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北府一丘八 第1371节(2 / 3)
“最后周国成功地把商朝描述成了无恶不作,祸乱天下的万恶之源,是如同凶猛的野兽一样,不断吞噬世间性命的魔鬼之国,是成千上万吃人野兽所组成的天下至邪,是披着人皮的魔鬼,周国起兵,不是以下犯上,以臣欺君,而是替天行道,斩妖除魔,也是为无辜死在商朝手中,连魂魄都被邪天帝吞食的两代周国先君报仇。”
“这些描述,深深地在各路诸侯的心中起了巨大的反响,天下八百诸侯,有哪几个没有在几百年内,被商朝欺负过?有哪国没有几个先君,贵族被商朝作为人牲献祭过?他们几乎个个都跟商朝有着深仇大恨,之所以还一直表面臣服,只是因为商朝军力强大,这些方国诸侯单个无法反抗,不想给斩尽杀绝就只有继续称臣纳贡,但一旦他们认为商朝力量衰退,有可乘之机复仇,更是有个他们信得过的势力,带头组织大家一起反抗的时候,就会是那样的结果,周王可以汇集八百诸侯,一起反商,而站在商朝这边的方国诸侯,不及周国的一半,连本国的宗室贵族,甚至是纣王的太子,都最后选择了远离纣王,这些是商朝历代祖先们欠下的债,最后让纣王一个人去归还而已。”
黑袍咬了咬牙,沉声道:“我其实一直认为周朝代商,是天命所归,也是天道循环的结果,当年成汤伐夏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成汤当时是人心所向,带着全天下的诸侯们一起讨伐暴虐贪婪的夏桀,让天下各国的百姓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在他的时代,没这么多人祭,没这么多为了捕获人牲而发动的残忍的战争与冲突,是他的后世子孙们,欲求无度,一步步地把商朝的存续,自己的统治,寄托在了神鬼法力上面,这让他们越来越多地以人祭来取悦邪神与祖先,纣王看出了这样不是个办法,想要有所改变,恢复到以前成汤之时,商朝早期时的路子上,让人类自己,而不是怪力乱神来决定天下人的命运。这一点,是没错的,错的是那些与邪神们勾结,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阻止这些改革进程的旧贵族,商朝的叛徒们。”
斗蓬哈哈一笑:“纣王做这些事情,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王位,他统治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祖先,而商朝的所有恐怖而可怕的人祭,都是为了供养成为了神明,继续保佑着子孙的历代祖先们,邪神即祖先,人祭即是以魂魄中的菁华与灵气,让其维持生存,人难道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去死吗?难道不会捕猎牲畜来供养父母,让其活下去吗?在商朝人看来,捕获敌人,血祭祖先,就跟为父母生存而去打猎捕鱼,是一样的性质,那些与商朝为敌,杀害商人的敌国族人,只有将其献祭祖先,才是应有的结果。”
黑袍摇了摇头:“这个应有的结果就是让天下诸侯皆是商朝的死敌,难道除了人祭人殉以外,就不能用牲畜,陶甬之类的东西,来代替活人进行祭祀吗?为了死人的继续存在,去让活人变成死人,把更多的活人变成敌人,这样真的值得,真的应该吗?”
