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4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可是这么漂亮的履历,坐到这么个位置上来,有什么好处?
  宋厂长反正是没感觉自己拿到了什么好处,倒是刚落地就接了个不定时炸弹。
  针织总厂是个多么大的国字头厂子,它的存在压根就不是它一家的事情。
  往小了说,周边的兄弟厂子很多就是靠针织总厂的原材料在生产,甚至有很多进货了他们的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加工再售卖。
  往大了说,这么个巨无霸在南城,纺织这边给配额的时候要不要考虑它的地位?
  现在可是1987年,双轨制还没结束呢,体制内的配额,那可是对于一个国字头企业来说最重要的东西了。
  它出了问题,领导们要不要问责?
  必然要的!
  国字头的企业享受着关注,这是一把双刃剑,好的部分就是它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拥有个体户没有的庞大支持,坏的部分就是它的存在也牵一发动全身。
  而宋厂长被迫接手的这个定时炸弹,它就是——讨债!
  让国营工厂们最头疼的就是债!
  针织总厂的上下游厂子、企业都不少,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和针织总厂一样的国字头工厂。
  所以,大家的习惯也差不多,平时都“赊账”、“记条子”,等到了时间一起结款。
  反正都是自家人,兄弟姐妹,没有说分得那么清。
  而且本来这种国字头要做个什么流程手续就比较多,要是什么都等手续压下来再办,那黄花菜就凉了。
  但这就引发了一个八十年代的地雷,债里面最难讨的那种。
  那就是三角债。
  什么叫三角债,说通俗点,就是厂子之间互相欠钱,互相还不起,又互相拖着不还的死循环!
  比如说,针织总厂欠了南城棉纺厂的钱,之前进购了一批棉纱,钱没付。
  棉纺厂呢,又欠了上级棉纺总厂的欠没付,原材料没付钱。
  针织总厂自己呢,卖给下游的成衣厂的面料,成衣厂没把欠付给针织总厂。
  成衣厂又欠其他企业,比如说维修厂、设备厂的钱。
  这就像个无比稳固的三角形一样,互相纠缠,互相顶死了。
  一数,所有链条上的企业都有债在外面没收回来,可无论哪一家都没钱付账!
  债务链条一开始可能不多,但随着时间推移,就越来越多,直到这条资金链彻底断裂!
  资金链断裂,工厂没有了现金流,没办法继续生产。
  比如说像针织总厂这种,大规模生产的能力其实很强,遇上亚运会、运动会这种大型赛事,一套体育运动装做出来,那产品根本不愁卖。
  可是生产要原料,原料要钱,设备开机要钱,根本做不了啊!
  这就相当于是金山银山摆在面前,但是没办法去拿,全部卡死在三角债上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