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2 / 3)
成之染将萧群玉草诏读罢,提笔悬在“蠲租布二年”五字上方,笔尖的墨滴将落未落。
萧群玉问道:“可有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成之染放下笔,堂外忽而传来纷杂脚步声。七嘴八舌的劝阻声中,那脚步越发近了。
她抬眸一看,太子成昭远裹挟着凉气步入堂中,腰间新铸的金带钩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水。
“阿姊当真要纵容那些叛民?”他劈头就问,“前两年河南平叛,可知折损了多少人马!”
成之染从座中起身,打量着对方呼吸未平的面容,道:“这些所谓的叛民,大多是乾宁年间为避苛政的流民。”她将左民尚书的章奏递给他,“昨日来报,仅彭城一地就有八百户携旧籍归乡,将近彭城户数的十分之一。”
“可这里面有多少人本就是劫贼余口,趁此机会反倒脱了奴籍!”成昭远不满地挥袖,浅金常服上的螭龙暗纹随动作时隐时现。
“此乃朝廷德政,何必为这些细枝末节斤斤计较?”成之染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成昭远试图反驳,忽而听当值女官隔着屏风轻唤:“殿下,交州来使到了,正在门外候见。”
成之染眸光微顿。她昨日阅看尚书省呈上的交州奏表,意外见到了故人名字,十年前岭南瘴林里的轻烟,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晃过。
她决定见他一面。
傅亭微只在官袍内穿了层夹袄,入宫这一路已冻得不轻。新换的皂靴沾满了雪粒,他用力跺了跺脚,雪粒便簌簌落下。领他前来的小吏以为他冷,往他怀里塞了个铜手炉。傅亭微赶忙称谢,抬眼却见方才进去通禀的女官出来了。
“太平公主正与太子议事,”面前的女官躬身一礼,道,“劳烦长史稍候。”
傅亭微点头称是,抱着手炉站在雪地里,细数堂前栽种的山茶花,忽而听得堂中传来隐约争执声。
门扉吱呀一声洞开,一个浅金色身影出现在堂前。傅亭微垂首,余光瞥见对方冷不丁驻足,靴尖碾碎阶前冻硬的冰渣。
成昭远看了傅亭微一眼,轻笑道:“交州那蛮荒之地……”
他目光忽而顿住。
傅亭微掀起眼皮,看清了年轻太子的面容,氤氲的怒气旋即化为惊疑。
竟是他昨日茶肆中见到的年轻郎君。
“太子慎言,”成之染徐徐步出,目光从二人之间扫过,道,“傅长史之父去岁刚平定边乱。”她走到傅亭微面前,眸中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让长史久候。”
傅亭微怔怔地望着她,她的容颜分明并没有改变许多,可与他说话的神情和气度,几乎让他认不出,面前的太平公主,竟是当年醉酒嬉闹的小将军。
成昭远在一旁冷笑一声,径自拂袖而去。
成之染将傅亭微请到堂中,瞥见他手指冻得肿胀,于是唤人将炭盆端来让他取暖。
银霜炭烧起来不见烟气,傅亭微仍旧觉得眸中酸涩,不错眼地盯着成之染,依稀从对方谈笑模样中,窥见十年前英姿明媚的模样。然而明净日光照亮她眼角细纹,岁月依旧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十年倥偬,戎马寒沙,他在万里之遥的龙编城,听闻的只言片语,难以将眼前人勾勒一二。
“听闻数年前我军北伐关中,令堂也配兵三千,让郎君到北方作为大军的后援。”成之染笑道。
傅亭微颔首,颇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交州的消息实在算不得灵通,我才走到广州时,关陇都已经平定,于是又折返交州,要不然,说不定早些时日能与殿下相见。”
成之染只是笑了笑。关陇战事惨烈,傅亭微不曾卷入其中,何尝不是件幸事。
傅亭微浑然不觉,眸中浮起一丝欣然,道:“沈将军他们,如今可还在金陵?”
他口中那位沈将军,无疑是当时的振武将军沈星桥了。成之染黯然垂眸,缓缓从案上奏表抚过,博山香炉里,柑橘的清苦气息在指尖弥漫。 ↑返回顶部↑
萧群玉问道:“可有不妥之处?”
