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既然已经有了软性同化的基础,那么就没必要用雷霆手段,在南洋,土地实在太多了,没有必要每一个都掌控在手里。
  对待殖民者自然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无情,但是对待当地的土著,自然又是另一种方式,示之于威,诱之以利。
  就和北边的游牧民族一样,鞭子加蜜糖才是正确的解法。
  吕宋的势力纷乱繁多,各自为政,宗教信仰复杂,根本没有形成独立国家的意识,又被西班牙人用强力的手段,竭泽而渔,形成了强烈的反抗精神。
  宋时一旦用强,只会陷入与各群岛与各个散乱势力的游击战之中。
  对于宋时而言,整个吕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掌控住马尼拉这个港口。
  它是亚墨利加白银-大魏丝绸的太平洋航线的贸易中心。
  这条曾经被西班牙人垄断的商路,如今落入了宋时的手里,西班牙在亚细亚的殖民体系只会开始崩溃。
  去掉了西班牙这个中间商,宋时就能直接赚差价了。
  以大琉球为中转站,安南提供粮食,吕宋提供香料、白银,几乎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贸易圈。
  甚至能越过万里长沙,直接对巴达维亚的荷兰人形成挤压,打破荷兰人的香料垄断的势力范围。
  其次,就是吕宋下沿的一连串岛屿链,从棉兰老岛往下,沿着马路古海上的群岛,穿过帝汶海……
  这正是宋时想要经略澳洲所无法越过的一环。
  而这条路线,不仅安全,一路上都有岛屿可以补充物资水源,还不会惊动在南洋经略的荷兰人。
  澳洲虽然普遍被认为是十八世纪的英国人发现的,但是实际上。
  不说常年往来太平洋的西班牙人,就是能从地中海远航到帝汶海的葡萄牙人就不可能不知道澳洲的存在。
  毕竟从帝汶海往南,不过几天的航程就能达到澳洲,而澳洲上面的新几内亚岛更是在十六世纪的早期就被发现了。
  要知道,新几内亚岛的南端,沿着大陆架,哪怕是独木舟也能抵达澳洲。
  太平洋的赤道无风带虽然危险,但是这并不是阻止西洋人开发澳洲的原因。
  更深的原因是,一个美洲已经让西班牙和葡萄牙这种人口并不算多的国家费尽心思,再来一个面积也不算小的澳洲,根本凑不够人。
  况且美洲有黄金白银,有木料,有资源……
  去南洋有大魏商品,有象牙,有香料……
  澳洲有什么?
  就连与澳洲相连的新几内亚岛上,生活的都还是茹毛饮血的土著,因为没有外来的主食作物,没有大型动物,只凭木薯与鸟类,鱼为食物。
  岛上的土著只能维持着一个低蛋白的饮食的状态,只能发展出了极端环境下的食人族……
  旁边的澳洲,对于现在的的世界来说,实在太荒芜了,与帝汶海相连的北端,更是大片的沙漠和戈壁。
  当然,西方人,并不算第一个发现澳洲的人,甚至就连他们所谓的“发现”都带着一股浓浓的居高临下的地位。
  早在《坤舆万国图》的南端,其实已经隐隐有澳洲的踪迹了,上面清楚的标明了:瓦腊泥……判断其或为一片相连地,或为一岛。
  澳洲太大了,大到让郑和他们误以为其与南极相连,无际无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