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2 / 4)
二师兄教会她的毛病她不打算改,二师兄说的没错,一切生命将死之前,心脏都极其脆弱,面对敌人时,与其给其痛快,不如耍耍嘴皮,先攻其心,再杀其身。
丛不芜持之以恒地等待着,千载难逢的时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仙府府主绝非等闲之辈,临死前,意味不明地看了丛不芜一眼。
丛不芜头皮一沉,伸手摸到红绳绑起来的几串铜钱。
她了然,这是一种诅咒。
铜钱铃铛似的挂在她头上,即使她走动蹦跳,也不会响。
丛不芜想了想,将它们取下来,拴在了腰间。
就当是环佩绣囊,还挺漂亮。
空荡荡的道场尸横遍野如人间炼狱,丛不芜身处其中,却在感叹人生自古多歧路。
大仇得报之后,她感到心绪迷茫。
接下来,她又该做什么呢?
日落月升,府主殿内的博山炉中生出一团明火,
袅袅檀烟化出两个闭眼含笑的仙童。
“赵府主,江山君有请。”
此处天高皇帝远,江氏一脉专横弄权的事图穷匕见,传到了灵山。
赵府主即使不死在丛不芜手里,今日一去,也是凶多吉少。
无人应答,一个仙童才睁开眼睛。
“魂灯已熄,他死了。”
另一个仙童依旧闭着眼,说道:“道场有人。”
“江氏罪有应得,既是苦主,无须理会。”
两个仙童凝成白雾,散于半空。
尸山血海上,枯坐着一个渺小的身影。
陪伴她的,是一轮寂寥明月。
第44章 不芜(四)身共天香,心病三寸。……
除了每年的清明扫墓,丛不芜开始在人间走走停停。
她时而隐去身形,安静地坐在村学外的树上,听学童摇头晃脑读记《童蒙训》。
时而又在莲湖中泛舟采莲,将莲蓬剥了喂鸟,扮作卖花女进城卖莲花。
时而去河上撑船渡客,时而又身披蓑衣,在风雪中垂钓。
起初倒是新鲜,时日渐久,丛不芜却不知何去何从。
暮色四合,倦鸟归林,人们也纷纷归家,丛不芜总是孤身一人,对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发呆。 ↑返回顶部↑
丛不芜持之以恒地等待着,千载难逢的时机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仙府府主绝非等闲之辈,临死前,意味不明地看了丛不芜一眼。
丛不芜头皮一沉,伸手摸到红绳绑起来的几串铜钱。
她了然,这是一种诅咒。
铜钱铃铛似的挂在她头上,即使她走动蹦跳,也不会响。
丛不芜想了想,将它们取下来,拴在了腰间。
就当是环佩绣囊,还挺漂亮。
空荡荡的道场尸横遍野如人间炼狱,丛不芜身处其中,却在感叹人生自古多歧路。
大仇得报之后,她感到心绪迷茫。
接下来,她又该做什么呢?
日落月升,府主殿内的博山炉中生出一团明火,
袅袅檀烟化出两个闭眼含笑的仙童。
“赵府主,江山君有请。”
此处天高皇帝远,江氏一脉专横弄权的事图穷匕见,传到了灵山。
赵府主即使不死在丛不芜手里,今日一去,也是凶多吉少。
无人应答,一个仙童才睁开眼睛。
“魂灯已熄,他死了。”
另一个仙童依旧闭着眼,说道:“道场有人。”
“江氏罪有应得,既是苦主,无须理会。”
两个仙童凝成白雾,散于半空。
尸山血海上,枯坐着一个渺小的身影。
陪伴她的,是一轮寂寥明月。
第44章 不芜(四)身共天香,心病三寸。……
除了每年的清明扫墓,丛不芜开始在人间走走停停。
她时而隐去身形,安静地坐在村学外的树上,听学童摇头晃脑读记《童蒙训》。
时而又在莲湖中泛舟采莲,将莲蓬剥了喂鸟,扮作卖花女进城卖莲花。
时而去河上撑船渡客,时而又身披蓑衣,在风雪中垂钓。
起初倒是新鲜,时日渐久,丛不芜却不知何去何从。
暮色四合,倦鸟归林,人们也纷纷归家,丛不芜总是孤身一人,对着水面上自己的倒影发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