“并无不妥。”成之染放下笔,堂外忽而传来纷杂脚步声。七嘴八舌的劝阻声中,那脚步越发近了。
她抬眸一看,太子成昭远裹挟着凉气步入堂中,腰间新铸的金带钩浮起一层薄薄的雾水。
“阿姊当真要纵容那些叛民?”他劈头就问,“前两年河南平叛,可知折损了多少人马!”
成之染从座中起身,打量着对方呼吸未平的面容,道:“这些所谓的叛民,大多是乾宁年间为避苛政的流民。”她将左民尚书的章奏递给他,“昨日来报,仅彭城一地就有八百户携旧籍归乡,将近彭城户数的十分之一。”
“可这里面有多少人本就是劫贼余口,趁此机会反倒脱了奴籍!”成昭远不满地挥袖,浅金常服上的螭龙暗纹随动作时隐时现。
“此乃朝廷德政,何必为这些细枝末节斤斤计较?”成之染瞥了他一眼,淡淡道。
成昭远试图反驳,忽而听当值女官隔着屏风轻唤:“殿下,交州来使到了,正在门外候见。”
成之染眸光微顿。她昨日阅看尚书省呈上的交州奏表,意外见到了故人名字,十年前岭南瘴林里的轻烟,走马灯似的从眼前晃过。
她决定见他一面。
傅亭微只在官袍内穿了层夹袄,入宫这一路已冻得不轻。新换的皂靴沾满了雪粒,他用力跺了跺脚,雪粒便簌簌落下。领他前来的小吏以为他冷,往他怀里塞了个铜手炉。傅亭微赶忙称谢,抬眼却见方才进去通禀的女官出来了。
“太平公主正与太子议事,”面前的女官躬身一礼,道,“劳烦长史稍候。”
傅亭微点头称是,抱着手炉站在雪地里,细数堂前栽种的山茶花,忽而听得堂中传来隐约争执声。
门扉吱呀一声洞开,一个浅金色身影出现在堂前。傅亭微垂首,余光瞥见对方冷不丁驻足,靴尖碾碎阶前冻硬的冰渣。
成昭远看了傅亭微一眼,轻笑道:“交州那蛮荒之地……”
他目光忽而顿住。
傅亭微掀起眼皮,看清了年轻太子的面容,氤氲的怒气旋即化为惊疑。
竟是他昨日茶肆中见到的年轻郎君。
“太子慎言,”成之染徐徐步出,目光从二人之间扫过,道,“傅长史之父去岁刚平定边乱。”她走到傅亭微面前,眸中露出一丝浅淡的笑意:“让长史久候。”
傅亭微怔怔地望着她,她的容颜分明并没有改变许多,可与他说话的神情和气度,几乎让他认不出,面前的太平公主,竟是当年醉酒嬉闹的小将军。
成昭远在一旁冷笑一声,径自拂袖而去。
成之染将傅亭微请到堂中,瞥见他手指冻得肿胀,于是唤人将炭盆端来让他取暖。
银霜炭烧起来不见烟气,傅亭微仍旧觉得眸中酸涩,不错眼地盯着成之染,依稀从对方谈笑模样中,窥见十年前英姿明媚的模样。然而明净日光照亮她眼角细纹,岁月依旧在她的脸上留下了痕迹。
十年倥偬,戎马寒沙,他在万里之遥的龙编城,听闻的只言片语,难以将眼前人勾勒一二。
“听闻数年前我军北伐关中,令堂也配兵三千,让郎君到北方作为大军的后援。”成之染笑道。
傅亭微颔首,颇有些不好意思:“只是交州的消息实在算不得灵通,我才走到广州时,关陇都已经平定,于是又折返交州,要不然,说不定早些时日能与殿下相见。”
成之染只是笑了笑。关陇战事惨烈,傅亭微不曾卷入其中,何尝不是件幸事。
傅亭微浑然不觉,眸中浮起一丝欣然,道:“沈将军他们,如今可还在金陵?”
他口中那位沈将军,无疑是当时的振武将军沈星桥了。成之染黯然垂眸,缓缓从案上奏表抚过,博山香炉里,柑橘的清苦气息在指尖弥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