第5668章 商朝之亡细探因(二)
老祖缓缓地说道:“这是商朝这个朝代,也是商部落这个种族的宿命,出于某种机缘巧合,他们掌握了生死之间的奥秘,掌握了让亡者永生,成为神明继续存在的办法,也掌握了与神明与祖先们沟通,从他们这里获得法力与知识的沟通之术,这其实并不是商部落这个种族所独有,很多其他部落,也是以人祭人殉,来获得这种生者与死者之间,子孙与祖先之间沟通的渠道,总的来说,与那种正道修仙,以香火与祈愿的方式相比的正道修士相比,这种方式,被称为邪道修行,而这些祖先们,也会因为享用人牲的魂魄,直接吸取天地间的菁华与灵力,而修为普遍更高,更强。”
“至于以人祭祀,有干天和这点,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为从周礼的制订和为天下人所接受,已经有数千年,我们作为人类,已经形成了周礼儒家这套价值观,把人类看成是最高等的生灵,把杀人屠戮的行为,看成是恶行,哪怕是以保家卫国的战争名义,屠城,杀害平民百姓,妇孺老弱,都是给看成是大罪,不可原谅,白起,项羽等古之战神,因为大规模屠杀俘虏的行为,会给看成是杀神再世,双手沾满了血腥的绝世恶人。”
“但是,黑袍尊者,你得知道,远古,上古时的价值观,与今天完全不一样,太古时期,人类与禽兽无异,为了生存,同类相食都是普遍行为,而之前我们说过,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与灵力,在太古之际的人类看来,去捕猎大型的猛兽,或者是与妖族精灵作战,远不如去捕猎同样弱小的人类来得容易,而人类本身所包含的精华与灵力,要远远超过普通的禽兽,这才是太古之人,喜欢食人的最重要原因,通过同类相食,他们在身体,智力这些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甚至有些法力充沛之人,也是这个世间祭司,贞人们的起源,他们还有通过食人而取得被食之人记忆,力量的能力。”
“这些太古时期,以人为食,获得力量的人,成为了邪道之神最早的那一批,山海经里会把这些半人半兽的东西,说成是各路妖怪,异兽,但实际上,他们是那种吃多了人以后,因为各种不可控制的力量而引发异变后的人体,最后这些人不能为同族所相容,往往被逐出部落,游荡于山野之间,有些因为寿数到达而死去,还有极少数的,则是可以通过各种修炼,登仙成神,这些就是各个部落最早一批守护神的起源,正道修士,往往是通过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修仙得道而成为神仙,邪道之神,则往往是通过食人,食兽等方式,最后也能成神,包括畜牧之业,把野兽驯服成为家畜,可以养着以备日后定期杀食,也是这些邪道之神们传授给子孙的方法。”
黑袍长叹一声:“可是,畜生就是畜生,那可不是人类啊,太古之时,人类生存艰难,有时候不得已同类相食,也就罢了,后来人类掌握了驯服野兽,种植五谷的办法,早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同类相食而活下去,哪怕夏商之时,也不会再有人把吃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虽然商朝的祭祀里仍有食人肉的行为,但那更多是一种宗教仪式,是一种表现出对于敌人的愤怒与惩罚之举,让自己记住对敌人的仇恨而已,并不是商朝人真的多喜欢吃人。”
斗蓬点了点头:“这点上我同意黑袍尊者的看法,食人之旧俗,在商朝时已经被淡化和抛弃,就象人祭人殉之风俗,在春秋之前的周朝时,也被天下人所不齿,纣王曾经想要做到而没有做到的事,在周朝成功地实现了,那些想要保住商朝旧风俗的贵族们,最后也是被各个击破,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消失不见。老祖,您跟我们说这些千万年前的旧事,有何意义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我是要你们知道,这邪道诸神,和正道修士的由来,本质上,他们都是人类在太古时期的先祖们,或是享用香火,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灵气,或是直接靠吃人而取得了超过常人的力量,最后殊途同归,都能成为不死不灭,居于九天之上的神明,而这种修炼成神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正道与邪道这两派的差异,千万年过去,崇尚力量的邪道诸神,与顺其自然,无为清心的正道修士们,在周代商的这场封神大战之中,终于作了个大的了断。”
