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2 / 3)
“好吧,你先说说情况。”
既然病人拒绝交流,陈芙蓉也没办法,只好探身将柜面上的登记簿和圆珠笔拿了过来,准备待会儿随时做好记录。
她和周祈的相识纯属偶然,那时她还没从精神科离职,有一天院长忽然神色紧张地走进诊室,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待会儿会来一个很重要的病人,让她好好招待。当时她就估计大概是什么政府官员要过来咨询一些难以启齿的事儿,心里还有点不以为然,没想到推开门的却是一个很年轻的女生。
而且张口第一句就是:“医生你好,我是来做自杀倾向评估的,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帮我写上有,且十分严重。”
陈芙蓉:“……”
这女生就是周祈,那时听到她这么说,陈芙蓉还以为这是个吃饱了没事干想从她这儿拿着假证明去糊弄别人的纨绔富二代,但最后还是给出了中度自杀倾向的结论,所以后来周祈又去她那儿做了几次精神治疗,两人也就这么认识了。
不过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周祈其实也挺棘手的。
陈芙蓉在心里默默摇头。
回忆着宋冉断断续续向她描述的那些情况,周祈整理了一下语言。
“陈医生,我和你说的这个病人是我新认识的一个朋友,她母亲那边的族系貌似有精神病家族史,然后我的这个朋友在十五岁的时候发病了,就被家里人强行送去接受了不正规的心理治疗,并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以至于现在无法与别人形成正常的亲密关系,并且因为这件事,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感情生活。你有什么办法吗?”
“具体是怎样的家族史?第一次发病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还有不正规的心理治疗又是经历了什么?周祈,你说的这段话里让我根本找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陈芙蓉有点抱怨,光是从这含糊至极的表达中,她就能感到病人对阐述自己病情的强烈排斥。
回应她的却是一段空白,大概是周祈在将刚刚听到的话转述给病人。
陈芙蓉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几分钟后,周祈的声音再次响起:“陈医生,我朋友问你有没有能镇静和治精神分裂的药,她说她以前一直在吃一种药,但那个药似乎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她希望换一个,之前那个药的名字是——”
她结结巴巴地用德语报了几个单词,好巧不巧,在很久以前参加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会上,陈芙蓉正好听过这个药名。
“这个药确实有镇静和治疗精神分裂的作用,但因为容易诱发躁狂症早就被淘汰了,我们现在都倾向于用二代的新药,你当时到底是在哪里进行治疗,他们怎么会给你吃这个药?”
知道病人就在周祈身边,陈芙蓉索性直接对着病人开始询问,这也是一种策略,如果病人下意识回答了提问,那她就可以进一步诱导,让她和自己交流。
然而宋冉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她并不是真的需要心理治疗,宋冉想得很简单,她只需要一种简单粗暴的、可以在她需要时暂时将她控制住的手段。
周祈看出她的意思,开口打了个圆场。
“都说了是不正规的治疗嘛,这个先不管,陈医生,有什么药推荐吗?急用,回头我给你送锦旗。”
“……那还是算了,”之前周祈让人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沿街放鞭炮来送锦旗的场景让陈芙蓉至今都心有余悸,“不过精神类的药有很多种,如果你不想和我谈具体情况的话,那至少要把详细的症状告诉我。”
周祈开的是免提,闻言,她转头看向宋冉,并向她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目光。
过往的经历让宋冉对所有的心理医生都没什么好感,哪怕是现在这个语气温和、耐心十足的陈医生,如果可以,她甚至都不愿意打这个电话,但周祈说怕转述错了耽误治疗,她这才勉强留了下来。
公园里静悄悄的,附近只有她们两人,除了对面的陈医生,不会再有第四个人听到正在这里发生的对话。
也可能是今天的天气太好,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将她阴暗残破的心也吹得暖洋洋的,犹豫许久,宋冉轻轻呼出一口气。
“恶心,冒冷汗,手脚发抖,心率加快,呼吸过速,更严重的时候会有眩晕,和……幻听。”
“幻听的内容是什么?”
