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新一辈 第3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林玉峰想到自己从办公室里瞄到的情景, 就直发笑,拍了拍大腿说:“过瘾得很!”
  何嫚:“这么说都是秦今朝的功劳?就是他把小颜选到技改小组的。”
  她马上又否定了自己的说法, “小颜是咱整个海州厂技术最好的,他要是选了康明强,康明强也得是那块料啊!”
  这话说的,等于没说。
  林玉峰瞄了妻子一眼,说:“小颜是千里马,秦工就是伯乐, 他们两个是互相成就, 缺一个, 咱海州厂这个废水利用装置就不能成事儿。”
  何嫚觉得,丈夫这话说的中肯。脑中忽然浮现秦今朝和颜丹霞两人的身影,心中一动,说:“你别说,他们两个站一起,还真挺合适的,你说我要不要给他们两个牵个线儿?”
  林玉峰忙阻止她,“你个老娘们可别瞎整,两人不合适,差着岁数呢,各方面条件差的也多。你这对象给介绍了,要是不成,俩人以后还怎么见面?这不是坑了小颜吗?”
  何嫚想想也觉得是这么回事,只好打消了这个念头,又听林玉峰说,“与其琢磨着让小颜找秦工当对象,我觉着还不如让他帮着把小颜级别往上升一升,康明强那样的都是六级钳工,小颜比她差哪了?”
  何嫚自然也知道如今秦今朝在工厂里的影响力,但级别的提升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当初颜丹霞入厂一年就从学徒工转到正式工,转正就是三级工,固然是她技术水平太优异的原因,林玉峰从中也是出了大力气的。
  从三级工再往上提升,甚至升到康明强的那个高度,那可比当初的难度大太多,不是林玉峰这个车间主任就能做到的。
  “能行吗?这么大的事儿,人家得出多少力呀,这么费力,自己个儿又得得不到啥好处的事,谁能干啊?”何嫚说。
  林玉峰:“看吧,回头我找机会跟秦工说说。这事儿,咱也不明说就,透露这么个意思,他要是能把这件事记在心里头,有好机会能想着着小颜,咱的目的就达成了。”
  从3月12号开始,就有参加座谈会的化肥厂领导自全国四面八方远道而来,座谈会筹备组更名为接待组,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开始忙碌起来。
  要说涂主席这个人还是有些能力的,难怪能做到工会主席这个位置。
  考虑到天南地北的化肥厂同仁需得先到燕市中转才能来到海州,为了更加方便他们,为了体现海州厂的热情好客,海州厂跟海州市汽车运输总站租了辆大轿子车,每天往返于燕市火车站和海州厂接人。
  这一举措,使得各个化肥厂领导赞不绝口,连连道谢。
  他们都来过燕市,但绝大多数都没有到过更北方的地方,交通不方便、人生地不熟的,甚至语言都可能无法通畅地交流。天知道他们下了火车,就看见了“海州厂接待站”的大条幅时,心里头有多踏实。
  从涂主席身上,秦今朝愈加确定,只有用不好的人,没有一无是处的人。
  到十三号这天下午,最为偏远几个省市大化厂的参会人员都已经到了。参加这种级别会议的,不是厂里的一把手就是二把手带队,带上一两个单位的技术骨干,组成一行三四人左右的队伍。
  化工部的报纸、杂志,还有海州市的媒体也已经驻扎进来,在厂区里,开始进行前期的采访、拍照,寻找素材。
  薛洋和高小萍因着形象气质佳,又经常担当大型晚会的主持人,为人外向,谈吐大方,被涂主席安排着,专门负责接待这些媒体。按照涂主席的指示,两人专门将这些记者们往生产车间带,让他们看到海州厂热火朝天大生产的场面。
  晚些时候,高小萍来了310办公室找秦今朝。说是《化工报》的记者听说了他的事迹,想要采访他。
  “秦工,我给记者讲了你组建技改小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设计了技改方案,制造出了废水利用装置,又贡献出自己设计的图纸,无偿给国家,还为了海州厂缺气的事情,东奔西走。他们听了你的事迹,觉得可以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非常有报道的价值。秦工,你今天有时间吗?稍晚一些,我安排记者们过来?”
  高小萍仰头,脸上带着笑意,让人一看见这样的表情,就知道她对眼前的男子崇拜又爱慕。
  秦今朝听她说话的时候,目光一直往门口的方向瞄着,想看看薛洋是不是跟在后面。
  “高同志,谢谢你这么为技改小组说话,肯定我们的功劳。”秦今朝脸上带着和煦的笑容,说:“我全力配合记者们的时间。”
  高小萍笑容愈加灿烂,她好似知道自己怎么笑才是最有魅力的,忽闪着大眼睛,带着些娇俏地说:“呀,谢谢秦主任这么支持我们的工作,要是都像你这样,我们的工作就好干多了。”
  秦今朝:“客气了。”
  高小萍却还没有走,压低了声音说:“为了欢迎各位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晚上7点,电影院播放彩色电影《神秘的大佛》,据说是咱们国家第一部 武打片,晓庆演的呢!上个月首都才播放的,咱们涂主席想尽办法才找来的。我有两张招待票,一起去看呀。”
  秦今朝又往门口瞄一眼,心说薛洋今天怎么还没过来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