“商朝的灭亡,让邪天帝为首的大部分邪道诸神,死于战争之中,而正道诸仙们的损失,并不比邪道诸神来的小,可以说,八成以上的神明与祖先,就此灰飞烟灭,就连三清圣尊,十二金仙这些存活下来的正道至高神仙,也是法力大损,不得不进入长久的休眠与闭关之中,从此,天上的诸多正邪神明,祖先,已经有心无力,再也无法管这人间之事了。”
“以前的神明们,可以通过高强的潜力,让天地变色,发起大地动,大洪水,以这种天灾来惩罚对自己不敬的人类,可是封神之战中,大量在人间作战的神明,直接被有了各种附着法力,可以屠神的兵器所杀戮,人类第一次可以这样大规模地屠杀神明,这让已经失去了大规模惩罚人类能力的正邪双方的神明们,感到了极大的震惊与恐惧,战后,正邪双方的神明们,达成了协议,从此神明与祖先们,退出人间之事,天地之间,就是由人类自己所主宰,但是,再想象以前那样,靠着修行来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与灵气,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成神升仙,也是不可能了。人类的大量繁衍,必然会让人口暴增,这就意味着天地间的灵气与精华,会大量地被人类所占有,若想再修炼成神,那除非让天下大乱,七成以上的人口死绝,才会让天地间再次充满了灵气。”
第5669章 商朝之亡细探因(三)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这么说来,纣王死后,正邪双方的神仙们都打不动了,于是只能和解,这就是那个什么封神协议,是不是?”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这个协议核心的部份就是,正邪双方的神仙们,从此退出人间,不得再直接象以前那样,进入人间,参与天地之间的事,正道的仙人们从此变成了雕像,被道教供奉,接收天下善男信女们的香火,可是,他们不能再直接给信众们什么好处和法力,想要修炼,就只有靠自己的修行了。”
“至于邪道诸神,也是有数个秘密的门派,仍然靠巫术,祭祀这些仪式,秘密地向邪神们献祭,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我们天道盟,当然,这些组织,全都是转入了地下,不再显露于世人面前,而神尊,门主之类的高层,有可能通过以前的古老仪式,自己升神得道成功,变成上天的祖先与神明,至于大多数的祖先与神明,则是几百年一次地大闭关,以延长自己的寿数,直到几百年后,由天道盟策划出天下大乱之时,到处会有战火和杀戮,而我们的献祭仪式,在这些战乱之中,会给巧妙地掩饰下来,因为天下死的人太多,即使是正道诸仙们,也不一定能察觉出这是我们天道盟所为。”
斗蓬沉声道:“若是如此,这些正道门派知道我们的存在吗?”
老祖平静地说道:“多数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的,所谓的正道修仙门派,其实也只是供奉这些正道的大仙们,顺便赚取香火钱,以供生存而已,真正想要成为大仙,那得靠自己的修炼,还要靠一些上古留下来的典籍,纪录各种吞气吐纳之术,导引之术,总之只有把天地间的精华与灵气吸进体内,为自己所用,他们才可能修仙成功,直上九天,不过,自封神之战后,神仙退出人间,天地间的人类数量大量地增加,比起上古之时,增加了有上百倍不止,因此天地间的灵力与精华,是越来越少,无论正邪两道,想要再修仙成功,是难上加难。”
说到这里,老祖勾了勾嘴角:“就象我,大概是千年以来第一个真正修行圆满,可以升为祖先的人了,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我到现在还没升上去,仍然要在这世间游荡,所以,我得尽量隐藏自己,不能让那些正道修士发现我,不然若是他们一起来追杀我,那我这千年修行,有毁于一旦的风险。”
黑袍笑道:“老祖你法力高强,普通的凡人修士,怎么会是你的对手?我看现在天道盟反正已经暴露了,不如您能现身这个世间,振臂一呼,召集大商的遗民子孙,说不定,可以再成就一番大业。”
老祖冷笑道:“大商的遗民子孙?你指的是谁?是武庚,还是微子启?还是箕子他们呢?”
