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鸾 第22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父皇,京中的这几位质子和儿臣确是有一起长大的情分,可婚嫁之事,儿臣全凭父皇和母后做主,别无他意。”
  傅瑶光将茶盏呈到皇帝手边,抬眼看了看,复又笑道:“再则,只凭着京中这几位质子的年俸,只怕是养不起儿臣。”
  说起年俸,傅瑶光立时想起此前和晏朝的那番话,她坐到书案一侧,将离得近的公文折起摞好,笑着对皇帝说道:
  “父皇您知道吗,前次儿臣和晏大人一起往使馆那边去,路上闲聊,应也是话赶话了,晏大人竟说要将他这些年的年俸都捐了给儿臣修公主府。”
  皇帝闻言也笑起来,放下茶盏看她一眼,故意道:
  “那也好,倒省了朕去开私库给你出银子了。”
  “那怎么行,父皇,儿臣还想要有葱郁竹林、有蜿蜒清溪的园子,要那种四面通透、抬头便能看见月亮的角亭,要像父皇御花园中那样好看的牡丹花,晏大人那点年俸哪里够,父皇,您不会真的打算不管儿臣了吧?”
  “你连朕的牡丹园都惦记着,你倒是会挑。”
  她脱口而出一连串要求,皇帝听得几乎气笑了。
  “行了,瞧你就心烦,回去吧。”
  皇帝摆摆手让她退下,又道:“没几日便要回宫了,瑶儿,你这几日便先住在猎宫,永彰宫那边朕让王禄去为你张罗,你便别去折腾了。”
  傅瑶光有些疑惑,却也没说旁的,点头应是,将手中最后的几封公文叠放好,起身退出殿外,往自己的寝殿走回。
  *
  从行宫返京,傅瑶光一路都显得格外没精神。
  她是最受不住车马的,连日以来头都是晕的。
  回京前,姜国使臣一案便已有了结果。
  最终还是以印了王姓使臣的手印的那份口供作为证据,认定是他先杀了谢屿,后栽赃陷害韩庭,因畏于大乾律法而自我了断。
  当时傅瑶光听着琼珠的回禀,什么都没说。
  这也是她预料到的结果,毕竟王姓使臣自尽而亡,无论他知道什么内情,都无法再开口了。
  她有些惋惜,明明当时已经觉察出不对,却仍没能阻止后面的这些意外。
  自行宫回到宫中,傅瑶光给太后母后母妃依次请安后,回到自己的集兰宫。
  殿内燃了她喜欢的香,傅瑶光来到美人榻旁坐下。
  回京的这一路,她都在想那日在父皇书案上看到的几个名字,除去晏朝是她认识的,另外两人一位是文家的小公子文宣,另一位是定远侯府的小侯爷宋玉。
  傅瑶光自忖应是比较了解父皇的想法,多半还是想为她寻一户没什么功名但家底殷实的夫君,想来想去也就这二人最为合适。
  这两位她都没见过,京中的这些小辈,她能唤得上名字的,大多都是在宫中给她的各位皇兄做过伴读的。
  定远侯父子戍边多年,几月前才得调令,现今俱在返京的路上,约莫半月后才能进京,而文家并非京中人士,文大人入仕后便外放出京,这几年才调任回京,如今京中,她能有机会见一面的也就是这位文小公子了。
  “烟萝。”傅瑶光唤道。
  “事情办得如何了?”
  见烟萝面露犹疑,傅瑶光皱眉问道:
  “不顺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