替的,就是我们这些有能力的人呢?”
刘裕笑了起来:“很好,阿藩,看来你也承认,若是真的让沈田子,檀道济,王镇恶他们来接替你的部队,或者说接替希乐的部队,刺史之职,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不会象戴渊取代接替祖逖将军那样,直接弄得整个战局崩溃。”
刘藩咬了咬牙,说道:“只怕也未必,多年的旧部们除了看能力以外,也是要看心底里是不是服从,是不是接受这些继任者的威望,本人的能力就算强,但如果手下人不服气,不愿意接受他的命令,甚至是主动离职,辞官,那也是不利于团结的,就象我大哥现在手下的将士们,很多是以前在建康的地下军团的旧部,这些人恐怕别说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这些后来的将校,就连寄奴哥你,他们也未必愿意服从你的指挥呢。”
孟怀玉的脸色一变,说道:“阿藩哥,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说,大晋没有军规军纪吗?作为军人,服从是天职,怎么可以不接受管理,不接受新任长官的命令呢?”
刘藩冷冷地说道:“军规是死的,人是活的,怀玉你可别忘了,那些京口地下军团的将士,他们不是当年国家征兵时必须入伍的丁壮,他们是早就退役多年的老兵,从军是出于自愿,并非强制,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领导,那可以主动退伍,离开军队。其实,当年祖逖将军的部下就是这种性质,这些兵,是他自己招募来的,或者是说慕名来投他的,并非国家征兵,强制需要服役三年才能离开的那种,我知道寄奴哥不喜欢这种兵为将有的模式,但你也得承认,这就是避不过的事实,就是寄奴哥你,还有我们兄弟,当年不想为桓玄效力时,不也是一度离开了北府军吗?”
“后来还是桓玄找你谈判,允许对你以前跟他的恩怨一笔勾消,也给了你,给了我们兄弟承诺,让我们复出为将,让我们可以统领旧部老兄弟,当时我们都是考虑这样做可以保护以前的部下,不至于让他们流落民间,受人欺负,起码,在我们的部下,还是一支独立的军队,还可以建功立业,保护他们的基本利益,寄奴哥,你当初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出来掌军的吧。”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除此之外,我也是想着桓玄将来如果篡位,我们还是要讨伐他的,为死在他手下的老长官和同袍们报仇呢。所以,当时我也要建立一支听命于我,忠诚于大晋的军队,在北府军因为刘牢之的背叛而被解散之时,我也需要这么一个机会,重建北府军,给大家找回尊严,保存性命的同时,也要找机会能反桓成功。”
“卢循和徐道覆当时的叛乱,给了我这个机会,桓玄以讨伐妖贼的名义,让我出来当将军,统领老将军们留下来的北府军余部,当然,也不可能全给我,只给了我几千人马,他们大概也是在试探我是否忠诚可靠,是否会借着有兵在手的时候谋反作乱,所以,我当时秘密和卢循,徐道覆他们达成协议,让他们下海远去,我不再追击,这也是为了减少我这些旧部的损失,不至于以后真要反桓建义时,手下无兵可用。”
刘藩微微一笑:“我们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为了取悦,讨好桓玄,我大哥被迫亲手杀害了孙无终孙将军,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全都得死,这也是无奈之事,后来我们多年都厚恤孙将军的家人,也是为了多少平复一下内心的愧疚。”
向弥瞪大了眼睛:“原来终伯不是自杀的啊,是希乐哥和你干的?”
