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2 / 3)
她说道:“南归,你知道吗?能嫁给你,我很开心。若能与你白头偕老,我更开心。”
此时徐北游的身影逐渐飘摇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消散在风中,他缓缓飘荡过来,伸出已经变得虚幻通透的右手,似乎想要轻抚下妻子的脸颊。
萧知南仰起脸,闭上眼睛,笑容恬静。
徐北游的手终于“抚摸”在了女子的脸上,然后身体逐渐模糊不清,化作流华散去。
萧知南睁开眼,双手敛袖弯腰,送他离去,一如当年新婚之夜时的夫妻对拜。
……
碧游岛,莲花峰,剑气凌空堂中万籁俱静。
仅有一剑自天外而来。
剑名诛仙。
在诛仙掠进剑气凌空堂的一瞬间,另一个神游出窍的徐北游一跃而下,与徐北游本尊一个擦身,却未擦身而过,而是两者重新归于一体。
这一刻,徐北游体内的最后一丝鸿蒙紫气终于是消散无形,徐北游眉心处的紫色符篆印记愈发鲜明,莲花峰外的云海中,有紫气结成云彩,使得好似白莲盛开的莲花峰在这一刻变为一株紫金莲花,于天地之间摇曳生姿。
徐北游整个人的修为境界在这一刻臻至圆满。
十八楼之上。
第六百六十一章 楼外天上之风光
凌晨时分,剑气凌空堂中灯火通明,堂内四周摆满了等人之高的烛台,蜡炬煌煌。
只是此时的剑气凌空堂中却只有一人独坐,其余的位置上空无一人。
在最上首的宗主宝座之上,坐着一位身着玄色宗主袍服的年轻人,膝上横有一剑,紫青二气缠绕。
在他身后则是一方龙碑,龙碑的正上方“龙眼”位置,被狠狠刺入一柄三寸玉剑。
徐北游终于迈出最后一步,从地仙十八楼成就十八楼之上后,哪里也没有去,就一直坐在这座剑气凌空堂中,默默感悟十八楼之上的无上风光。
当年的道门老掌教紫尘曾经说,地仙境界其实就是一副天地长卷,地仙境界之下,皆是画中之人,不知身在囫囵,只缘身在此山之中,而初入地仙境界则是跳出了画卷,眼界自开,见得天地之间的真正风光,不过也只是看到了这幅长卷的一角,只有到了地仙十八楼境界,方能将这幅画从头到尾全部纳入眼中。
在地仙境界之下看来,这是独属于地仙境界的超然物外。
可在地仙境界之上看来,这也是地仙境界的桎梏所在。
以前徐北游对于此话总是似懂非懂,直到今天,他方才真正明白,原来如此。
所谓地仙境界,追根溯源,是道门的五仙之说,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在五仙之中,地仙居中,上有天仙和神仙,下有人仙和鬼仙,不上不下。其中鬼仙是修持之人,人仙是修真之士,都还是人的范畴。虽说地仙境界已经跨过仙凡之别,是为半仙之体,得小长生之境,但最终还是逃不过一个“地”字,何谓地,陆地是也,故而地仙只能是地上之仙,距离真正高卧云端的真正仙人,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也正因为如此,当年纯阳吕祖才会提出“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的说法,也就是后世之人耳熟能详的地仙十八楼之上。
在地上之人看来,立于十八层高楼之上的地仙,与天上云端的神仙相比,也相差无几了。可是十八楼再高,距离天上再近,终究还是立足于陆地之上,地仙立于十八楼之上,看似距离苍穹极近,可是一旦跨出十八楼,便要从琼楼最高层跌落尘埃,这便是十八楼地仙与云端神仙的根本区别所在。
