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3 / 3)
那信是当着她的面儿写的,大致就是说他已经成了她的入幕之宾,她十分喜欢他,他正好可以伺机刺探情报云云。
虽然很扯,但以丹卿了解的胤礽,还真就很有可能会信。
与此同时,丹卿又叫人往库伦城去催,眼看着还有月余就要过年,她不想叫察珲多尔济再多活一岁了。
敦多布多尔济若是再不动手,那她就替他送他归西。
……
如今归化城到库伦城的道路俱已经打通,沿途设十余驿站,每个驿站都配了数匹战马,保证信息一路畅通。
故而丹卿的密信不出数日就送到了敦多布多尔济的手上,而前来送信之人,正是李茂。
当年敦多布多尔济护送土谢图汗部王旗回归库伦城的时候,就是李茂带人一路相随,这库伦城里的情报网,也是李茂一手建起来的。
在看到李茂的一瞬间,即便尚未拆开密信,敦多布多尔济也明白丹卿的意思了。
这一年多来他在库伦城里经营的一切,皆来自于丹卿的助力。
如果没有她给的金银、粮食、药材等等,他不可能这么快就收拢了土谢图汗部半数势力,能在这库伦城里与他的祖父和叔父对抗,不落下风。
但手中的势力越大,他就越离不开丹卿的支持,因为凭他自己的实力,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兵力。
所以表面上看是他大权在握,可实际上他的命脉在丹卿的手里,他在这里再风光,也不得不听从丹卿的命令。
否则一旦她撤走所有对他的支持,他的势力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敦多布多尔济并不甘心,但却无能为力。
当初在归化城里,他赤身光脚跪在她面前向她臣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要受她的操控,她看似为他提供了许多便利,可实际上却是逼着他没有根基的不断扩张,只能依附着她生存。
而如今,李茂的到来就意味着,如果他不肯听话,李茂就可以直接做主断了他的补给,甚至操纵库伦城里属于他们的势力,越过他直接动手,不给他后悔的机会。
敦多布多尔济别无选择,只能听命行事。
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土谢图汗亲王察罕多尔济病逝于归化城。
↑返回顶部↑
虽然很扯,但以丹卿了解的胤礽,还真就很有可能会信。
与此同时,丹卿又叫人往库伦城去催,眼看着还有月余就要过年,她不想叫察珲多尔济再多活一岁了。
敦多布多尔济若是再不动手,那她就替他送他归西。
……
如今归化城到库伦城的道路俱已经打通,沿途设十余驿站,每个驿站都配了数匹战马,保证信息一路畅通。
故而丹卿的密信不出数日就送到了敦多布多尔济的手上,而前来送信之人,正是李茂。
当年敦多布多尔济护送土谢图汗部王旗回归库伦城的时候,就是李茂带人一路相随,这库伦城里的情报网,也是李茂一手建起来的。
在看到李茂的一瞬间,即便尚未拆开密信,敦多布多尔济也明白丹卿的意思了。
这一年多来他在库伦城里经营的一切,皆来自于丹卿的助力。
如果没有她给的金银、粮食、药材等等,他不可能这么快就收拢了土谢图汗部半数势力,能在这库伦城里与他的祖父和叔父对抗,不落下风。
但手中的势力越大,他就越离不开丹卿的支持,因为凭他自己的实力,根本养不活这么多兵力。
所以表面上看是他大权在握,可实际上他的命脉在丹卿的手里,他在这里再风光,也不得不听从丹卿的命令。
否则一旦她撤走所有对他的支持,他的势力就会立刻土崩瓦解。
敦多布多尔济并不甘心,但却无能为力。
当初在归化城里,他赤身光脚跪在她面前向她臣服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要受她的操控,她看似为他提供了许多便利,可实际上却是逼着他没有根基的不断扩张,只能依附着她生存。
而如今,李茂的到来就意味着,如果他不肯听话,李茂就可以直接做主断了他的补给,甚至操纵库伦城里属于他们的势力,越过他直接动手,不给他后悔的机会。
敦多布多尔济别无选择,只能听命行事。
康熙三十六年十二月初一,土谢图汗亲王察罕多尔济病逝于归化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