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1 / 3)
“小娘子,来一个肉夹馍,多加点卤肉汁!”
“小娘子,我只要卤肉,可以吗?”
“小娘子,你们家有食肆或店铺吗?这么好吃的烤豆腐,去哪里找你买呢?”
……
李卉心里说了一句,“真是清澈良善的大学生啊!”
因为同时一两百人蜂拥过来,李卉有些吃不消。
她找了临娘来帮她切卤肉,又请师傅们帮她分发肉夹馍和蒸饼,还有专门只吃麦饭的,她也让临娘舀一勺汤汁。
而她自己则专心致志去守着炭,不一会儿便端一盘新鲜的烤豆腐过来。
很快,预备好的饭菜已经快要见底,正当她想尽快收工回家的时候,学宫那边的管事过来了,就是上次在市集上跟她谈生意的那个人:
“小娘子,可否再做一些,除了学子们,还有今日前来相帮的军士们还没吃……”
李卉揉了揉酸胀的胳膊,却并没有出言拒绝。
出门在外,就没有白吃的饭和白做的事。再说了,就算没有,就当是答谢罢了。
答谢他能在那日的市集中,来找自己做这一顿饭食。
创业初期,谁不是夹起尾巴做人呢?
“夫子,可劳烦您去问问,他们可有何忌口?若没有,我就凭着心意随便做了!”
跟前世一样,出门就喊“老师”,李卉把这一招也学了过来,却见那人一听到“夫子”,脸上肉眼可见地笑出了褶子,“无碍的,无碍的,只不过,军士们的口味可能都偏重一些,小娘子细心又聪慧,来日必日进斗金……”
“多谢夫子吉言”,李卉也笑了,却真正笑的是,是人都爱听好听的,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啊。算起之前公子幸,说她日后会“日进斗金”的,已是第二回了。
临娘得了那位夫子的令,本来是学子们吃完她就该和老师傅们一起去吃的,但却主动说来帮忙。老师傅们也很有眼力见地,风卷残云般吃完,又钻进了棚子。
李卉便顺势问起了,为何一个县学的春耕,还需要军士来护卫。
“小娘子有所不知”,临娘洗好了手,准备帮她和面,预备着再做二三十个蒸饼和肉夹馍来,“这是历年惯例了,一来是护卫学子们安全;二来就是学子们正经是做不了多少农活的,有时候军士们一日下来倒更出活些。”
如此一说,李卉便知其中深浅啦,难怪要管人家一餐饭呢。
李卉自然也就知道为何那位夫子要点名让她做。
大概就是新鲜吃食都受学子们欢迎,而寻常吃食自然不能拿来款待功臣。
她不反对再做些肉夹馍和卤肉,老师傅们又在马不停蹄地腌肉上烤盘,她把放才剩下的一点豆腐,全都切成了小块,拜托给了那位之前嚼舌根最厉害的师傅理。
“小娘子你……”
师傅理眼里满是疑惑,意思是你怎么如此不藏私?
烧烤要想烤得好吃,除了用料好之外,还需要掌握炭火的火候,如果要想和方才李卉亲自烤得一样的味道,那么她就必须亲自上阵,把诀窍都告知他。
“无妨的,无妨的”,李卉自有自己的打算,“且不说天下厨司是一家,就说这烧烤的手上功夫,各位前辈要比我厉害多了,我不过是献丑罢了,各位叔伯还请不要说我拿腔捏调,指使你们干这干那才好呢!”
她无意间学了个那位夫子的口头禅,如此一来,老师傅们再次联想起今日一早自己的种种心思,都各自摸了摸鼻尖,一门心思煮卤肉的煮卤肉,切菜蔬的切菜蔬,烤豆腐的烤豆腐,还有一个也正在灶门前烧火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