黑袍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说道:“他们都是叛徒,大商的叛徒,在纣王身死之后,他们反而倒是有了不错的结局,真是老天不开眼哪。”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周武王姬发虽然灭了商,而且亲自领兵攻上了鹿台,对着纣王还没有化为灰烬的尸体,先是连射了三箭,然后以斧头斩下了纣王的首级,悬挂示众,当然,为了照顾到那些归顺的商朝遗民的感受,姬发没有如一些盟友诸侯所要求的那样,把纣王的尸体也剁成肉泥,祭祀祖先与战死的将士们,纣王的尸体,还是按天子之礼下葬了,这也是因为商朝虽败,但投降的几个诸侯的手中仍然有大量的兵力,加上商朝立国近六百年,根基颇深,周军无法长期地在中原的商朝故地投入大量兵力镇守,于是姬发引兵西归,回到了关中的岐山都城,而在中原之地,留下了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各率本部兵马,驻扎在洛邑附近,以作为震慑中原的周国部队。”
“至于数量众多的商朝遗民,姬发选择了将之分而治之的做法,一部分的遗民,主要是原来纣王手下的,归结到了微子启的手下,划分在了中原东部的地方,以商丘为都城,建立了宋国,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的由来。而另一部分商朝贵族的子民,则是按原来的约定,由武庚来统领,居于洛邑,仍然称之为商国,至于箕子,则是带了八百户商朝遗民,远远地向东北方向,商朝的起源之地,那肃慎大鲜卑山一带进发,最后他们没有找到祖先的曾居之地,而是到了海东的半岛,朝鲜之地,在当地征服了本地的土著,建立起了朝鲜国,一直到汉朝时,这个箕子朝鲜,才被中原的几支战败逃亡的兵马,先后打击,攻灭,直到高句丽和百济,新罗慢慢地崛起,在朝鲜半岛上也来了一次三国演义呢。”
老祖微微一笑:“斗蓬尊者说得很好,商朝的遗民,等于是给一分为三了,而留在中原的,则是被管叔和蔡叔的兵马严格地监视,但是,事情很快就有了变化,姬发在大战之中受了伤,又在治伤的时候,被纣王的魂魄附体,因为纣王在死前曾经立下了血誓,必要杀姬发为战死的商人,亡掉的商朝复仇,这也是纣王将修炼一生的法力,用于发血誓的一种极厉害的蛊法,姬发虽然灭了商朝,但也没活几年,就一命呜呼了,朝政由他的弟弟周公旦所领导,这突如其来的政权变更,让天下的野心家们,再次起了争夺天子之位的心思,只是谁也没想到,第一波起来造反的,居然是他父王留在中原,监视商朝再次崛起的管叔和蔡叔。”
黑袍平静地说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姬发还活着倒也罢了,但是他死后,幼天子年龄太小,要完全由周公旦来摄政,管叔和蔡叔以为周公旦实际成了周天子,这两个人肯定不服气,于是干脆勾结了被监视的对象武庚,发起了三监之乱!”
第5670章 三监之乱二灭商(一) ↑返回顶部↑
“这些描述,深深地在各路诸侯的心中起了巨大的反响,天下八百诸侯,有哪几个没有在几百年内,被商朝欺负过?有哪国没有几个先君,贵族被商朝作为人牲献祭过?他们几乎个个都跟商朝有着深仇大恨,之所以还一直表面臣服,只是因为商朝军力强大,这些方国诸侯单个无法反抗,不想给斩尽杀绝就只有继续称臣纳贡,但一旦他们认为商朝力量衰退,有可乘之机复仇,更是有个他们信得过的势力,带头组织大家一起反抗的时候,就会是那样的结果,周王可以汇集八百诸侯,一起反商,而站在商朝这边的方国诸侯,不及周国的一半,连本国的宗室贵族,甚至是纣王的太子,都最后选择了远离纣王,这些是商朝历代祖先们欠下的债,最后让纣王一个人去归还而已。”
黑袍咬了咬牙,沉声道:“我其实一直认为周朝代商,是天命所归,也是天道循环的结果,当年成汤伐夏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成汤当时是人心所向,带着全天下的诸侯们一起讨伐暴虐贪婪的夏桀,让天下各国的百姓能过上比以前更好的日子,在他的时代,没这么多人祭,没这么多为了捕获人牲而发动的残忍的战争与冲突,是他的后世子孙们,欲求无度,一步步地把商朝的存续,自己的统治,寄托在了神鬼法力上面,这让他们越来越多地以人祭来取悦邪神与祖先,纣王看出了这样不是个办法,想要有所改变,恢复到以前成汤之时,商朝早期时的路子上,让人类自己,而不是怪力乱神来决定天下人的命运。这一点,是没错的,错的是那些与邪神们勾结,为了自己的私利而阻止这些改革进程的旧贵族,商朝的叛徒们。”
斗蓬哈哈一笑:“纣王做这些事情,注定是要失败的,因为他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他的王位,他统治的合法性,完全来自于祖先,而商朝的所有恐怖而可怕的人祭,都是为了供养成为了神明,继续保佑着子孙的历代祖先们,邪神即祖先,人祭即是以魂魄中的菁华与灵气,让其维持生存,人难道可以眼睁睁地看着父母去死吗?难道不会捕猎牲畜来供养父母,让其活下去吗?在商朝人看来,捕获敌人,血祭祖先,就跟为父母生存而去打猎捕鱼,是一样的性质,那些与商朝为敌,杀害商人的敌国族人,只有将其献祭祖先,才是应有的结果。”
黑袍摇了摇头:“这个应有的结果就是让天下诸侯皆是商朝的死敌,难道除了人祭人殉以外,就不能用牲畜,陶甬之类的东西,来代替活人进行祭祀吗?为了死人的继续存在,去让活人变成死人,把更多的活人变成敌人,这样真的值得,真的应该吗?”