刘藩叹了口气,眼神变得落莫起来:“我当时苦劝大哥,最好是能放终伯一条生路,让他逃走,但是大哥却说,这是桓玄安排对我们的考验,他早就布置了兵马在后面监视我们,若是我们不下手,那非但我们会没命,终伯也是跑不掉的,那时候终伯自以为领兵帮桓玄平定,搜捕了一些北府军老将,镇压了一些零星的其他部队的哗变,就可以接替刘牢之,担任北府军的主将。”
“他其实也是想多了,那阵子你们出兵在外,我们兄弟也跟寄奴哥劝刘牢之时一样,苦劝过终伯,让他不要上了桓玄的当,为桓玄讨伐平定昔日的老将军们,可他不听,最后也只能落得刘牢之的下场,我们动手,是不得已为之。”
孟怀玉沉声道:“当时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确实,后面是朱家兄弟带了大队楚军在后面跟着,说是要为我们掠阵,万一终伯所部造反哗变,就由他们来弹压,当时希乐哥他们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进去,而我们这些旧部带的两百多兄弟,都是在营外,情况是非常危险和紧急的。”
向弥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可是,可是我们毕竟是终伯从新兵时代就一手训练出来的啊,虽然说改变不了结局,但是亲手斩杀终伯,我还是不能接受。”
刘藩咬了咬牙,说道:“其实,也算不得是亲手斩杀,终伯是拿了希乐哥的带去桓玄的长剑,被迫自尽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后来还是保住了他的家人,也把他厚葬了,就象对于刘牢之一样,大事不可逆,留得有用身,但为这些前辈宿将们报仇的事,一直就是我们的重大目标,后来找寄奴哥牵头起事建义的,也是我们和无忌哥发起的。”
第5695章 手足相残有前因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如果按你这么说,终伯他确实先开启了同袍相杀,手足相残的坏头,桓玄在害了刘牢之之后,以这北府主将的位置,引诱了终伯,让他带兵去平定其他以前老战友针对桓玄的反抗,终伯的手上,也沾满了同袍们的鲜血,落得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报应。”
说到这里,刘裕抬起头,正色道:“这是我们北府军兄弟们自组建以来最大的悲剧,我们自相残杀,最后是被外人一网打尽,第一代的北府宿将们,曾经是有过同生共死,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友谊,最后也免不了这样的结局,这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刘藩冷冷地说道:“可是我看寄奴哥好像并没有从此事上吸取教训啊,终伯对于刘大帅当年的不满,不就是刘大帅在掌握了北府实权之后,以各种剿匪平叛,兵力重组的理由,来兼并和剥夺了终伯他们这些宿将们的兵权吗?就象寄奴哥你,身为终伯手下的司马,是副手级别的武官,都给刘牢之名义上说是借调,实际上是强行收入部下,不仅是你这个司马,还有两千多将士,借口终伯是留守后方大营,所以把他的半数部队都抽调了去,战后也没有归还终伯。”
孟怀玉的眉头一皱:“确实如此,当时我也是在终伯部下的,后来就给调到阿寿所部去了,这么一说,刘牢之当时是在以平叛的名义,兼并和削弱各位老将的军队,归为已有啊。”
刘裕叹了口气,喃喃道:“刘牢之是被身为斗蓬的谢玄给带坏了,自从北伐之后,他们就换了一个人,以前的为国杀贼,建功立业的初心没了,要么是想借助天道盟的各种邪法妖术来让自己长生不死,同时恢复家族的地位,要么是紧握兵权,想要成为军阀,然后甚至想要加入黑手乾坤,变成世家,在他们看来,只有长生和权力,尤其是兵权才是最重要的,为天下苍生而战的理想和初心,已经是半点没有剩下。”
向弥喃喃道:“也许,这些就是人性吧,这些本就自私的人聚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加地贪婪,恋权,而我们一直以来跟着寄奴哥,所以当初的理想和初心仍然没变,所以,要我现在解甲归田,交出军队,官职,我铁牛是没啥想法的。”
刘藩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沉声道:“铁牛,你反正一向是不用多想,跟着寄奴哥打打杀杀,冲锋陷阵就行了,反正你打仗也是图自己杀个爽,甚至都不太愿意指挥的,只要大家跟着冲就行,你这种打仗风格,身陷险地,中了埋伏差点送命的还少吗?别说寄奴哥,就是我们兄弟,都救了你不止一次吧。”
向弥的脸色一红,说道:“呃,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简单,直接,你们对我的好,你阿藩哥对我的救命之恩,我一直记着呢。”
刘藩冷冷地说道:“所以你连在战场上的指挥之事你也不考虑,更不用考虑战后之事,但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些,寄奴哥,你有王妙音,有谢家以前这样的后台,一路以来,一直有贵人相助,升迁也好,职务也罢,哪怕给定性了叛国之罪,也总能跟没事一样,可是我们其他的兄弟不行,一次过错,一次失误,就翻不了身,我大哥当年得罪了一次刘敬宣,就给刘牢之一直当边角料一样弃之不用,你所拥有的东西,我们是拼了全力也难以得到的,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这些,无兵即无权,无权则任人宰割,无法自保,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承认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那是以前世家当权,小人当政的时候的事,现在已经不这样了,我要建立的政权,我想要的天下,是大公无私的天下,是为了保护天下百姓,让所有天下人能安居乐业,能过得有希望,有盼头的天下,这就意味着天下的权力,是大公无私的,不是属于私人所有,我们都不用担心失了所谓的权力,或者是你说的军权之后,就会被人打击报复,甚至无法自保。”
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继续道:“就象阿寿,他在你阿藩的眼里是失去了军队,交出了青州这块地盘,但他是升任为高级朝官,进入政事堂,以后这各地的刺史,各军的大将,将由他来推荐,由他来监管,这个权力,只怕比他为官一任,为将一方要大得多,责任也大得多,你为何会觉得这是失权呢?”
