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清朝当皇帝 第841节(2 / 2)
大英帝国将走向何方?丘吉尔不得不开始思索,要挽留帝国骄傲的余晖,只有依靠帝国的传统,依靠英国人民坚忍不拔的性格,是的,是的,这是大英帝国唯一可以依靠的。
看到伍廷芳起身,斯大林和丘吉尔也从座位上站起来,尼克松上前两步同伍廷芳握了握手然后说道:“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明天上午,我会安排人来接先生前往白宫列席我们的会议。我想先生您的一些忠告或许可以让国会的议员们变得现实一些。而我呢,也更容易说服他们。”
“总统先生,列席会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溥德殿下出席这次会议。”伍廷芳松开手笑眯眯的说道。“作为曾经直接参与到这场战争的人来说,他比我更有发言权。”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初到国会山
“什么?我?!”溥德大吃一惊,他下意识的伸手拽了拽伍廷芳的衣袖,同时说道:“我不行,我……”
溥德曾经在作战会议上发过言,也曾经面对着数万将士发表过慷慨激昂的演讲,但是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在美国的国会中,面对着那些整天争吵不休的“毛驴”、“大象”们说些什么。
“如果溥德殿下能够接受邀请的话,那自然是在好不过了。”不等溥德将反对的话说完,尼克松便抢先赞同道:“我想由您在国会为那些对目前的国际状况了无所知的人发表演讲的话,会对我们的合作起到很大作用的。”
“不错,我想如此意义重大的事情,殿下应该不会推脱吧?”斯大林抖动着腮帮子上的肥肉,不怀好意的笑道。
“这……”溥德犹豫着看了伍廷芳一眼,他想看看这位老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面对溥德的目光,伍廷芳笑而不语,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溥德却能够感觉到支持的意思,很显然这件事情是他提议的,他同样也是支持的。
“那好吧,我可以勉力一试。”溥德最终点头说道:“不过我这个人才能有限,不会做那些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我只能如实的将我所知道的情况说出来,至于说效果那就要看情况了。如果总统先生不怕我把事情搞砸的话,那我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哦?”尼克松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按照他所设想的方案,明天在国会的演说,是有很重要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那些国会议员们对中国的好感。
不过即便如此,在国会中仍旧有一批议员对中国持疑虑态度,这部分议员主要来自南部、中部的各州,这些州基本上延续了南北战争之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故此他们看不到中美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所以仍旧对中国持批评态度。
尼克松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通过某些方式来让这些人认识到中美战争对于改善美国经济的积极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依靠中国才能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
而要做到这一点,溥德的演讲就必须要充分的显现出帝国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强盛,必须要让那些议员们明白,如果美国仍然坚持与中国的敌对态度,那么美国自由经济的复兴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泡影。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可以算作是一种恫吓,让那些害怕还幻想美国是最民主最强大的国家的议员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过分的恫吓,在很多时候也会起到反效果,所以从这方面讲溥德就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他的演讲既要让那些议员们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又不能过分的刺激他们对中国人的实力产生恐慌,而对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所谓演讲的艺术。
“总统先生不必担心。”伍廷芳能够明白尼克松的担忧,他用一句话打消了这位墙头草总统的顾虑:“须知我们的殿下是帝国的大儒家,除了力争战场的胜利之外,还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翻译很快将这句话告诉了尼克松,尼克松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笑了笑,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陪丘吉尔和斯大林告辞离去。
国会山是一座高不过为八十三英尺的土丘,其位置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位置,但是由于该部分街区汇集了美国全美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机构,所以长期以来都是引人关注的焦点地区,而美国联邦政府最高的立法机构——国会大厦就位于这座山的山顶上。
↑返回顶部↑
看到伍廷芳起身,斯大林和丘吉尔也从座位上站起来,尼克松上前两步同伍廷芳握了握手然后说道:“今天时间已经不早了,我们就不打扰先生休息了。明天上午,我会安排人来接先生前往白宫列席我们的会议。我想先生您的一些忠告或许可以让国会的议员们变得现实一些。而我呢,也更容易说服他们。”
“总统先生,列席会议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如果我是你,我会选择溥德殿下出席这次会议。”伍廷芳松开手笑眯眯的说道。“作为曾经直接参与到这场战争的人来说,他比我更有发言权。”
谁主沉浮:第三次世界大战(收关卷)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初到国会山
“什么?我?!”溥德大吃一惊,他下意识的伸手拽了拽伍廷芳的衣袖,同时说道:“我不行,我……”
溥德曾经在作战会议上发过言,也曾经面对着数万将士发表过慷慨激昂的演讲,但是他却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能够在美国的国会中,面对着那些整天争吵不休的“毛驴”、“大象”们说些什么。
“如果溥德殿下能够接受邀请的话,那自然是在好不过了。”不等溥德将反对的话说完,尼克松便抢先赞同道:“我想由您在国会为那些对目前的国际状况了无所知的人发表演讲的话,会对我们的合作起到很大作用的。”
“不错,我想如此意义重大的事情,殿下应该不会推脱吧?”斯大林抖动着腮帮子上的肥肉,不怀好意的笑道。
“这……”溥德犹豫着看了伍廷芳一眼,他想看看这位老头究竟是怎么想的。
面对溥德的目光,伍廷芳笑而不语,但是从他的眼神里,溥德却能够感觉到支持的意思,很显然这件事情是他提议的,他同样也是支持的。
“那好吧,我可以勉力一试。”溥德最终点头说道:“不过我这个人才能有限,不会做那些慷慨激昂、令人热血沸腾的演讲,我只能如实的将我所知道的情况说出来,至于说效果那就要看情况了。如果总统先生不怕我把事情搞砸的话,那我就没有什么问题了。”
“哦?”尼克松微微一愣,他没想到对方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按照他所设想的方案,明天在国会的演说,是有很重要的目的性的,而这个目的自然就是为了进一步加强那些国会议员们对中国的好感。
不过即便如此,在国会中仍旧有一批议员对中国持疑虑态度,这部分议员主要来自南部、中部的各州,这些州基本上延续了南北战争之前的经济模式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故此他们看不到中美战争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所以仍旧对中国持批评态度。
尼克松现在所需要的就是,通过某些方式来让这些人认识到中美战争对于改善美国经济的积极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只有依靠中国才能实现美国经济的复兴。
而要做到这一点,溥德的演讲就必须要充分的显现出帝国军力和经济实力的强盛,必须要让那些议员们明白,如果美国仍然坚持与中国的敌对态度,那么美国自由经济的复兴将成为一个永远无法实现的泡影。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可以算作是一种恫吓,让那些害怕还幻想美国是最民主最强大的国家的议员们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过过分的恫吓,在很多时候也会起到反效果,所以从这方面讲溥德就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他的演讲既要让那些议员们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又不能过分的刺激他们对中国人的实力产生恐慌,而对这个度的把握就是所谓演讲的艺术。
“总统先生不必担心。”伍廷芳能够明白尼克松的担忧,他用一句话打消了这位墙头草总统的顾虑:“须知我们的殿下是帝国的大儒家,除了力争战场的胜利之外,还知道什么叫做适可而止。”
翻译很快将这句话告诉了尼克松,尼克松立刻明白了其中的含义,他笑了笑,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缠,转而陪丘吉尔和斯大林告辞离去。
国会山是一座高不过为八十三英尺的土丘,其位置并不在华盛顿特区的中心位置,但是由于该部分街区汇集了美国全美几乎所有重要的政治机构,所以长期以来都是引人关注的焦点地区,而美国联邦政府最高的立法机构——国会大厦就位于这座山的山顶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