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1 / 4)
“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王大爷捂住耳朵,往前跑。
“儿子,忘记说了。有个活找我,过几天上岗去打寒假工。”
……
叔叔阿姨陆陆续续走了,林晴岚帮谢姨把奖状贴在墙上,回头叮嘱谢姨。
“您就放心在宿舍住,放假了也一样。”
谢姨一直觉得住宿舍会麻烦学校,特别是放长假,学校不开门,老师们也都回家了,她觉得再住下去不方便。
廖叔也是这么想的。
林晴岚之前为了让两位老人住得安心,劝了很多次,这次准备拿出“杀手锏”。
她可怜巴巴地看着谢姨:“您不住,宿舍也是空着,去别的地方我不放心。”
谢姨眼中闪过纠结,林晴岚乘胜追击,“您跟廖叔要是走了,就留我一个人孤苦伶仃地过年了。”
最后林晴岚欢欢喜喜地和谢姨、廖叔一起检查了教学楼的开关和门锁。
看着一瞬间从热闹变冷清的学校,林晴岚有些怅然。
“小林校长,回来吃饭啦!”谢姨隔老远喊她。
“来喽!”林晴岚回道。
林晴岚和叔叔阿姨们的假期生活正式开始了!
第150章 放假办补习班,你认真的吗?
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林晴岚睡了个懒觉,醒的时候谢姨煮了汤圆,廖叔打完太极回来了。
“林校长,今天有工作嘛?”谢姨看她吃饭的时候也在忙着回消息。
“今天要验收保卫科的安全检查结果,上午还要去开个交流会,怎么放假第一天就这么忙?”
林晴岚撑着下巴犯困,放假的第一天就犯困,她真害怕等会儿到会场领导讲话的时候她睡着了。
这个交流会是之前来学校考察的胡主任牵头办的,主要是探讨“银发教育”行业的前景和创业经验,想让林晴岚的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理念。
胡主任很重视老年教育这一块,一直在积极申请项目,他邀请林晴岚自然是要去的。
但是去了就免不了要见一些“同行”,除去之前克隆常青树的短命学校之外,同期兴起的五家学校,有三家没撑过三个月。
一个贪图大规模,课程类别少,班级人数多,构成太单调,难以运转,学生们怨言不断,举报他们的电话就没停过。
一个另辟蹊径,开纯文化课,还把难度对标高中,报名的寥寥无几,上课的学生叫苦不迭,家崽们也不满意。
还有一个是交完学费老板卷钱跑路了,人去楼空,老板被爆出来是“老赖”,现在还在打官司。
留下来两个学校都是组合型产业,定位清晰。
一个叫“乐育老年大学”是依托幼儿园而建的。
打出“送完娃就上楼上课”“和娃一起上学”的口号,目前转型顺利。也可以帮助目前不太景气的幼儿园行业升级改造,不至于亏损太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