刘藩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咬了咬牙,说道:“这用谁,不用谁,哪是什么政事堂长老说了算,还不是你寄奴哥跟他刘胖子,还有王皇后几个人就决定的事吗?刘敬宣的这个什么政事堂长老,只不过是个摆设罢了。就象铁牛………………”
说到这里,刘藩一指向弥:“他铁牛只会听你寄奴哥一个人的,你要他做啥他就做啥,哪怕你要沈田子现在就顶替了我大哥的位置,他也只会说好好好,然后再按你的命令,拉上我们兄弟去喝酒打猎,说几句好话当安抚。铁牛,你说是不是这样?”
向弥眨了眨眼睛,笑道:“因为这就是我铁牛想过的日子啊,没仗打的时候,喝喝酒,打打猎,教教儿孙习武,兵法,跟老伙计们一起吹牛打屁,回忆当年的往事,这样不好吗?非要一直呆在军中,去看一批批越来越陌生,跟自己也没什么话说的新兵蛋子,阿藩哥,你应该知道我铁牛不想过这种生活啊。” ↑返回顶部↑
刘裕笑了起来:“很好,阿藩,看来你也承认,若是真的让沈田子,檀道济,王镇恶他们来接替你的部队,或者说接替希乐的部队,刺史之职,在能力上是没有问题的,不会象戴渊取代接替祖逖将军那样,直接弄得整个战局崩溃。”
刘藩咬了咬牙,说道:“只怕也未必,多年的旧部们除了看能力以外,也是要看心底里是不是服从,是不是接受这些继任者的威望,本人的能力就算强,但如果手下人不服气,不愿意接受他的命令,甚至是主动离职,辞官,那也是不利于团结的,就象我大哥现在手下的将士们,很多是以前在建康的地下军团的旧部,这些人恐怕别说王镇恶,檀道济,沈田子这些后来的将校,就连寄奴哥你,他们也未必愿意服从你的指挥呢。”
孟怀玉的脸色一变,说道:“阿藩哥,你这话什么意思,难道说,大晋没有军规军纪吗?作为军人,服从是天职,怎么可以不接受管理,不接受新任长官的命令呢?”
刘藩冷冷地说道:“军规是死的,人是活的,怀玉你可别忘了,那些京口地下军团的将士,他们不是当年国家征兵时必须入伍的丁壮,他们是早就退役多年的老兵,从军是出于自愿,并非强制,如果他们不愿意接受新的领导,那可以主动退伍,离开军队。其实,当年祖逖将军的部下就是这种性质,这些兵,是他自己招募来的,或者是说慕名来投他的,并非国家征兵,强制需要服役三年才能离开的那种,我知道寄奴哥不喜欢这种兵为将有的模式,但你也得承认,这就是避不过的事实,就是寄奴哥你,还有我们兄弟,当年不想为桓玄效力时,不也是一度离开了北府军吗?”
