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2 / 3)
牛主任的脸色顿时变了,和气道:“你说。”
江晚月不疾不徐道:“现在写澄清新闻,这个澄清力度,我觉得不够,一是谣言已经深入人心,不是短短一篇报道就能破除谣言的,二是,省日报发行量比晚报大太多了,看日报的人很多都不看晚报,根本不是一个群体。”
牛主任皱眉:“那你的意思是?”
“我建议把这个新闻做成一个系列新闻。”江晚月笑道,“今天发的新闻,就是第一篇报道,主要是报道群众对谣言的看法,造成的各方面影响等。明天发第二篇报道,征集热心市民探访黑心工厂,亲眼目睹八只脚八个翅膀的鸭子。再过几天发表第三篇报道,让去了工厂的热心市民现身说法,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小柳忙道:“今天的新闻发出去之后,确实有群众打来电话,想亲眼看一下那鸭子长什么样。”
“在新闻上写明,由报社出钱,免费请一百名市民前往小荆大队探访黑心工厂,包车费包吃住,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报名。”江晚月道,“明面上是报社出钱,实则这部分钱我们厂子来补贴,绝不会让报社吃亏。另外,等探访结束后,我们工厂会征文,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一千元现金,二等奖八百,三等奖五百,优秀奖一百。”
牛主任佩服的看着她:“这样一来,不仅能破除谣言,还能再给你们工作做一波宣传,这一招真是高!”
第210章 探访团
第二天上午,省日报特意开辟一个板块出来,征集热心市民。
包吃住和车费,相当于是免费一日游,而且时间还选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这次活动牛主任交给小柳负责,小柳拿着名单来和江晚月商量,因为后面还有个征文大赛,因此报名的有很多知识分子。
江晚月选了三分之一知识分子,三分之一退休大妈,还有三分之一是其他各行人。
就定在第四天上午,两辆载满了热心市民的大巴车,朝小荆大队开去。
江晚月则是提前一天坐车回到了小荆大队。
首先是让人将厂子从里到外全部清扫了一遍,再让食堂准备乡土味特色的餐食,其他一切照旧运转。
得知省里有人来视察,工人们都特别紧张。
江晚月给大家开了个会:“……省里人说我们工厂是黑心厂子,所以才安排了这次活动,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和以前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钟,两辆大巴车开进了村子里。
很多人晕车,下车后就开始狂吐。
江晚月让人早早准备了热水,喝了热水后,晕车的人这才舒服了一些。
这会正是饭点,也不需要急着去厂里,带大家先去食堂吃个饭,再休息一下。
食堂的饭菜很简单,都是地里的蔬菜,一人一个咸鸭蛋,一个猪骨汤。
下午一点半钟,江晚月这才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她笑着对众人道:“大家好,我是小荆加工厂的厂长,省里小荆副食那个门店,就是我们厂的店子,近来省城很多人都说我们厂是黑心厂,报纸上也报道了这件事,我们无力澄清,只好请大家亲眼来看一看。”
“大家先来看看我们的渔场,请这边走。”
众人下车之后就看到了鱼塘。
大太阳下,池水波光粼粼,还能看到鱼群一跃而起,十分活跃。
“有人说,我们是用药物养鱼,这怎么可能呢?”江晚月弯腰扯断一根鱼草,“这是我们种植的鱼草,草鱼最喜欢吃的食物,除了鱼草,我们还会投喂麦麸豆腐渣等,我们渔场的鱼孵化出来后,在孵化池养三四个月,才会放进鱼塘,大概十个月左右,草鱼会长到三四斤,就可以捞出来制作我们的产品了。”
她指着远处另一个鱼塘,笑着道,“今天正好在清塘,在场的各位都有口福了,每人可以带一条鱼回去加个餐。”
众人连忙围到另一个鱼塘那边去。
十几个男劳力正在拉网,三四斤的草鱼在网子里活蹦乱跳,偶尔会有一条五六斤的大鱼。 ↑返回顶部↑
江晚月不疾不徐道:“现在写澄清新闻,这个澄清力度,我觉得不够,一是谣言已经深入人心,不是短短一篇报道就能破除谣言的,二是,省日报发行量比晚报大太多了,看日报的人很多都不看晚报,根本不是一个群体。”
牛主任皱眉:“那你的意思是?”
