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2 / 3)
尤其是荷兰人和西班牙人为了稳住当地港口的经营贸易,少不得要运用华人帮忙,其中也有不少为了融入南洋,取得西洋人的信任,改信入教的。
不少马尼拉以及三宝颜的消息就是从那些西洋人的身边华人通事传出来的,毕竟选择跟着一个外番蛮子,还是大魏正朔,是谁都清楚明白的事情。
如今也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第185章 南洋公司不过几日光景,留在马尼拉的……
不过几日光景,留在马尼拉的手下和八连的华人已经迅速将马尼拉收拾好了,除了水泥的颜色稍微有些质朴和突兀,已经完全看不出来马尼拉不久前才刚刚经过一场杀戮。
原本还留在八连的华人被挨个做了登记后放了回去,好在八连的甲必丹刘阿生没有被西班牙人杀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八连的代理人,负责传递官府的信息,安抚八连的华人。
还懵懂着的八连华人惴惴不安了好几天,他们常年处于吕宋这样的偏远之地,对于大魏发生的变化并不清楚,一开始还以为官方要抓他们这些流民回去,后来见官方只是招募他们修复马尼拉,统计各地数据,才慢慢放下心来。
尤其是登记的时候,只要是能说汉语的统统都被发了身份令牌,让那些原本以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祖国认可的华人纷纷感激涕零。
说到底,华人重土难迁,能背井离乡来到吕宋这等偏远之地的,不少已经是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能衣锦还乡的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也不过是渴望能求个生计。
如今能重新回到大魏的户籍图册上,那意义与之前就有不同,他们现在就不算是待在异国他乡,相反,他们是大魏新生土地的开拓者。
通告上还表示召集精通土夷外番之语之人,通过考核后可以放宽标准,招为吏员,并且还标明了吏员的晋升模式。
大魏的百来艘海船就停在港口,而城中原本耀武扬威的西班牙人早已没了踪影,没有比这更强的说服力了。
整个马尼拉都散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当然这一切暂时都与还在海上飘着
的宋时无关,她招了召集了手下的一众参谋以及海商各个势力,就在福船上开了个小会。
“各位往来海上,与洋番多少也算打过交道,你们知道对方的国土在哪里?是如何在南洋以及其他地方开拓海外飞地的吗?”
宋时一手拿着吕宋的金矿地形图,一边问旁边的几个海商,石香海与郑一官也端坐在堂前,看着眼前的一盏清水,心知肚明,这是场鸿门宴。
哦,只有鸿门,没有宴。
前几次宋时管他们借钱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盏清水。
这位宋大人笑容虽然亲切,但是连根茶叶都舍不得放。
郑一官看了石香海一眼,倒是没有藏私,开始侃侃而谈,言语间免不了对自己的丰功伟绩多加添油加醋。
他早年受洗入了耶稣会,也曾在荷兰人那边当过翻译,盘踞大琉球之时,与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都打过交道,对于那些洋番自然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要说,郑一官还是有几分说书人天赋的,一厅人静静听完,还沉浸在郑一官添油加醋的描述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反而是石香海率先叹息了一声:“哎,义子这点见识,让大家见笑了。只是其中错漏之处,实在让我心忧。”
“不知道夫人有何高见!”郑一官听到那个“义子”称呼的时候已经是脸色一黑,但是面上还是装作淡定,直到听后面那句时,脸色已经是难看的不能再难看了。
石香海微微一笑:“红旗帮游走南洋,与荷兰人接触的更多一些,他们虽然自成一国,虽有执政者,但是却并没有国王。而是由十七个商行凑钱开公司组成的,号称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的执政者,不过是个掌柜……”
郑一官咬牙,却没再说话,毕竟岭南到巴达维亚的那条航线是石香海手下的人在跑,对于荷兰人她更了解也是情有可原。