第5668章 商朝之亡细探因(二)
老祖缓缓地说道:“这是商朝这个朝代,也是商部落这个种族的宿命,出于某种机缘巧合,他们掌握了生死之间的奥秘,掌握了让亡者永生,成为神明继续存在的办法,也掌握了与神明与祖先们沟通,从他们这里获得法力与知识的沟通之术,这其实并不是商部落这个种族所独有,很多其他部落,也是以人祭人殉,来获得这种生者与死者之间,子孙与祖先之间沟通的渠道,总的来说,与那种正道修仙,以香火与祈愿的方式相比的正道修士相比,这种方式,被称为邪道修行,而这些祖先们,也会因为享用人牲的魂魄,直接吸取天地间的菁华与灵力,而修为普遍更高,更强。”
“至于以人祭祀,有干天和这点,在我们现在看来是大逆不道的,因为从周礼的制订和为天下人所接受,已经有数千年,我们作为人类,已经形成了周礼儒家这套价值观,把人类看成是最高等的生灵,把杀人屠戮的行为,看成是恶行,哪怕是以保家卫国的战争名义,屠城,杀害平民百姓,妇孺老弱,都是给看成是大罪,不可原谅,白起,项羽等古之战神,因为大规模屠杀俘虏的行为,会给看成是杀神再世,双手沾满了血腥的绝世恶人。”
“但是,黑袍尊者,你得知道,远古,上古时的价值观,与今天完全不一样,太古时期,人类与禽兽无异,为了生存,同类相食都是普遍行为,而之前我们说过,人类的存在本身就是吸收了天地间的精华与灵力,在太古之际的人类看来,去捕猎大型的猛兽,或者是与妖族精灵作战,远不如去捕猎同样弱小的人类来得容易,而人类本身所包含的精华与灵力,要远远超过普通的禽兽,这才是太古之人,喜欢食人的最重要原因,通过同类相食,他们在身体,智力这些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甚至有些法力充沛之人,也是这个世间祭司,贞人们的起源,他们还有通过食人而取得被食之人记忆,力量的能力。”
“这些太古时期,以人为食,获得力量的人,成为了邪道之神最早的那一批,山海经里会把这些半人半兽的东西,说成是各路妖怪,异兽,但实际上,他们是那种吃多了人以后,因为各种不可控制的力量而引发异变后的人体,最后这些人不能为同族所相容,往往被逐出部落,游荡于山野之间,有些因为寿数到达而死去,还有极少数的,则是可以通过各种修炼,登仙成神,这些就是各个部落最早一批守护神的起源,正道修士,往往是通过吸收天地之间的灵气,修仙得道而成为神仙,邪道之神,则往往是通过食人,食兽等方式,最后也能成神,包括畜牧之业,把野兽驯服成为家畜,可以养着以备日后定期杀食,也是这些邪道之神们传授给子孙的方法。”
黑袍长叹一声:“可是,畜生就是畜生,那可不是人类啊,太古之时,人类生存艰难,有时候不得已同类相食,也就罢了,后来人类掌握了驯服野兽,种植五谷的办法,早已经不再需要通过同类相食而活下去,哪怕夏商之时,也不会再有人把吃人看成理所当然的事,虽然商朝的祭祀里仍有食人肉的行为,但那更多是一种宗教仪式,是一种表现出对于敌人的愤怒与惩罚之举,让自己记住对敌人的仇恨而已,并不是商朝人真的多喜欢吃人。”
斗蓬点了点头:“这点上我同意黑袍尊者的看法,食人之旧俗,在商朝时已经被淡化和抛弃,就象人祭人殉之风俗,在春秋之前的周朝时,也被天下人所不齿,纣王曾经想要做到而没有做到的事,在周朝成功地实现了,那些想要保住商朝旧风俗的贵族们,最后也是被各个击破,湮没于历史的长河之中,消失不见。老祖,您跟我们说这些千万年前的旧事,有何意义呢?”
