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先生认为赵国会如何选择?”
  “议和罢,想要说服楚国与魏国合纵,需得一能力出众且不畏死之人做使臣。如今赵国朝堂上蔺相如病重,平原君赵胜不愿冒这种风险,只有议和一条路可以选择。”
  范雎哼哧哼哧爬下草垛,朝林评方向深深一礼,转身回到秦王营帐,将事情原原本本的与秦王说了。
  秦王叹口气:
  “那就准备回咸阳城罢。”
  范雎也觉得可惜:
  “先生将一切都预料到了,但他不会因为和廉颇的私交,就干预我们的计划,这点您可安心。”
  都是聪明人,林评知道范雎的来意,范雎也明白林评所表达的意思。
  秦王只是感到更加可惜了,转念一想,低声问范雎:
  “不是说异人为寡人生了个重孙,还养在先生家吗?这样,相国您叫下面的嘴紧着些,就当咱们不知道还有这回事,孩子叫林先生继续养着。”
  范雎双眼一亮,佩服道:
  “大王高见!”
  赵国,邯郸城。
  赵王觉得自打接收了上党后,当真是流年不利,事事不顺心,眼下赵胜提议遣人议和,简直是让他自打脸,被秦军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凑过去的那种。他烦躁的对众人说:
  “廉颇怯战不出,丢尽了赵国脸面,影响军中士气,寡人决心亲自出征,叫将士们看看赵国维护治下百姓和城池的勇气!”
  楼昌一听就眼皮直跳,心说这不是添乱吗?您懂个锤子的行军打仗啊?整个赵国,廉颇都不是秦军对手的话,您去了能干嘛,是会指挥还是会布阵?
  真以为到了那种真刀真枪厮杀的地步,您振臂一呼,将军们就不怕疼,不怕死,也不会死,奇迹般的以少胜多,战胜秦军了?
  赵王不提亲征的话,他还在犹豫要不要主张议和,赵王如此表态,他立马下定决心,支持平原君赵胜的提议:
  “还是议和稳妥,先议和看看嘛,议和不成,再说您亲征也不迟。”
  虞卿觉得光议和也不行,明显赵国处于弱势,议和肯定要被秦国那边狮子大开口,狠狠地宰一顿。关键是被狠狠宰一顿能议和成功也就罢了,问题是眼下秦军剑指邯郸,怕是不愿意议和的!
  “想要议和成功,不如派遣能说会道的使臣,携带大量珍宝前往楚国,魏国,劝说楚王和魏王联合我赵国,达成合纵一致抗秦,给秦国施加压力,议和才有成功的可能。”
  赵王却不愿意继续拖下去:
  “一来,魏国和楚国眼见我们有求于他,难道就不会狮子大开口吗?二来,即便如他们的愿,满足他们的胃口,可那得是多久以后的事了?
  到时候上党没收回来就罢了,长平是不是也落进秦人手中了,寡人等不起!既然尔等不赞同寡人亲征,那就叫郑朱为使,去咸阳城议和。”
  虞卿苦口婆心劝说:
  “郑朱入秦,秦王与范睢必定隆重接待,以示天下。届时消息传的满天下皆知,楚国与魏国以为我赵国已经与秦议和,必定不肯达成合纵出兵救赵。秦国知道无人可救赵,则议和不能成功,议和不成,赵军必败。”*
  赵王却觉得虞卿扫兴,议和还没开始就先唱衰,敷衍道:
  “那等议和不成,咱们再商议联合魏国楚国抗秦之事也不晚。总归他秦王也不可能直接带人打到邯郸城来!”
  于是,以郑朱为首的使团,携带大量珍宝,浩浩荡荡前往咸阳城。
  上党,秦兵大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