“夫人说的不错!”宋时拍了拍手,身后的参谋呈上来一副万国地图,在众人面前陡然打开。
虽然宋时一直有在大魏推行地理科普,但是传出去科普地图大多抹去了不少的细节。
众人不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细的地图,第一眼就被上面国土对比震撼到了,暗自与自己心中所知对比,然后发现无一错漏,不由心惊起来! ↑返回顶部↑
不少马尼拉以及三宝颜的消息就是从那些西洋人的身边华人通事传出来的,毕竟选择跟着一个外番蛮子,还是大魏正朔,是谁都清楚明白的事情。
如今也是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
第185章 南洋公司不过几日光景,留在马尼拉的……
不过几日光景,留在马尼拉的手下和八连的华人已经迅速将马尼拉收拾好了,除了水泥的颜色稍微有些质朴和突兀,已经完全看不出来马尼拉不久前才刚刚经过一场杀戮。
原本还留在八连的华人被挨个做了登记后放了回去,好在八连的甲必丹刘阿生没有被西班牙人杀了,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八连的代理人,负责传递官府的信息,安抚八连的华人。
还懵懂着的八连华人惴惴不安了好几天,他们常年处于吕宋这样的偏远之地,对于大魏发生的变化并不清楚,一开始还以为官方要抓他们这些流民回去,后来见官方只是招募他们修复马尼拉,统计各地数据,才慢慢放下心来。
尤其是登记的时候,只要是能说汉语的统统都被发了身份令牌,让那些原本以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祖国认可的华人纷纷感激涕零。
说到底,华人重土难迁,能背井离乡来到吕宋这等偏远之地的,不少已经是走投无路活不下去的,能衣锦还乡的终究还是少数,大部分的人也不过是渴望能求个生计。
如今能重新回到大魏的户籍图册上,那意义与之前就有不同,他们现在就不算是待在异国他乡,相反,他们是大魏新生土地的开拓者。
通告上还表示召集精通土夷外番之语之人,通过考核后可以放宽标准,招为吏员,并且还标明了吏员的晋升模式。
大魏的百来艘海船就停在港口,而城中原本耀武扬威的西班牙人早已没了踪影,没有比这更强的说服力了。
整个马尼拉都散发出了极大的热情。
当然这一切暂时都与还在海上飘着
的宋时无关,她招了召集了手下的一众参谋以及海商各个势力,就在福船上开了个小会。
“各位往来海上,与洋番多少也算打过交道,你们知道对方的国土在哪里?是如何在南洋以及其他地方开拓海外飞地的吗?”
宋时一手拿着吕宋的金矿地形图,一边问旁边的几个海商,石香海与郑一官也端坐在堂前,看着眼前的一盏清水,心知肚明,这是场鸿门宴。
哦,只有鸿门,没有宴。
前几次宋时管他们借钱的时候也是这样,一盏清水。
这位宋大人笑容虽然亲切,但是连根茶叶都舍不得放。
郑一官看了石香海一眼,倒是没有藏私,开始侃侃而谈,言语间免不了对自己的丰功伟绩多加添油加醋。
他早年受洗入了耶稣会,也曾在荷兰人那边当过翻译,盘踞大琉球之时,与荷兰人与西班牙人都打过交道,对于那些洋番自然还是有几分了解的。
要说,郑一官还是有几分说书人天赋的,一厅人静静听完,还沉浸在郑一官添油加醋的描述之中,久久不能自拔。
反而是石香海率先叹息了一声:“哎,义子这点见识,让大家见笑了。只是其中错漏之处,实在让我心忧。”
“不知道夫人有何高见!”郑一官听到那个“义子”称呼的时候已经是脸色一黑,但是面上还是装作淡定,直到听后面那句时,脸色已经是难看的不能再难看了。
石香海微微一笑:“红旗帮游走南洋,与荷兰人接触的更多一些,他们虽然自成一国,虽有执政者,但是却并没有国王。而是由十七个商行凑钱开公司组成的,号称荷兰东印度公司,他们的执政者,不过是个掌柜……”
郑一官咬牙,却没再说话,毕竟岭南到巴达维亚的那条航线是石香海手下的人在跑,对于荷兰人她更了解也是情有可原。
“夫人说的不错!”宋时拍了拍手,身后的参谋呈上来一副万国地图,在众人面前陡然打开。
虽然宋时一直有在大魏推行地理科普,但是传出去科普地图大多抹去了不少的细节。
众人不少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精细的地图,第一眼就被上面国土对比震撼到了,暗自与自己心中所知对比,然后发现无一错漏,不由心惊起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