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据我所知,秦前穰侯魏冉在秦时,与白起共同攻下魏国河内。后白起率领魏冉等人攻打楚国,成功占领其都城郢。又再度攻打魏国,包围了魏都大梁,次年再次攻打魏国并夺取三县之地。不久魏冉与白起、胡伤等人攻打赵、韩、魏三国,夺取了魏国的三个城邑和赵国的观津。*
  可以说白起是魏冉一手提拔起来的,这点您可认?”
  赵王当然是认的。
  赵豹又道:
  “再说范雎,从入秦之初便被魏冉刁难,魏冉尤其厌恶外人去秦国做官,之后数次与范雎政见不合,甚至魏冉被赶出秦国朝堂,在封地上郁郁而终,都离不开范雎的影子。
  因而,范雎和白起之间并不和谐,他肯定对白起存了戒心,若白起拿下灭国之功,对范雎的威胁是最大的。所以我们派人游说范雎,此事约莫有七成把握。”
  赵王于是派苏代,携带重金,去秦国游说范雎。
  范雎在见到赵国使臣后,并未将事情瞒着秦王,他进宫直接告诉秦王:
  “我承认赵使有些话确实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但今时今日,我为秦一统之心,远胜于私人欲望。
  我现在劝您暂缓对赵的进攻,是因为此一战对我秦军损失也相当惨重,白起说‘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话虽不实,却也不远,我们需要时间休养生息,修整完毕就是下一次进攻的开始。”
  秦王经过慎重考虑后,认为范雎说得对,于是最终同意用赵国的六座城池换取秦国的退兵。
  双方迎来短暂的和平,民间氛围为之一松。
  但是赵国朝堂却为了到底要不要履行承诺,将六座城池割让给秦国而产生了争执。
  而咸阳城中,被迫退兵的白起也因此事,和范雎彻底不对付。
  林评看了嬴异人的信后,不置可否。在他看来,范雎和白起都是聪明人。
  如今秦国有大一统之势,秦王就有可能成为大一统之君,此时范雎和白起一文一武把手相谈甚欢,瞧着一派和乐,到了将来该如何?秦王看在眼里,会不会想起当初被舅舅魏冉五人把持朝政的日子?
  正如当初蔺相如和廉颇的将相不和,也是赵王希望看到的场面。
  此时廉颇面色极为憔悴,坐在林评对面,好似瞬间老了十岁。他问林评:
  “一切皆如先生所料,那么您认为接下来赵该如何破局呢?这六座城池到底该不该兑换给秦国?”
  当然不该!
  秦国自范雎和秦昭襄王相见,君臣定下远交近攻之策后,坚定不移的实行了数年,赵国,魏国,韩国,都是被秦“近攻”的目标。
  如今给秦割让城池,便是壮大秦国的实力,方便秦国他日攻打赵国。
  所以林评道:
  “如今对赵而言,最有效的办法便是合纵,想办法将赵国,魏国,楚国联合起来抵挡秦军下次进攻邯郸城。”
  廉颇若有所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