“我建议把这个新闻做成一个系列新闻。”江晚月笑道,“今天发的新闻,就是第一篇报道,主要是报道群众对谣言的看法,造成的各方面影响等。明天发第二篇报道,征集热心市民探访黑心工厂,亲眼目睹八只脚八个翅膀的鸭子。再过几天发表第三篇报道,让去了工厂的热心市民现身说法,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小柳忙道:“今天的新闻发出去之后,确实有群众打来电话,想亲眼看一下那鸭子长什么样。”
“在新闻上写明,由报社出钱,免费请一百名市民前往小荆大队探访黑心工厂,包车费包吃住,我相信会有很多人愿意报名。”江晚月道,“明面上是报社出钱,实则这部分钱我们厂子来补贴,绝不会让报社吃亏。另外,等探访结束后,我们工厂会征文,评出一二三等奖,一等奖一千元现金,二等奖八百,三等奖五百,优秀奖一百。”
牛主任佩服的看着她:“这样一来,不仅能破除谣言,还能再给你们工作做一波宣传,这一招真是高!”
第210章 探访团
第二天上午,省日报特意开辟一个板块出来,征集热心市民。
包吃住和车费,相当于是免费一日游,而且时间还选在大家休息的时候,前来报名的人络绎不绝。
这次活动牛主任交给小柳负责,小柳拿着名单来和江晚月商量,因为后面还有个征文大赛,因此报名的有很多知识分子。
江晚月选了三分之一知识分子,三分之一退休大妈,还有三分之一是其他各行人。
就定在第四天上午,两辆载满了热心市民的大巴车,朝小荆大队开去。
江晚月则是提前一天坐车回到了小荆大队。
首先是让人将厂子从里到外全部清扫了一遍,再让食堂准备乡土味特色的餐食,其他一切照旧运转。
得知省里有人来视察,工人们都特别紧张。
江晚月给大家开了个会:“……省里人说我们工厂是黑心厂子,所以才安排了这次活动,不需要你们做什么,和以前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工作就可以了……”
第二天中午十一点钟,两辆大巴车开进了村子里。
很多人晕车,下车后就开始狂吐。
江晚月让人早早准备了热水,喝了热水后,晕车的人这才舒服了一些。
这会正是饭点,也不需要急着去厂里,带大家先去食堂吃个饭,再休息一下。
食堂的饭菜很简单,都是地里的蔬菜,一人一个咸鸭蛋,一个猪骨汤。
下午一点半钟,江晚月这才出现在众人的面前,她笑着对众人道:“大家好,我是小荆加工厂的厂长,省里小荆副食那个门店,就是我们厂的店子,近来省城很多人都说我们厂是黑心厂,报纸上也报道了这件事,我们无力澄清,只好请大家亲眼来看一看。”
“大家先来看看我们的渔场,请这边走。”
众人下车之后就看到了鱼塘。
大太阳下,池水波光粼粼,还能看到鱼群一跃而起,十分活跃。
“有人说,我们是用药物养鱼,这怎么可能呢?”江晚月弯腰扯断一根鱼草,“这是我们种植的鱼草,草鱼最喜欢吃的食物,除了鱼草,我们还会投喂麦麸豆腐渣等,我们渔场的鱼孵化出来后,在孵化池养三四个月,才会放进鱼塘,大概十个月左右,草鱼会长到三四斤,就可以捞出来制作我们的产品了。”
她指着远处另一个鱼塘,笑着道,“今天正好在清塘,在场的各位都有口福了,每人可以带一条鱼回去加个餐。”
众人连忙围到另一个鱼塘那边去。
十几个男劳力正在拉网,三四斤的草鱼在网子里活蹦乱跳,偶尔会有一条五六斤的大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