“后来还是桓玄找你谈判,允许对你以前跟他的恩怨一笔勾消,也给了你,给了我们兄弟承诺,让我们复出为将,让我们可以统领旧部老兄弟,当时我们都是考虑这样做可以保护以前的部下,不至于让他们流落民间,受人欺负,起码,在我们的部下,还是一支独立的军队,还可以建功立业,保护他们的基本利益,寄奴哥,你当初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而出来掌军的吧。”
刘裕点了点头:“是的,除此之外,我也是想着桓玄将来如果篡位,我们还是要讨伐他的,为死在他手下的老长官和同袍们报仇呢。所以,当时我也要建立一支听命于我,忠诚于大晋的军队,在北府军因为刘牢之的背叛而被解散之时,我也需要这么一个机会,重建北府军,给大家找回尊严,保存性命的同时,也要找机会能反桓成功。”
“卢循和徐道覆当时的叛乱,给了我这个机会,桓玄以讨伐妖贼的名义,让我出来当将军,统领老将军们留下来的北府军余部,当然,也不可能全给我,只给了我几千人马,他们大概也是在试探我是否忠诚可靠,是否会借着有兵在手的时候谋反作乱,所以,我当时秘密和卢循,徐道覆他们达成协议,让他们下海远去,我不再追击,这也是为了减少我这些旧部的损失,不至于以后真要反桓建义时,手下无兵可用。”
刘藩微微一笑:“我们当时也是这样想的,虽然为了取悦,讨好桓玄,我大哥被迫亲手杀害了孙无终孙将军,但如果不这样做,我们全都得死,这也是无奈之事,后来我们多年都厚恤孙将军的家人,也是为了多少平复一下内心的愧疚。”
向弥瞪大了眼睛:“原来终伯不是自杀的啊,是希乐哥和你干的?”
刘藩叹了口气,眼神变得落莫起来:“我当时苦劝大哥,最好是能放终伯一条生路,让他逃走,但是大哥却说,这是桓玄安排对我们的考验,他早就布置了兵马在后面监视我们,若是我们不下手,那非但我们会没命,终伯也是跑不掉的,那时候终伯自以为领兵帮桓玄平定,搜捕了一些北府军老将,镇压了一些零星的其他部队的哗变,就可以接替刘牢之,担任北府军的主将。”
“他其实也是想多了,那阵子你们出兵在外,我们兄弟也跟寄奴哥劝刘牢之时一样,苦劝过终伯,让他不要上了桓玄的当,为桓玄讨伐平定昔日的老将军们,可他不听,最后也只能落得刘牢之的下场,我们动手,是不得已为之。”
孟怀玉沉声道:“当时我也参与了这次行动,确实,后面是朱家兄弟带了大队楚军在后面跟着,说是要为我们掠阵,万一终伯所部造反哗变,就由他们来弹压,当时希乐哥他们只带了十几个护卫进去,而我们这些旧部带的两百多兄弟,都是在营外,情况是非常危险和紧急的。”
向弥的眼睛开始湿润了:“可是,可是我们毕竟是终伯从新兵时代就一手训练出来的啊,虽然说改变不了结局,但是亲手斩杀终伯,我还是不能接受。”
刘藩咬了咬牙,说道:“其实,也算不得是亲手斩杀,终伯是拿了希乐哥的带去桓玄的长剑,被迫自尽的,不管怎么说,我们后来还是保住了他的家人,也把他厚葬了,就象对于刘牢之一样,大事不可逆,留得有用身,但为这些前辈宿将们报仇的事,一直就是我们的重大目标,后来找寄奴哥牵头起事建义的,也是我们和无忌哥发起的。”
第5695章 手足相残有前因
刘裕轻轻地叹了口气:“如果按你这么说,终伯他确实先开启了同袍相杀,手足相残的坏头,桓玄在害了刘牢之之后,以这北府主将的位置,引诱了终伯,让他带兵去平定其他以前老战友针对桓玄的反抗,终伯的手上,也沾满了同袍们的鲜血,落得这个结果,也可以说是一个报应。”
说到这里,刘裕抬起头,正色道:“这是我们北府军兄弟们自组建以来最大的悲剧,我们自相残杀,最后是被外人一网打尽,第一代的北府宿将们,曾经是有过同生共死,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友谊,最后也免不了这样的结局,这是我们要引以为戒的。”