老祖平静地说道:“我是要你们知道,这邪道诸神,和正道修士的由来,本质上,他们都是人类在太古时期的先祖们,或是享用香火,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灵气,或是直接靠吃人而取得了超过常人的力量,最后殊途同归,都能成为不死不灭,居于九天之上的神明,而这种修炼成神的方式不同,导致了正道与邪道这两派的差异,千万年过去,崇尚力量的邪道诸神,与顺其自然,无为清心的正道修士们,在周代商的这场封神大战之中,终于作了个大的了断。”
“商朝的灭亡,让邪天帝为首的大部分邪道诸神,死于战争之中,而正道诸仙们的损失,并不比邪道诸神来的小,可以说,八成以上的神明与祖先,就此灰飞烟灭,就连三清圣尊,十二金仙这些存活下来的正道至高神仙,也是法力大损,不得不进入长久的休眠与闭关之中,从此,天上的诸多正邪神明,祖先,已经有心无力,再也无法管这人间之事了。”
“以前的神明们,可以通过高强的潜力,让天地变色,发起大地动,大洪水,以这种天灾来惩罚对自己不敬的人类,可是封神之战中,大量在人间作战的神明,直接被有了各种附着法力,可以屠神的兵器所杀戮,人类第一次可以这样大规模地屠杀神明,这让已经失去了大规模惩罚人类能力的正邪双方的神明们,感到了极大的震惊与恐惧,战后,正邪双方的神明们,达成了协议,从此神明与祖先们,退出人间之事,天地之间,就是由人类自己所主宰,但是,再想象以前那样,靠着修行来吸取天地之间的精华与灵气,达到一定的时间,就可以成神升仙,也是不可能了。人类的大量繁衍,必然会让人口暴增,这就意味着天地间的灵气与精华,会大量地被人类所占有,若想再修炼成神,那除非让天下大乱,七成以上的人口死绝,才会让天地间再次充满了灵气。”
第5669章 商朝之亡细探因(三)
黑袍的眉头一皱,说道:“这么说来,纣王死后,正邪双方的神仙们都打不动了,于是只能和解,这就是那个什么封神协议,是不是?”
老祖点了点头:“是的,这个协议核心的部份就是,正邪双方的神仙们,从此退出人间,不得再直接象以前那样,进入人间,参与天地之间的事,正道的仙人们从此变成了雕像,被道教供奉,接收天下善男信女们的香火,可是,他们不能再直接给信众们什么好处和法力,想要修炼,就只有靠自己的修行了。”
“至于邪道诸神,也是有数个秘密的门派,仍然靠巫术,祭祀这些仪式,秘密地向邪神们献祭,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我们天道盟,当然,这些组织,全都是转入了地下,不再显露于世人面前,而神尊,门主之类的高层,有可能通过以前的古老仪式,自己升神得道成功,变成上天的祖先与神明,至于大多数的祖先与神明,则是几百年一次地大闭关,以延长自己的寿数,直到几百年后,由天道盟策划出天下大乱之时,到处会有战火和杀戮,而我们的献祭仪式,在这些战乱之中,会给巧妙地掩饰下来,因为天下死的人太多,即使是正道诸仙们,也不一定能察觉出这是我们天道盟所为。”
斗蓬沉声道:“若是如此,这些正道门派知道我们的存在吗?”
