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1 / 4)
路基铺得讲究,分铺两层,土下有碎石,夯实后平整又坚固,渗水也很好。
修路时两侧特意做了倾斜,若有积水就会流向两侧沟渠,所以,即便是连夜暴雨,道路上也没什么水坑。
此道本来是芙蓉巷专供来往客人走的,但后来经常会有急着赶路的行人偷偷走这条路,芙蓉巷索性也就不再阻拦。
单就这一点来看,芙蓉巷还是慷慨的,愿意为那些交困至极的人提供一些便利。
三年前,宵禁时这条路已经彻底不再拦人了。
所以,即便已经丑时,邱少隐也可以抄近道,经由芙蓉道回邱府,骑马最多只需两刻。
无奇迅速离开。
姜宴清走到近前,对那老妇说:“本官念及邱主簿颜面,未曾带衙役前来,你拦在此处,是想和主家一同到衙门受审么。”
那老妇抓着门的手指紧了紧,随后往里看了一眼,迟疑了一会儿将门打开。
第三十八章
沈缨侧身让开,跟着姜宴清进入门内。
院子收拾得干净整洁,虽小但设计得极为精巧。
路过一个花坛时,沈缨还看了一眼。
花坛里面有十几种名贵花种,都伺候的很好,正值盛放之际。
靠近厢房的地方挂着一条绳索,上面挂着一些衣物,材质皆是上等绸缎,样式和花纹也是长安洛阳那边最新样子,依据尺寸判断,应该就是那位小公子的。
此外,院内种着两棵粗壮的桂树。
树下摆着石案石凳,石案被刻成棋盘,上面还放着黑白棋子。
棋子光滑圆润,是上好的玉石所制。
棋盘上还摆着一副残局,像是有人刚刚对弈到了一半,而匆匆离开。
旁侧有一竹架,上面晾晒着一些书籍。
沈缨和姜宴清上前翻看了几本,竟是罕见的古籍抄本,抄本上有两处不同笔迹的批注。
一个沉稳老练、一个稍显稚嫩、笔迹秀丽。
老练者笔迹是邱主簿的,而那秀丽工整的应该就属于这里的小公子了。
沈缨环顾一圈,看到东厢有间屋子。
屋前种了些花草,有一棵海棠树。
从半开的窗户望过去,能看到一排排书架,书案上铺着纸张书本,还有一尊香炉。
书房门向外锁着。
沈缨路过那屋子时停了下来,往近走了几步,从窗户向内看去。
她先闻到一股熏香,是专门用来提神醒脑的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