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出书版) 第598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不负侯恂所望,左良玉终究还是出名了,只是出名的方式,比较特别。
  这事之前也提过,崇祯元年,宁远兵变,巡抚毕自肃自尽,袁崇焕来收拾残局,收拾来收拾去,就把左良玉给收拾了。
  当兵的没拿到工资,才兵变,左良玉有工资,自然不参加,但手下的兵哗变,他负领导责任,就这么被赶回了家。
  回家呆了几天,又回来了。
  袁崇焕死后,孙承宗又把他召了回来,去打关内四城,就是在那里,他开始暂露头角,和曹文诏并肩作战,收复了遵化。
  恰好,这段时间侯恂也混得不错,顺道给他提了副将,从此顺风顺水。
  客观地讲,左良玉同志的进步,基本上是靠侯恂的。但后来的事情告诉我们,侯恂是个眼光很准的人。袁崇焕,他没有看错;左良玉,也没有。
  根据史料记载,左良玉身材很高,作战很猛,且足智多谋。虽说没文化,但很懂兵法,每次打仗都给人下套挖坑,此外,他个人的战斗技术也相当厉害。
  除作战外,左良玉还有点个人技术,他使用的兵器,不是长矛,而是弓箭。据说百发百中,而且左右手都能射箭,速度极快。
  到山西后,果然不同凡响。
  先在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然后在辉县打了一仗,大败之,最后到了武安,被大败之。
  这是个比较奇怪的事,当时左良玉的手下,有七八千人,竟然被农民军全歼,他自己带着几个手下好不容易才跑回来,实在很没有名将风采。
  不过不要紧,就算名将,也有发挥失常的时候,何况还有个不会发挥失常的名将。
  曹文诏的发挥从未失常,对于皇帝的信任,他很感动。
  猛人被感动,反映在行动上,就是猛打,猛杀。
  崇祯六年(1633)二月,曹文诏开始攻击。
  他追击的敌人,有二十万,而他的兵力,是三千人。
  无须怀疑,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曹文诏所有,且仅有的兵力。
  他的追击之旅,第一站是霍州。在这里,他遇上了自己的第一个对手——上天龙。
  上天龙究竟是谁,就别问了。我只知道,他是死在曹文诏手下的第一个首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