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而温言从这温润眉眼里,竟能看到几分熟悉。
  她在脑海里转了一圈, 没能找出这熟悉的缘起。
  许承书这会儿朗笑着去勾陆老的肩头,嗓门洪亮:“老陆头多少年没见了,让你返聘回来也不肯,昆明呆得舒服啊?”
  比起清直雅致的陆文钦,许承书多少有点儿不像搞文学的了。
  温言弯了弯眼,在心里告诫自己,不准有刻板印象。
  周重山就显得稳重许多。
  他和许承书在陆老面前, 其实算师弟,所以对陆文钦,他更敬重几分。
  “陆老回来, 这文学院院正的位置可就没你什么事咯。”周重山笑着打趣。
  许承书笑得脸上的褶子都堆到一起:“退位让贤?我可巴不得。只怕连你这个校长,也得跟我一起打包走人。”
  两人一言不合又互相接起短来。
  陆文钦笑着绕过他们,目光见到站在一旁的温言。
  小姑娘温温和和,眉眼又含着笑,很有分寸地站在那里听,却不多嘴。
  像江南春雨时节亭亭立在那儿的一株白梅。
  看似不争不抢,可风一过,便花苞落满地,下起了惊世的雪。
  陆文钦对温言很和煦地笑了笑,问许承书:“这就是你跟我说的那姑娘?”
  院长在陆老面前提自己?
  温言怔愣着抬眼去看许承书。
  许承书是真把温言当半个徒弟来带,竟肯为她铺路到这样的地步。
  “怎么样,老头子眼光不错吧?”许承书带着几分显摆得意门生的意思,“牛津博士,来京大前,圈子里排得上号的期刊都上过了。”
  “全是独作,只有四篇是一作。”周重山不紧不慢补了句。
  学术论文,作者名次顺序很重要。
  一作通常是对这篇研究论文做出最大贡献的作者,在论文的研究方向、数据分析和撰写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
  独作含金量更是不言而喻。
  许承书挑挑眉:“她毕竟是老莱夫的关门小弟子。”
  “哦?”陆老闻言,眼底兴趣重了点儿,“老莱夫,那可是个眼高于顶的家伙。”
  “小姑娘很不错。”
  这句话从陆文钦口中说出,已经是难得的盛赞。
  被前辈们这样夸赞,温言面上有点微热,但到底还是维持了镇定。
  别的事上或许她总是不安,但在学术专业上,那些年挑灯写下的每个字儿,读过的每一本大部头,从来都不会白费。
  于是她思忖片刻,温笑着说:“那些都是过去了。回国后都是从头开始,以后还要老师们多指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