难得宋冉愿意主动开口,陈芙蓉趁热打铁,但宋冉立刻警惕地将嘴紧紧闭上了。
好吧,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患者,轻轻摇了摇头,陈芙蓉快速地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凝神思考了一会儿后,她开口道:“周祈,我待会儿会把电子处方发给你,但是记住了,绝对不要私自停药或者更改剂量。” ↑返回顶部↑
既然病人拒绝交流,陈芙蓉也没办法,只好探身将柜面上的登记簿和圆珠笔拿了过来,准备待会儿随时做好记录。
她和周祈的相识纯属偶然,那时她还没从精神科离职,有一天院长忽然神色紧张地走进诊室,千叮咛万嘱咐地说待会儿会来一个很重要的病人,让她好好招待。当时她就估计大概是什么政府官员要过来咨询一些难以启齿的事儿,心里还有点不以为然,没想到推开门的却是一个很年轻的女生。
而且张口第一句就是:“医生你好,我是来做自杀倾向评估的,如果可以的话,希望你能帮我写上有,且十分严重。”
陈芙蓉:“……”
这女生就是周祈,那时听到她这么说,陈芙蓉还以为这是个吃饱了没事干想从她这儿拿着假证明去糊弄别人的纨绔富二代,但最后还是给出了中度自杀倾向的结论,所以后来周祈又去她那儿做了几次精神治疗,两人也就这么认识了。
不过从医生的角度来看,周祈其实也挺棘手的。
陈芙蓉在心里默默摇头。
回忆着宋冉断断续续向她描述的那些情况,周祈整理了一下语言。
“陈医生,我和你说的这个病人是我新认识的一个朋友,她母亲那边的族系貌似有精神病家族史,然后我的这个朋友在十五岁的时候发病了,就被家里人强行送去接受了不正规的心理治疗,并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以至于现在无法与别人形成正常的亲密关系,并且因为这件事,极大地影响了她的感情生活。你有什么办法吗?”
“具体是怎样的家族史?第一次发病的具体情况又是怎样的?还有不正规的心理治疗又是经历了什么?周祈,你说的这段话里让我根本找不到多少有用的信息。”
陈芙蓉有点抱怨,光是从这含糊至极的表达中,她就能感到病人对阐述自己病情的强烈排斥。
回应她的却是一段空白,大概是周祈在将刚刚听到的话转述给病人。
陈芙蓉耐心地等了一会儿,几分钟后,周祈的声音再次响起:“陈医生,我朋友问你有没有能镇静和治精神分裂的药,她说她以前一直在吃一种药,但那个药似乎会影响人的记忆力,她希望换一个,之前那个药的名字是——”
她结结巴巴地用德语报了几个单词,好巧不巧,在很久以前参加的一次国际学术会议交流会上,陈芙蓉正好听过这个药名。
“这个药确实有镇静和治疗精神分裂的作用,但因为容易诱发躁狂症早就被淘汰了,我们现在都倾向于用二代的新药,你当时到底是在哪里进行治疗,他们怎么会给你吃这个药?”
知道病人就在周祈身边,陈芙蓉索性直接对着病人开始询问,这也是一种策略,如果病人下意识回答了提问,那她就可以进一步诱导,让她和自己交流。
然而宋冉只是沉默着摇了摇头。
她并不是真的需要心理治疗,宋冉想得很简单,她只需要一种简单粗暴的、可以在她需要时暂时将她控制住的手段。
周祈看出她的意思,开口打了个圆场。
“都说了是不正规的治疗嘛,这个先不管,陈医生,有什么药推荐吗?急用,回头我给你送锦旗。”
“……那还是算了,”之前周祈让人又是敲锣打鼓又是沿街放鞭炮来送锦旗的场景让陈芙蓉至今都心有余悸,“不过精神类的药有很多种,如果你不想和我谈具体情况的话,那至少要把详细的症状告诉我。”
周祈开的是免提,闻言,她转头看向宋冉,并向她投去了一个询问的目光。
过往的经历让宋冉对所有的心理医生都没什么好感,哪怕是现在这个语气温和、耐心十足的陈医生,如果可以,她甚至都不愿意打这个电话,但周祈说怕转述错了耽误治疗,她这才勉强留了下来。
公园里静悄悄的,附近只有她们两人,除了对面的陈医生,不会再有第四个人听到正在这里发生的对话。
也可能是今天的天气太好,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将她阴暗残破的心也吹得暖洋洋的,犹豫许久,宋冉轻轻呼出一口气。
“恶心,冒冷汗,手脚发抖,心率加快,呼吸过速,更严重的时候会有眩晕,和……幻听。”
“幻听的内容是什么?”
难得宋冉愿意主动开口,陈芙蓉趁热打铁,但宋冉立刻警惕地将嘴紧紧闭上了。
好吧,看来这确实是一个棘手的患者,轻轻摇了摇头,陈芙蓉快速地在本子上写下几个关键词,凝神思考了一会儿后,她开口道:“周祈,我待会儿会把电子处方发给你,但是记住了,绝对不要私自停药或者更改剂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