这也是秋月、蓝玉、萧慎、慕容玄阴、微尘、青尘等众多十八楼地仙,迟迟不能跨过那道门槛的缘故所在。
登楼难,可脚下终究是落在实处。
十八楼之上,又该立在何处? ↑返回顶部↑
此时徐北游的身影逐渐飘摇不定,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消散在风中,他缓缓飘荡过来,伸出已经变得虚幻通透的右手,似乎想要轻抚下妻子的脸颊。
萧知南仰起脸,闭上眼睛,笑容恬静。
徐北游的手终于“抚摸”在了女子的脸上,然后身体逐渐模糊不清,化作流华散去。
萧知南睁开眼,双手敛袖弯腰,送他离去,一如当年新婚之夜时的夫妻对拜。
……
碧游岛,莲花峰,剑气凌空堂中万籁俱静。
仅有一剑自天外而来。
剑名诛仙。
在诛仙掠进剑气凌空堂的一瞬间,另一个神游出窍的徐北游一跃而下,与徐北游本尊一个擦身,却未擦身而过,而是两者重新归于一体。
这一刻,徐北游体内的最后一丝鸿蒙紫气终于是消散无形,徐北游眉心处的紫色符篆印记愈发鲜明,莲花峰外的云海中,有紫气结成云彩,使得好似白莲盛开的莲花峰在这一刻变为一株紫金莲花,于天地之间摇曳生姿。
徐北游整个人的修为境界在这一刻臻至圆满。
十八楼之上。
第六百六十一章 楼外天上之风光
凌晨时分,剑气凌空堂中灯火通明,堂内四周摆满了等人之高的烛台,蜡炬煌煌。
只是此时的剑气凌空堂中却只有一人独坐,其余的位置上空无一人。
在最上首的宗主宝座之上,坐着一位身着玄色宗主袍服的年轻人,膝上横有一剑,紫青二气缠绕。
在他身后则是一方龙碑,龙碑的正上方“龙眼”位置,被狠狠刺入一柄三寸玉剑。
徐北游终于迈出最后一步,从地仙十八楼成就十八楼之上后,哪里也没有去,就一直坐在这座剑气凌空堂中,默默感悟十八楼之上的无上风光。
当年的道门老掌教紫尘曾经说,地仙境界其实就是一副天地长卷,地仙境界之下,皆是画中之人,不知身在囫囵,只缘身在此山之中,而初入地仙境界则是跳出了画卷,眼界自开,见得天地之间的真正风光,不过也只是看到了这幅长卷的一角,只有到了地仙十八楼境界,方能将这幅画从头到尾全部纳入眼中。
在地仙境界之下看来,这是独属于地仙境界的超然物外。
可在地仙境界之上看来,这也是地仙境界的桎梏所在。
以前徐北游对于此话总是似懂非懂,直到今天,他方才真正明白,原来如此。
所谓地仙境界,追根溯源,是道门的五仙之说,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
在五仙之中,地仙居中,上有天仙和神仙,下有人仙和鬼仙,不上不下。其中鬼仙是修持之人,人仙是修真之士,都还是人的范畴。虽说地仙境界已经跨过仙凡之别,是为半仙之体,得小长生之境,但最终还是逃不过一个“地”字,何谓地,陆地是也,故而地仙只能是地上之仙,距离真正高卧云端的真正仙人,还有着相当的距离。
也正因为如此,当年纯阳吕祖才会提出“时人若拟去瀛洲,先过巍巍十八楼”的说法,也就是后世之人耳熟能详的地仙十八楼之上。
在地上之人看来,立于十八层高楼之上的地仙,与天上云端的神仙相比,也相差无几了。可是十八楼再高,距离天上再近,终究还是立足于陆地之上,地仙立于十八楼之上,看似距离苍穹极近,可是一旦跨出十八楼,便要从琼楼最高层跌落尘埃,这便是十八楼地仙与云端神仙的根本区别所在。
这也是秋月、蓝玉、萧慎、慕容玄阴、微尘、青尘等众多十八楼地仙,迟迟不能跨过那道门槛的缘故所在。
登楼难,可脚下终究是落在实处。
十八楼之上,又该立在何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