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2 / 3)
他指一指机器人,“它携有一个集合了空气取样、传感器和信号处理于一体的部件,你可以将之理解为酒精探测器,能无痛且快速地检测血糖。”
佑宁满面茫然,“我听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秦昶终于没能忍住,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没关系,我也不懂,鹦鹉学舌而已。”
佑宁拍开他的手,瞪他。
陈老师与小助理在旁交换了一个眼神,但没有人破坏眼前轻松的气氛。
佑宁和秦昶向陈老师告假,“我们去镇上转转,金老师买点名要带土特产回去。”
陈老师“哈”的一声,“小金还是老样子,对土特产数十年如一日地执着。”
说罢摆摆手,“去罢,镇上比村里热闹,你们多逛逛,不用特地回来陪我吃午饭。”
“得令!”
在北山与他们会合的向导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壮汉,皮肤黝黑,一双眼炯炯有神,透着精干锐利,穿着最普通的格子衬衫、黑裤子和户外鞋,背着个小号的登山包。
见到秦昶,抱拳叫了声“小秦先生”,态度客气得近乎恭敬,自我介绍姓林,林天彬。
“小秦先生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林向导在前引路,领着两人从山脚下由山民踩出来的小径进山。
对佑宁、秦昶长袖、长裤和平底运动鞋的装束,林向导表示满意。
“山里蚊虫多,北山没有修路,越往上越要靠自己劈出路来走,要是穿短袖短裤,那这一路可要吃苦头了。”
秦昶笑着附和,“我们虽然不大进山,不过长期搞户外工作,长袖长裤是标配了。”
佑宁取出手机,四下拍照。
林向导对她一路走一路拍保持了绝不好奇的态度,只与秦昶闲聊。
“小秦先生是听说北山要进行开发,有兴趣投资?”
“北山要征地开发的事,已经传开了?”秦昶没料到向导会拿这件事做谈资同他攀谈。
林向导笑一笑,“我们这种小地方,其实很少有秘密。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在征地公告前就紧急在自家的山地上开了荒种了树搭了草棚,只等征地了。”
“这也行?”秦昶配合地做诧异状。
“这算什么?”林向导轻嗤,“真正消息灵通的,原本在北山没有地,通关系走路子,提前半年承包了大片山林,那才叫有本事。”
提前半年?那就是投资人前来考察的时候了。秦昶想。
“以前为什么不包?”佑宁好奇。
“以前?以前北山没有修路,无论是木材还是山珍野味,往山下运都麻烦。比起已经修好了路,配套设施齐全的南山,要在北山修山路、拉电网、架设管线,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不是一星半点。”林向导挥开一片茂密的草丛,“以前承包北山林地的,要么是老实人,要么是能吃苦的人。”
“那这么说,北山开发,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佑宁再问。
林向导回头看了佑宁一眼,大概觉得她问的问题很好笑,“当年旭日集团出资建厂开发南山时,其实也考虑过连北山一起的,只是镇里有些人家纠集起来闹事,嫌给的补偿款太少,中间经过几轮协商谈判,最终把征地补偿给到他们满意了,但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北山开发被搁置。如今南山开发得那么好,经济效益那么高,北山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比南山差。哪怕天上下刀子,北山也得开发。”
三人一路说话一路往上,过了半山,连羊肠小路都隐没在了草丛中,无迹可寻,手机信号也变弱很多,但作为一座未被开发的山,它的景色却越来越美,越来越充满野趣。
清溪飞瀑,竹林云海,偶有奇突怪石与幽深狭谷,教人想去一探究竟。
佑宁须牢记自己与秦昶此行的目的,才能克制探险的欲望,只努力将目之所及的植被一一拍照。 ↑返回顶部↑
佑宁满面茫然,“我听不懂,但我大为震撼。”
秦昶终于没能忍住,笑着伸手揉了揉她的头顶,“没关系,我也不懂,鹦鹉学舌而已。”
佑宁拍开他的手,瞪他。
陈老师与小助理在旁交换了一个眼神,但没有人破坏眼前轻松的气氛。
佑宁和秦昶向陈老师告假,“我们去镇上转转,金老师买点名要带土特产回去。”
陈老师“哈”的一声,“小金还是老样子,对土特产数十年如一日地执着。”
说罢摆摆手,“去罢,镇上比村里热闹,你们多逛逛,不用特地回来陪我吃午饭。”
“得令!”
在北山与他们会合的向导是个四十余岁的中年壮汉,皮肤黝黑,一双眼炯炯有神,透着精干锐利,穿着最普通的格子衬衫、黑裤子和户外鞋,背着个小号的登山包。
见到秦昶,抱拳叫了声“小秦先生”,态度客气得近乎恭敬,自我介绍姓林,林天彬。
“小秦先生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林向导在前引路,领着两人从山脚下由山民踩出来的小径进山。
对佑宁、秦昶长袖、长裤和平底运动鞋的装束,林向导表示满意。
“山里蚊虫多,北山没有修路,越往上越要靠自己劈出路来走,要是穿短袖短裤,那这一路可要吃苦头了。”
秦昶笑着附和,“我们虽然不大进山,不过长期搞户外工作,长袖长裤是标配了。”
佑宁取出手机,四下拍照。
林向导对她一路走一路拍保持了绝不好奇的态度,只与秦昶闲聊。
“小秦先生是听说北山要进行开发,有兴趣投资?”
“北山要征地开发的事,已经传开了?”秦昶没料到向导会拿这件事做谈资同他攀谈。
林向导笑一笑,“我们这种小地方,其实很少有秘密。有些消息灵通的,早在征地公告前就紧急在自家的山地上开了荒种了树搭了草棚,只等征地了。”
“这也行?”秦昶配合地做诧异状。
“这算什么?”林向导轻嗤,“真正消息灵通的,原本在北山没有地,通关系走路子,提前半年承包了大片山林,那才叫有本事。”
提前半年?那就是投资人前来考察的时候了。秦昶想。
“以前为什么不包?”佑宁好奇。
“以前?以前北山没有修路,无论是木材还是山珍野味,往山下运都麻烦。比起已经修好了路,配套设施齐全的南山,要在北山修山路、拉电网、架设管线,所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那不是一星半点。”林向导挥开一片茂密的草丛,“以前承包北山林地的,要么是老实人,要么是能吃苦的人。”
“那这么说,北山开发,是板上钉钉的事了?”佑宁再问。
林向导回头看了佑宁一眼,大概觉得她问的问题很好笑,“当年旭日集团出资建厂开发南山时,其实也考虑过连北山一起的,只是镇里有些人家纠集起来闹事,嫌给的补偿款太少,中间经过几轮协商谈判,最终把征地补偿给到他们满意了,但也造成了不良影响,导致北山开发被搁置。如今南山开发得那么好,经济效益那么高,北山一旦开发出来,不会比南山差。哪怕天上下刀子,北山也得开发。”
三人一路说话一路往上,过了半山,连羊肠小路都隐没在了草丛中,无迹可寻,手机信号也变弱很多,但作为一座未被开发的山,它的景色却越来越美,越来越充满野趣。
清溪飞瀑,竹林云海,偶有奇突怪石与幽深狭谷,教人想去一探究竟。
佑宁须牢记自己与秦昶此行的目的,才能克制探险的欲望,只努力将目之所及的植被一一拍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