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太子出来打圆场,“都是误会,周老他们在淮州经历太曲折,才会引起不必要误会。还好他们都没事,大家各自忙去,我还要去面见父皇。”
  太子都开口了,众人还是很给面子。就是大家都很好奇怎么了,毕竟周尚书的小厮说周尚书死了,还是被谢泊淮杀的,现在谢泊淮和周尚书都好好的,让人非常想知道。
  谢泊淮扫了众人一眼,跟着太子进宫去。
  周尚书折腾了一路,已经没了精气神,太子提议让周尚书坐轿辇,但周尚书不同意,“您都在走,老臣哪里敢坐轿辇。不过是走一些路,老臣可以的。”
  “是啊殿下,周尚书都能爬山跑路,从宫门口到仁政殿,不过是台阶多了一点,但比山路好走多了,您不用担心他。”谢泊淮冷不丁地嘲讽道。
  周尚书气得面红耳赤,“谢泊淮,你至于那么小心眼吗?”
  “至于,要不是你跑路,我会被冤枉吗?难道你没听说,皇上让人包围了谢府,这要是我妻儿被吓出个好歹,你让我怎么独活?”谢泊淮说这话时,前头的太子突然顿了顿,才继续往前走。
  他这话,可不是单单为了气周尚书。
  第188章 不是坏官
  周尚书心想谢泊淮是个最不要脸的,还不好意思独活,不过是为了气他罢了。
  这人忒不要脸,一张嘴讨厌得很。
  周尚书不搭理谢泊淮了,有人来扶,他也不让,就要自己走。
  一行人去了仁政殿,皇上早就望眼欲穿,听周尚书说了经过,这才知道是京城江家陷害了谢泊淮。
  “竟然那么曲折,还好朕也相信子谦。子谦你莫要怪朕,朕也是为了堵住京城人的悠悠众口,才会派人围着谢府,现在接触误会是最好的。这些日子,一应用品,都有送到谢府。”皇上贵为天子,却还是好言好语地给谢泊淮解释。
  谢泊淮作为臣子,很体贴地表示理解,“皇上的信任,便是微臣最感动的事。”
  “此番去淮州,你们辛苦了,既然事情弄清楚,朕会处置江家,你们先回去休息。”皇上并没有当着谢泊淮的面下处罚。
  周尚书却是个耿直的,“回皇上,江家胆大妄为。为了一己私欲,竟然害得百姓没有田地可以耕种,应该重重处罚。”
  皇上刚放过谢泊铭,这会没那么想得罪世家,他本想轻拿轻放,现在周尚书这么说,他还是想继续打马虎眼,却听谢泊淮开了口。
  “周尚书说得对,微臣几个并不重要,我们本就该为国为民,但让百姓寒心,怕引起不必要的祸端。还请皇上严惩江家,若是不处置江家,以后谁还听您的话?”谢泊淮在给皇上施压。
  皇上可以忽略周尚书的话,却不敢轻视谢泊淮的提议,“朕知道了,朕会处置江家的。”
  周尚书似乎看不出皇上的真实想法,“为了安抚民心,还请皇上现在下旨意。”
  皇上蹙起眉头。
  太子出来道,“周尚书辛苦了,父皇也得理清楚怎么回事,你得给父皇一点时间。”
  周尚书看了眼太子,“就算一时间没想好怎么处置,也该派御林军围住江家,怎么对谢府,也该怎么对江家,不好厚此薄彼。”
  “嗯,朕知道了。”被周尚书步步紧逼,皇上语气不太好,“就按你说的办。”
  出了仁政殿,周尚书才问太子,皇上为何犹豫不决。他和谢泊淮刚回京城,并不知道成王女儿死了的事。
  太子摇头说不清楚,“我也是刚回来,不懂父皇怎么想的。”
  “真是奇了怪了,不应该啊。”周尚书撇撇嘴,等到了宫门口,准备和谢泊淮道别时,却看到谢泊淮转身上了马,连个眼神都没给他。
  “谢大人还真是急切。”太子感叹一句。
  周尚书哼了哼,“他这一路,都在嘲讽老臣,说什么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或者被冤枉死了,他家夫人该怎么办,说得老臣耳朵都长茧了。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平常看着凶巴巴的一个人,真有那么惧内?老夫是不信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