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3 / 3)
最难的反而是工人,纺织工人一般是女子,但是江南民风相对开放,愿意让家中女眷出门上工的人家都不多,更不用说京城了。
这也是京城纺织一直赶不上江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宝钗又不能许以重金,以利诱之,那就与她压低成本的本意不符了。
但薛虯并不担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没几个人会在意什么礼节,田野上多的是抛头露面劳作的女人。
宝钗的作坊能给发月钱,便会有贫寒人家的女子愿意做工,她永远不需要担心没有工人。
若当真有那么一天,便说明百姓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这自然又是好事一件。
既然下定决心,宝钗很快准备起来,事情一项项安排下去,燕郡王也派了人一路帮忙,几个月功夫,第一批低价棉线和麻线就出厂了,此乃后话。
眼下朝中最热闹的事,便是甄家被人弹劾。
一次非常普通的早朝,因为没什么大事,很快便议事完毕,正要退朝各回各的衙门,一位御史突然站出来,弹劾甄家某位旁支官员贪污受贿。
众臣并不在意,弹劾之事常常会有,只是今日被弹劾之人有些敏感罢了。
但即便在太上皇当政时期,甄家也没少被弹劾。
众所周知:御史头铁。
别人不敢肯的硬骨头,他们无所畏惧!反正大庆律明文规定御史不以言获罪,没人能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要是碰上个昏君,或者格外独断专行的君主,御史也没有办法,但太上皇他不是啊!
他虽然后期庸碌了些,但整体上还是个英明决断的君主,且对自己的名声也很在意,并不想落个暴君之名,故而对御史还算客气,至少没有因为爱妃家族被冒犯而动怒过。 ↑返回顶部↑
这也是京城纺织一直赶不上江南的一个重要原因。
宝钗又不能许以重金,以利诱之,那就与她压低成本的本意不符了。
但薛虯并不担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①,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没几个人会在意什么礼节,田野上多的是抛头露面劳作的女人。
宝钗的作坊能给发月钱,便会有贫寒人家的女子愿意做工,她永远不需要担心没有工人。
若当真有那么一天,便说明百姓都过上了相对富足的生活,这自然又是好事一件。
既然下定决心,宝钗很快准备起来,事情一项项安排下去,燕郡王也派了人一路帮忙,几个月功夫,第一批低价棉线和麻线就出厂了,此乃后话。
眼下朝中最热闹的事,便是甄家被人弹劾。
一次非常普通的早朝,因为没什么大事,很快便议事完毕,正要退朝各回各的衙门,一位御史突然站出来,弹劾甄家某位旁支官员贪污受贿。
众臣并不在意,弹劾之事常常会有,只是今日被弹劾之人有些敏感罢了。
但即便在太上皇当政时期,甄家也没少被弹劾。
众所周知:御史头铁。
别人不敢肯的硬骨头,他们无所畏惧!反正大庆律明文规定御史不以言获罪,没人能拿他们怎么样。
当然,要是碰上个昏君,或者格外独断专行的君主,御史也没有办法,但太上皇他不是啊!
他虽然后期庸碌了些,但整体上还是个英明决断的君主,且对自己的名声也很在意,并不想落个暴君之名,故而对御史还算客气,至少没有因为爱妃家族被冒犯而动怒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