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2 / 3)
“周兄,谁的信啊?”同一个学舍的学生看着周谨言眼中的温柔搓了搓手臂。
“……家里人。”周谨言小心收起信纸信封,这可是这辈子妻子给他写的第一封信,要好好保存。
“哦。”家里人?那有必要表情这么……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媳妇……诶?不会是周兄的那位未婚妻吧?
舍友突然就理解了。
周谨言没理会舍友,他现在出于一个惊喜的状态。
妻子居然还会写匿名信?他家星回真是太能干了!
……所以,星回为什么会写匿名信提醒他呢?
难道……
周谨言压下心中因为猜测而冒出来的狂喜,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不着急,星回那边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他也让表弟给他悄悄盯着,万一有什么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乡试在即,他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上辈子究竟是谁毁了他的右手断了他的仕途。
他曾怀疑过,断他仕途的和后来追杀他们一家的是不是同一拨人,但比起后来那一拨对他们的穷追不舍赶尽杀绝,断他仕途的那人似乎就是单纯不让他走科举,并没有要他命的意思。
更像是他在仕途上碍了别人的路,人家抬脚一脚踢开了他,而不是什么不死不休的恩怨。
事实上,上辈子他们一家子辗转逃命两三年,他最后都不知道要杀他一家子的究竟是什么人。
但若单纯只是嫌弃他挡路,想要毁他前程的人,他倒是能列出几个可疑的对象,特别是县令之子袁禄。
事实上他重生归来已经不怎么记得这个人了,但是回来短短数日这人已经数次针对他,偏偏别人似乎察觉不到,看着风光霁月实则心胸狭窄,就如星回所形容的那样,是一朵黑心白莲花。
“周兄,听闻汀岚书社新出了一种笔,十分好上手,愚弟正要前去一观,周兄一同否?”一个比周谨言略涨几岁的青年男子从不远处招呼周谨言。
“是张裕鑫张学长。”舍友用手臂戳了戳周谨言,“那我先回了。”
“嗯。”周谨言微笑着点头,然后和舍友道别。
“张学长。”周谨言抬手问候张裕鑫,这位将会在此次乡试中榜上有名,两年后回到嘉城做了县令,虽然里头不乏得益于妻族的原因,但张裕鑫也确实是个能耐人。
而且他还对他有恩惠,他上辈子从伤痛中醒神后,第一份活计就是他给的。
尽管这个活计让他很是体验了一番人心冷暖,但这些不过人之常情,他的恩情他记得。
两人气氛和谐的攀谈了一会儿,周谨言跟着张裕鑫来到汀岚书社,等到那所谓麒麟笔拿到手里,周谨言才猛然想起一件事情。
当年乡试的时候不单单他出事了,还有一位也出事了,据说是因为利用毛笔作弊夹带小抄,好巧不巧正是他现在手中的拿的这种麒麟笔,只是那时候他沉浸在仕途被毁的绝望中,所以对外界的消息并没有太注意。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在周谨言发现自己的麒麟笔中有现成的小抄的时候,院试也考完了,正赶上放榜。
不夸张的说,整个老君村都在关注着这俩哥们,老君家更是一个个急得嘴角长泡了,好在结果是好的,大房两位堂哥,君叔耀和君季祖双双榜上有名,尽管名次比较靠后,但是二十来岁的秀才也绝对是青年才俊了。
和两位堂哥考中秀才一起传来的,还有三堂哥被省城教谕看中要将幼女下嫁的消息。
别说老君家,就是整个老君村都沸腾了。
千盼万盼将两位堂哥盼了回来,流水席一连摆了三天,随后整个老君家所有的姑娘小子都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媒婆们几乎要将老君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老君家是真的要起飞了。
但在诸多好消息中,一条噩耗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老君家头上,在深秋里狠狠哆嗦了一下。 ↑返回顶部↑
“……家里人。”周谨言小心收起信纸信封,这可是这辈子妻子给他写的第一封信,要好好保存。
“哦。”家里人?那有必要表情这么……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媳妇……诶?不会是周兄的那位未婚妻吧?
舍友突然就理解了。
周谨言没理会舍友,他现在出于一个惊喜的状态。
妻子居然还会写匿名信?他家星回真是太能干了!
……所以,星回为什么会写匿名信提醒他呢?
难道……
周谨言压下心中因为猜测而冒出来的狂喜,深吸一口气后缓缓吐出:不着急,星回那边暂时不会出什么大事,他也让表弟给他悄悄盯着,万一有什么他也能第一时间知道。
乡试在即,他现在最要紧的,是搞清楚上辈子究竟是谁毁了他的右手断了他的仕途。
他曾怀疑过,断他仕途的和后来追杀他们一家的是不是同一拨人,但比起后来那一拨对他们的穷追不舍赶尽杀绝,断他仕途的那人似乎就是单纯不让他走科举,并没有要他命的意思。
更像是他在仕途上碍了别人的路,人家抬脚一脚踢开了他,而不是什么不死不休的恩怨。
事实上,上辈子他们一家子辗转逃命两三年,他最后都不知道要杀他一家子的究竟是什么人。
但若单纯只是嫌弃他挡路,想要毁他前程的人,他倒是能列出几个可疑的对象,特别是县令之子袁禄。
事实上他重生归来已经不怎么记得这个人了,但是回来短短数日这人已经数次针对他,偏偏别人似乎察觉不到,看着风光霁月实则心胸狭窄,就如星回所形容的那样,是一朵黑心白莲花。
“周兄,听闻汀岚书社新出了一种笔,十分好上手,愚弟正要前去一观,周兄一同否?”一个比周谨言略涨几岁的青年男子从不远处招呼周谨言。
“是张裕鑫张学长。”舍友用手臂戳了戳周谨言,“那我先回了。”
“嗯。”周谨言微笑着点头,然后和舍友道别。
“张学长。”周谨言抬手问候张裕鑫,这位将会在此次乡试中榜上有名,两年后回到嘉城做了县令,虽然里头不乏得益于妻族的原因,但张裕鑫也确实是个能耐人。
而且他还对他有恩惠,他上辈子从伤痛中醒神后,第一份活计就是他给的。
尽管这个活计让他很是体验了一番人心冷暖,但这些不过人之常情,他的恩情他记得。
两人气氛和谐的攀谈了一会儿,周谨言跟着张裕鑫来到汀岚书社,等到那所谓麒麟笔拿到手里,周谨言才猛然想起一件事情。
当年乡试的时候不单单他出事了,还有一位也出事了,据说是因为利用毛笔作弊夹带小抄,好巧不巧正是他现在手中的拿的这种麒麟笔,只是那时候他沉浸在仕途被毁的绝望中,所以对外界的消息并没有太注意。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在周谨言发现自己的麒麟笔中有现成的小抄的时候,院试也考完了,正赶上放榜。
不夸张的说,整个老君村都在关注着这俩哥们,老君家更是一个个急得嘴角长泡了,好在结果是好的,大房两位堂哥,君叔耀和君季祖双双榜上有名,尽管名次比较靠后,但是二十来岁的秀才也绝对是青年才俊了。
和两位堂哥考中秀才一起传来的,还有三堂哥被省城教谕看中要将幼女下嫁的消息。
别说老君家,就是整个老君村都沸腾了。
千盼万盼将两位堂哥盼了回来,流水席一连摆了三天,随后整个老君家所有的姑娘小子都变得炙手可热起来,媒婆们几乎要将老君家的门槛都踏破了。
老君家是真的要起飞了。
但在诸多好消息中,一条噩耗像一盆冷水浇在了老君家头上,在深秋里狠狠哆嗦了一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