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陛下的名字不就在榜单里吗?第……”
  另一个人从人群里探出头来,刚出声,就被另一个老人打断,“小兄弟慎言!陛下参与科举,想必考官们也知道,那么这名次……”
  老人面色神秘,似乎握有什么旁人不知晓的秘密,引得众人纷纷聚拢过来,七嘴八舌地问:
  “老先生的意思是,陛下的名次,可能掺了水?”
  “你想想,如果你是考官,会让陛下中举吗?”
  众人陷入沉思。
  给皇帝的试卷评分,是一门举重若轻的活儿,轻不得重不得,既不能让皇帝排名太靠前而有谄媚、招揽风头的嫌疑,也不能让皇帝的排名太靠后,驳了天子的面子。
  一阵沉默过后,大家脸上都是一副“你懂我也懂”的表情,正要散开,突然有个人冷冷出声:
  “这次科举虽未誊抄试卷,但皆为糊名批阅,陛下刚继位,笔迹文风又怎么会被考官知晓?这名次,未必是假的。”
  此话一出,立刻有人附和道:“也对。况且我看城楼上贴着的策论和诗文,文笔绝佳,确实配得上第四的名次,要是让我写,我绝写不出这样的文章来!”
  众人便往张贴试卷的位置纷纷挪动,更有好事者,将她的策论一字一句,原原本本地念了一遍。
  “写的也不咋地呀……”以为身穿灰色长衫的老者歪着头,捋了捋灰白的胡子,摇了摇头,“俺觉得这都写得太细节了,根本就没有整体的主题,行文节奏也……”
  那位老者是长安城长住的举子,考了大半辈子的科举都未中举,这一次,似乎也不在榜单之内。
  他叹息一声,古铜色的皱纹在阳光映照下光滑得发亮:“陛下占了这个名次,那就意味着中举的学子少了一位,也不知是谁这么倒霉……”
  此话一出,学子们的脸色纷纷都变了。
  “是啊!陛下占了一个名次,那就意味着,录取的人少了一个!”
  “万一这个人是我……”
  一个年轻人皱着眉开口,语气充满责怪和惋惜。
  大家也纷纷开始扼腕长叹,似乎都觉得这第五十一名是自己。
  李昭宁站在远处茶楼上,一身青衣,负手而立,静静地看着学子们,神色复杂。
  她从参与科举的那一刻开始,便想到了今日,自己的诗文会被拿出来被反复观摩、批评,她虽然不太在意那些虚名,但落得被人指摘的下场,也是她没有想到的。
  她并不是没有想到自己在名次上占位的事,只是第五十一名的试卷……
  昨晚,李昭宁看到那张试卷的时候,上面的名字很熟悉:段清。
  这是工部尚书段朗的弟弟。
  李昭宁听白居简说过,这个段清是京城有名的纨绔子弟,凡是风花雪月、花柳繁华之所,就没有他没去过的,诗文也写得一般,平平淡淡,既无亮点,也不算太差。
  这样的人,要中举,或许得费一番功夫,但这张写着段清名字的考卷上的文章,虽然竭力地模仿他的笔迹和行文习惯,但文章中的家国之思、肺腑之情,是他绝不可能有的,而工整的对偶、华丽的用词,也绝对不是他能写得出来的。
  李昭宁与裴砚商议过后,决定先按下不表,待查清楚真相,再为真正的第五十一名考生补上名次。
  但她没想到,她一时疏忽,竟成为了考生们对她失望的缘由。
  李昭宁心内烦闷,不想再看,正欲转身下楼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缓缓从学子们身后走来,手里拿着一张卷起来的纸卷,步履翩翩。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