刘藩冷冷地说道:“可是我看寄奴哥好像并没有从此事上吸取教训啊,终伯对于刘大帅当年的不满,不就是刘大帅在掌握了北府实权之后,以各种剿匪平叛,兵力重组的理由,来兼并和剥夺了终伯他们这些宿将们的兵权吗?就象寄奴哥你,身为终伯手下的司马,是副手级别的武官,都给刘牢之名义上说是借调,实际上是强行收入部下,不仅是你这个司马,还有两千多将士,借口终伯是留守后方大营,所以把他的半数部队都抽调了去,战后也没有归还终伯。”
孟怀玉的眉头一皱:“确实如此,当时我也是在终伯部下的,后来就给调到阿寿所部去了,这么一说,刘牢之当时是在以平叛的名义,兼并和削弱各位老将的军队,归为已有啊。”
刘裕叹了口气,喃喃道:“刘牢之是被身为斗蓬的谢玄给带坏了,自从北伐之后,他们就换了一个人,以前的为国杀贼,建功立业的初心没了,要么是想借助天道盟的各种邪法妖术来让自己长生不死,同时恢复家族的地位,要么是紧握兵权,想要成为军阀,然后甚至想要加入黑手乾坤,变成世家,在他们看来,只有长生和权力,尤其是兵权才是最重要的,为天下苍生而战的理想和初心,已经是半点没有剩下。”
向弥喃喃道:“也许,这些就是人性吧,这些本就自私的人聚在一起,就会变得更加地贪婪,恋权,而我们一直以来跟着寄奴哥,所以当初的理想和初心仍然没变,所以,要我现在解甲归田,交出军队,官职,我铁牛是没啥想法的。”
刘藩的脸色变得不太好看,沉声道:“铁牛,你反正一向是不用多想,跟着寄奴哥打打杀杀,冲锋陷阵就行了,反正你打仗也是图自己杀个爽,甚至都不太愿意指挥的,只要大家跟着冲就行,你这种打仗风格,身陷险地,中了埋伏差点送命的还少吗?别说寄奴哥,就是我们兄弟,都救了你不止一次吧。”
向弥的脸色一红,说道:“呃,我这个人就是这样简单,直接,你们对我的好,你阿藩哥对我的救命之恩,我一直记着呢。”
刘藩冷冷地说道:“所以你连在战场上的指挥之事你也不考虑,更不用考虑战后之事,但我们不能不考虑这些,寄奴哥,你有王妙音,有谢家以前这样的后台,一路以来,一直有贵人相助,升迁也好,职务也罢,哪怕给定性了叛国之罪,也总能跟没事一样,可是我们其他的兄弟不行,一次过错,一次失误,就翻不了身,我大哥当年得罪了一次刘敬宣,就给刘牢之一直当边角料一样弃之不用,你所拥有的东西,我们是拼了全力也难以得到的,所以,我们更加珍惜这些,无兵即无权,无权则任人宰割,无法自保,这个道理,你难道不承认吗?”
刘裕平静地说道:“那是以前世家当权,小人当政的时候的事,现在已经不这样了,我要建立的政权,我想要的天下,是大公无私的天下,是为了保护天下百姓,让所有天下人能安居乐业,能过得有希望,有盼头的天下,这就意味着天下的权力,是大公无私的,不是属于私人所有,我们都不用担心失了所谓的权力,或者是你说的军权之后,就会被人打击报复,甚至无法自保。”
说到这里,刘裕顿了顿,继续道:“就象阿寿,他在你阿藩的眼里是失去了军队,交出了青州这块地盘,但他是升任为高级朝官,进入政事堂,以后这各地的刺史,各军的大将,将由他来推荐,由他来监管,这个权力,只怕比他为官一任,为将一方要大得多,责任也大得多,你为何会觉得这是失权呢?”
刘藩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咬了咬牙,说道:“这用谁,不用谁,哪是什么政事堂长老说了算,还不是你寄奴哥跟他刘胖子,还有王皇后几个人就决定的事吗?刘敬宣的这个什么政事堂长老,只不过是个摆设罢了。就象铁牛………………”
说到这里,刘藩一指向弥:“他铁牛只会听你寄奴哥一个人的,你要他做啥他就做啥,哪怕你要沈田子现在就顶替了我大哥的位置,他也只会说好好好,然后再按你的命令,拉上我们兄弟去喝酒打猎,说几句好话当安抚。铁牛,你说是不是这样?”
向弥眨了眨眼睛,笑道:“因为这就是我铁牛想过的日子啊,没仗打的时候,喝喝酒,打打猎,教教儿孙习武,兵法,跟老伙计们一起吹牛打屁,回忆当年的往事,这样不好吗?非要一直呆在军中,去看一批批越来越陌生,跟自己也没什么话说的新兵蛋子,阿藩哥,你应该知道我铁牛不想过这种生活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