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章(1 / 3)
叶子皓每次看见他都要嫌弃地催道:“怎么整得好像你没赚到钱似的?今年的订单不要了么?”
东方昕宇则翻白眼鄙视地回他:“订金十万两,这最后一笔立刻就付。”
原来,叶子皓提过今年的订金是一百万两,而非去年的十万两,结果东方昕宇就压着最后的两百万两不给,跟他谈条件。
如此往来几个回合,最后还是谈到了五十万两订金,而东方昕宇也答应三之内把订金和最后欠款都付了。
之后就按去年的方式一样结算。
只不过今年多了二十万斤酒,总价是一千四百万两。
因而,在预付了五十万两的前提下,年前就要付到三百五十万两,剩下的一千万两整,则在明年分五次付清。
达成这个共识之后,东方昕宇付钱就干脆多了,而叶子皓也守信地让东方昕宇写了六张欠款凭据。
每次付完钱就换回一张凭据。
东方昕宇看着叶子皓一副公事公办、在商言商的架势,忍不住抱怨地问:“你们对北苍那位也是这么做的?”
一句话让叶子皓表情僵了僵,没有脾气。
第1679章 太子的真实想法
他敢说吗?
舅兄那里从来只拖货,给钱从来不积极,他还不敢讨债啊。
在知道舅兄是个皇帝之前,他还敢正面杠,那年京城东门外,在发现舅兄的真实身份后,他可不敢冒险。
万一舅兄发了狠,把凰儿带回北苍,后果就严重了。还好这舅兄是个疼妹妹的,一切以妹妹的决定为重,这些年来没少操心照顾。
为此,就算是欠着债务,他也不会斤斤计较,反正手里也不缺钱。
反而觉得把钱留一部分在北苍,会更安全。
若是以前或许别人不知这笔买卖有多赚,去年祁王世子赚到了,在皇室应该不会成为秘密,因而,大家也会粗略算得到他的利益。
就算知道是合伙买卖,到他手中也不会少,因而,一个家底这般丰厚的新晋朝官,会是好事吗?
若非有皇室那层关系罩着,怕是那些势力早就将他生吞活剥了。
说不定皇上将他当作后备国库呢,只不过暂时还用不上他而已。
当然这个念头只在心底深处转过,他可不敢说出来,便是对凰儿也不敢说。
七月下旬,各国使团已在往东黎路上,过不了几日就能到京城。
京城也没闲着,都知道今年八月喜事连连,皇上禅位、太子登基,新帝的第一个中秋同庆,紧接着便是新帝三十四岁生辰。
这也是皇上当初要安排在八月中旬传位给太子的原因,三喜临门,接着便选妃充实新帝后宫。
只不过太子早已决定,他有父皇撑着的江山,根本没有所谓有根基不稳这种事儿。
因而也无需为了权衡什么利害关系而在权门世族中挑选贵女。
就算要挑,也是以后有需要、有想法时,而不是为了立刻达到某种目的而去选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