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2 / 3)
  盛世没料到易慎居然主动帮他做了宣传。
生意上门,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等东西做好一批,盛世亲自带着这些东西去了晋阳,同时也是亲自上门感谢易慎的帮忙。
在易慎的府上,盛世还见到了易慎的一位好友,邬淳。
邬淳学识渊博,但与易慎不愿入朝为官不同,他一心想要成为谋士辅佐明君。只是他时运不好,上一次选中的主上是建元帝的兄长。对方不听他的劝解,宠幸奸佞,最后在夺嫡当中失败,下场凄惨。
而邬淳也因曾是他的谋士,被牵连弃用,于家中荒渡数十年。
盛世虽看穿了他的身份,但也没说破,对其行了个晚辈的礼。
邬淳捋着胡须越看越喜欢,他笑着问易慎:“这就是你那个忘年交的小友?看着确实一表人才。”
易慎一脸慈爱地请盛世入座,随后介绍两人认识。
虽然三人年龄差距颇大,且易慎和邬淳都是文坛大拿,但他两并没有谈些文学著作,而是挑了些当下的话题,例如北戎议和使团入京的事。
盛世也没拘谨,见邬淳问他对此事有何看法,想了下道:
“不期认为,不应答应和谈。”
邬淳顿时来了兴趣。
“你来之前,我等也谈到此事,他们认为虽然此次方侯爷擒下了须卜乌值得庆贺,但不可否认北戎铁骑勇猛。若不答应和谈,只怕北戎为了复仇卷土重来,西陉关不一定能守得住。
况且朝廷此前就一直想要与北戎和谈,只是一直没能成功,如今对方同意坐下来谈,你为何觉得又不应答应?”
盛世并不相信所有人都觉得应当和谈,邬淳这话分明是在考他。
“听闻须卜乌骁勇善战,深受北戎王喜爱,他被擒不仅让北戎丢了面子,同时也是折了北戎王的左膀右臂。若放他回去,正是放虎归山。”
邬淳点了点头,又问道:“如今方侯爷押须卜乌入京,北戎又派人过来要求和谈,那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
盛世想也没想道:“须卜乌没有归降的可能,那便没有活着的必要。与其放虎归山,不若因病暴毙。”
他一说完,易慎顿时就大笑起来,对着邬淳道:“我就说吧,你们当是一路人。”
闻言,邬淳也跟着笑了起来。
见盛世一脸莫名,易慎笑着道:“你来之前,大家就讨论过该当如何。有人同意和谈,也有人不同意,只有邬先生说方侯爷没有当初将其击毙,那就在押解路上让其暴毙而亡,彻底绝了朝廷议和派的念头。”
邬淳补充道:“此前也不是没有与北戎议和过。
他们只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才会提出议和,而一旦等他们兵强马壮,他们会立刻杀入大凉。
很明显,此次他们只是想要赎回须卜乌,一旦须卜乌回到北戎,议和协议必定被撕毁,而西陉关也定然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的袭击。”
朝廷里那些精明的朝臣,如何会看不透北戎的算计?不过是各有算计罢了。
同意议和,至少可以问北戎索要财物赎人,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太多了,也更容易捞得好处。不同意议和,那就什么都没有。
盛世甚至让宋宣带了信给方瞻,但他觉得以方瞻的为人,怕是不会下这个手。因此须卜乌会不会被放回去,还真的不好说。
易慎摆了摆手,“行了,这事咱们也只能说说,最终如何,还得看朝廷的意思。我这次叫你来,也不是谈论这个的,你看看我这位小友如何?”
邬淳上下打量了一番盛世。 ↑返回顶部↑
			生意上门,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等东西做好一批,盛世亲自带着这些东西去了晋阳,同时也是亲自上门感谢易慎的帮忙。
在易慎的府上,盛世还见到了易慎的一位好友,邬淳。
邬淳学识渊博,但与易慎不愿入朝为官不同,他一心想要成为谋士辅佐明君。只是他时运不好,上一次选中的主上是建元帝的兄长。对方不听他的劝解,宠幸奸佞,最后在夺嫡当中失败,下场凄惨。
而邬淳也因曾是他的谋士,被牵连弃用,于家中荒渡数十年。
盛世虽看穿了他的身份,但也没说破,对其行了个晚辈的礼。
邬淳捋着胡须越看越喜欢,他笑着问易慎:“这就是你那个忘年交的小友?看着确实一表人才。”
易慎一脸慈爱地请盛世入座,随后介绍两人认识。
虽然三人年龄差距颇大,且易慎和邬淳都是文坛大拿,但他两并没有谈些文学著作,而是挑了些当下的话题,例如北戎议和使团入京的事。
盛世也没拘谨,见邬淳问他对此事有何看法,想了下道:
“不期认为,不应答应和谈。”
邬淳顿时来了兴趣。
“你来之前,我等也谈到此事,他们认为虽然此次方侯爷擒下了须卜乌值得庆贺,但不可否认北戎铁骑勇猛。若不答应和谈,只怕北戎为了复仇卷土重来,西陉关不一定能守得住。
况且朝廷此前就一直想要与北戎和谈,只是一直没能成功,如今对方同意坐下来谈,你为何觉得又不应答应?”
盛世并不相信所有人都觉得应当和谈,邬淳这话分明是在考他。
“听闻须卜乌骁勇善战,深受北戎王喜爱,他被擒不仅让北戎丢了面子,同时也是折了北戎王的左膀右臂。若放他回去,正是放虎归山。”
邬淳点了点头,又问道:“如今方侯爷押须卜乌入京,北戎又派人过来要求和谈,那你觉得我们应当如何?”
盛世想也没想道:“须卜乌没有归降的可能,那便没有活着的必要。与其放虎归山,不若因病暴毙。”
他一说完,易慎顿时就大笑起来,对着邬淳道:“我就说吧,你们当是一路人。”
闻言,邬淳也跟着笑了起来。
见盛世一脸莫名,易慎笑着道:“你来之前,大家就讨论过该当如何。有人同意和谈,也有人不同意,只有邬先生说方侯爷没有当初将其击毙,那就在押解路上让其暴毙而亡,彻底绝了朝廷议和派的念头。”
邬淳补充道:“此前也不是没有与北戎议和过。
他们只在自己处于弱势的时候,才会提出议和,而一旦等他们兵强马壮,他们会立刻杀入大凉。
很明显,此次他们只是想要赎回须卜乌,一旦须卜乌回到北戎,议和协议必定被撕毁,而西陉关也定然会遭遇有史以来最强的袭击。”
朝廷里那些精明的朝臣,如何会看不透北戎的算计?不过是各有算计罢了。
同意议和,至少可以问北戎索要财物赎人,其中可操作的地方太多了,也更容易捞得好处。不同意议和,那就什么都没有。
盛世甚至让宋宣带了信给方瞻,但他觉得以方瞻的为人,怕是不会下这个手。因此须卜乌会不会被放回去,还真的不好说。
易慎摆了摆手,“行了,这事咱们也只能说说,最终如何,还得看朝廷的意思。我这次叫你来,也不是谈论这个的,你看看我这位小友如何?”
邬淳上下打量了一番盛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