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请假,其实是国营厂子的一个“福利”。
  说白了管理不会那么严格,很多时候大家也就招呼一声,反正铁饭碗端着,只要不是太过分,也不会有什么麻烦。
  但在这种节骨眼上,请假就很微妙了。
  尤其是本来人就会有点从众的本能,看到有人说自己生病,不去厂子上班,车间里的其他人多少也心理不平衡呀——
  又不发工资,她们都可以不来,我凭什么还得在厂子里兢兢业业地干活?
  不干了!
  这一个、两个、三个地,渐渐地,车间里头的人竟然是越来越少!
  哪怕生产科抓了几次纪律,甚至科长还专门跑到这些人家里去,好说歹说,可很多时候一件事就是“她能做,我干啥不能做”?
  这个逻辑简直无懈可击!
  只要有人不肯去上班,其他人都张望着,不想自己当那个没钱还给厂里工作的冤大头。
  也有一些骨干老同志还在尽职尽责地待在岗位上,有人笑他们傻,他们也无动于衷。
  “要是没人撑这个家,那口气儿散了,未来就难咯。”
  只可惜,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少。
  也怪不了其他人,毕竟厂子都不发工资,又有多少人能承受这种压力呢?
  压力来到了常主任身上,他也没办法。
  现在两个大领导都不在厂里,也只能他临时顶上了。
  常主任不敢寄希望于吴书记神兵天降——眼前暂时自己先挽着袖子解决问题。
  先把眼前这团乱麻给理清楚。
  金永和老钱直接通知派出所带走,没有异议。
  有了他们俩的例子,常主任猜测,这场“针织总厂偷盗风波”里恐怕不止这两个人是对厂里的东西监守自盗。
  毕竟,这么大一个厂子,金永只是一个车队的司机,老钱只是个仓库员,这中间恐怕还有其他人也在浑水摸鱼。
  比如说,谁批的出门条?
  再比如说,之前每个月都有定期盘存,负责盘存的人在做什么?
  一个、两个、三个,还真是像兔子拔萝卜似的一揪一大串。
  这些员工倒是没人否认自己做了什么。
  大部分手轻,只是偷了点产品,甚至都不敢大批量拿出去卖,都是拿去黑市上,用一些别的借口,单件单件地往外出。
  这也是为什么厂里没发觉的原因。
  “常主任,我们也是被逼得没办法了……”
  设备车间的一个男工抹着眼泪跟常主任哭诉,“我老婆月子就没坐好,现在孩子没得吃的,这又不发工资,孩子连口吃我都准备不上,我还算什么男人啊!”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