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收集各种不好买的、贵重的东西也是他一大爱好,当初便是缠着薛虯买玻璃器,两人才有了交集,如今听说有千里眼,他自然又开始蠢蠢欲动。
  想到若能拥有一只千里眼,旁人将会有多么羡慕,靳就爽得头皮发麻。
  他紧张又期待地看向薛虯,既期待知道千里眼的消息,又害怕那商人走了或是卖完了,自己买不到。
  好在薛虯没有让他失望,淡声道:“千里眼可不便宜,你能出多少钱?”
  靳连用扇子轻敲手心,千里眼这种东西有价无市,能买到就不错,哪里还有他挑拣的余地?笑道:“这便要看卖家要多少了,只要别太过分,我绝不还价!”
  薛虯应了一声,只说让他等着,便上了马车。
  靳连看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结合前头那玻璃的事,该不会这千里眼也是薛虯自己制出来的吧?
  靳连猜得不错,这两个千里眼就是薛虯命人造出来的。
  要制作千里眼并不容易,首先便是镜筒。
  千里眼的镜筒绝不是简单的、用来固定镜片的管子那么简单,还要通过精细的结构吸收杂散光、校准光轴等,保持光路的稳定。
  好在中原从来不缺能工巧匠,更不缺匠人精神,在西洋千里眼的基础上,要拆解并仿制便简单许多。薛虯手上正好有个千里眼,是薛父当初从西洋人处买来的,便扔给底下人研究去了。
  这叫底下那些匠人提心吊胆,唯恐拆开了装不回去,糟蹋这稀罕玩意儿,也怕自己琢磨不出来,辜负了主家的看重。
  但薛虯实则并不在意一个千里眼,叫人研究的目的,也是为了叫中原掌握这门技术。除了千里眼,他还同时叫别人研究其他东西,左不过是养几个人,费一点东西罢了,对薛虯来说不算什么。
  功夫不负有心人,用了小半年功夫,还真叫他们琢磨出来了千里眼的镜筒。
  只是镜片却不好弄。
  制作千里眼的镜片所用的光学玻璃与普通玻璃不同,需要高透明度、低杂质,对折射率等光学特质也有要求。因此在原料配比、制造方式上都有差异。即便如今大庆的玻璃已经足够透明,也不能替代光学玻璃。
  但大庆并没有制作光学玻璃的技术,薛虯在那个梦里也不曾在这方面留心,只能派人尝试烧制,还找了两个西洋人做指导。但截止到现在,虽然有些进展,但依旧没有成功。
  这两个千里眼镜片所用的光学玻璃还是薛虯从西洋人手里买来的。
  在此之前,薛虯并没有想过卖千里眼,但靳连提出想买,他思考过后觉得未为不可。
  光学玻璃做不出来,薛虯也不想一直给西洋人送钱,但可以用水晶代替,虽然效果差了些,但平时用着玩足够了。
  只是千里眼毕竟是战略物资的一种,能不能做这个买卖还要皇帝说了算。
  第123章 第123章商议政策
  皇帝没有答应卖千里眼。
  有薛家的支持、有玻璃在先,他现在没有那么缺钱,比起卖千里眼可能带来的金钱利益,他更担心此物会落到外敌手里,对边疆的战事不利。
  虽说按照薛虯的意思,可以用水晶替代那什么光学玻璃,做出来的千里眼效果比现有的千里眼差许多。
  买卖时再谨慎一些,一来控制数量,只走高精尖路线,既能赚钱又不会泛滥,二来给每架千里眼编上号,不定时追踪它们的踪迹,如此便没什么大碍了。
  但皇帝依旧不愿意。
  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很多时候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皇帝不愿给敌人增加一点点优势,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点差距影响最后的成败呢?
  当然,皇帝心里也清楚,西洋人可以来大庆,自然也可以去其他国家,只怕敌人手里也有千里眼,但有几个和有许多是不一样的,每多一个敌人拥有千里眼,对大庆的军队便多一份危险。
  所以皇帝难得否决了薛虯的建议。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