老祖平静地说道:“多数时候,他们是不知道的,所谓的正道修仙门派,其实也只是供奉这些正道的大仙们,顺便赚取香火钱,以供生存而已,真正想要成为大仙,那得靠自己的修炼,还要靠一些上古留下来的典籍,纪录各种吞气吐纳之术,导引之术,总之只有把天地间的精华与灵气吸进体内,为自己所用,他们才可能修仙成功,直上九天,不过,自封神之战后,神仙退出人间,天地间的人类数量大量地增加,比起上古之时,增加了有上百倍不止,因此天地间的灵力与精华,是越来越少,无论正邪两道,想要再修仙成功,是难上加难。”
说到这里,老祖勾了勾嘴角:“就象我,大概是千年以来第一个真正修行圆满,可以升为祖先的人了,只不过,因为某种原因,我到现在还没升上去,仍然要在这世间游荡,所以,我得尽量隐藏自己,不能让那些正道修士发现我,不然若是他们一起来追杀我,那我这千年修行,有毁于一旦的风险。”
黑袍笑道:“老祖你法力高强,普通的凡人修士,怎么会是你的对手?我看现在天道盟反正已经暴露了,不如您能现身这个世间,振臂一呼,召集大商的遗民子孙,说不定,可以再成就一番大业。”
老祖冷笑道:“大商的遗民子孙?你指的是谁?是武庚,还是微子启?还是箕子他们呢?”
黑袍的脸色微微一变,转而说道:“他们都是叛徒,大商的叛徒,在纣王身死之后,他们反而倒是有了不错的结局,真是老天不开眼哪。”
斗蓬点了点头,说道:“周武王姬发虽然灭了商,而且亲自领兵攻上了鹿台,对着纣王还没有化为灰烬的尸体,先是连射了三箭,然后以斧头斩下了纣王的首级,悬挂示众,当然,为了照顾到那些归顺的商朝遗民的感受,姬发没有如一些盟友诸侯所要求的那样,把纣王的尸体也剁成肉泥,祭祀祖先与战死的将士们,纣王的尸体,还是按天子之礼下葬了,这也是因为商朝虽败,但投降的几个诸侯的手中仍然有大量的兵力,加上商朝立国近六百年,根基颇深,周军无法长期地在中原的商朝故地投入大量兵力镇守,于是姬发引兵西归,回到了关中的岐山都城,而在中原之地,留下了两个弟弟管叔和蔡叔,各率本部兵马,驻扎在洛邑附近,以作为震慑中原的周国部队。”
“至于数量众多的商朝遗民,姬发选择了将之分而治之的做法,一部分的遗民,主要是原来纣王手下的,归结到了微子启的手下,划分在了中原东部的地方,以商丘为都城,建立了宋国,这也是春秋战国时的宋国的由来。而另一部分商朝贵族的子民,则是按原来的约定,由武庚来统领,居于洛邑,仍然称之为商国,至于箕子,则是带了八百户商朝遗民,远远地向东北方向,商朝的起源之地,那肃慎大鲜卑山一带进发,最后他们没有找到祖先的曾居之地,而是到了海东的半岛,朝鲜之地,在当地征服了本地的土著,建立起了朝鲜国,一直到汉朝时,这个箕子朝鲜,才被中原的几支战败逃亡的兵马,先后打击,攻灭,直到高句丽和百济,新罗慢慢地崛起,在朝鲜半岛上也来了一次三国演义呢。”
老祖微微一笑:“斗蓬尊者说得很好,商朝的遗民,等于是给一分为三了,而留在中原的,则是被管叔和蔡叔的兵马严格地监视,但是,事情很快就有了变化,姬发在大战之中受了伤,又在治伤的时候,被纣王的魂魄附体,因为纣王在死前曾经立下了血誓,必要杀姬发为战死的商人,亡掉的商朝复仇,这也是纣王将修炼一生的法力,用于发血誓的一种极厉害的蛊法,姬发虽然灭了商朝,但也没活几年,就一命呜呼了,朝政由他的弟弟周公旦所领导,这突如其来的政权变更,让天下的野心家们,再次起了争夺天子之位的心思,只是谁也没想到,第一波起来造反的,居然是他父王留在中原,监视商朝再次崛起的管叔和蔡叔。”
黑袍平静地说道:“这一点也不奇怪,如果姬发还活着倒也罢了,但是他死后,幼天子年龄太小,要完全由周公旦来摄政,管叔和蔡叔以为周公旦实际成了周天子,这两个人肯定不服气,于是干脆勾结了被监视的对象武庚,发起了三监之乱!”
第5670章 三监之乱二灭商(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