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乌云蔽日,花轿队伍已然远去,看热闹的百姓依旧增多。不明情况的还在往里挤,想出去的出不去。一时桥头人潮比肩,相互挤压。几个人踩了脚撞了肩膀,推推搡搡,起了口角争执。起了骚乱。不知何处响起一声吵嚷,高喊“杀人了!”
  进而听到刀砍入肉的钝响,众人唬得不轻,慌乱起来。有人操刀乱砍,惨叫声频频。官兵们挤不进去,横着长枪强行排出一条路来分流,却如同馅饼里挤肉馅,大声呵叱“退后”。
  喊叫声、抱怨声、骂声齐响不绝,嘈杂喧闹。
  桥上围栏被挤断,十几人摔进河中。
  “快救人。”
  “有人落水了。”岸边人有的不识水性,冷眼旁观。
  几个壮汉侠义心肠,脱了上衣跳下去救人。
  乱象之中,只顾脚下。无人看见青天之上有怨鬼乘风而来,它们结党成群,络绎不绝。飘渺身影裹挟在一股红色邪气之中。红黑色雾气伴随电光闪现,扩散开,浮在危城之上虎视眈眈。小鬼俯冲下来钻进人群中。沾了人身,入主中原,移花接木。
  鬼魅套了一层皮附身,旁人并无察觉。
  很快,男女老少眼冒红光,凶相毕露。他们中了邪,见人便撕咬。人群中迅速爆发命案。失心疯的见人就杀,惊惶者奔逃四散。踩踏挤死人无数,落水溺毙。官兵淹没在绞肉般的乱象之中。
  巡捕大营接到急报匆匆赶来救援,见情势不妙,拔刀斩杀凶犯。谁知凶犯新死,胸腹涌出滚滚黑烟,扑向巡捕。巡捕们继而中邪开始自相残杀。这恶病像是会传染,一捕头瞧出情况诡异,回禀长官:“是妖魔作祟。”
  长官闻言,料想大事不妙,速遣人兵分两路,求伏妖司与驱魔司下场支援。
  伏妖司早已严阵以待,投身街头厮杀。因他们才刚筹建,人数不过百余。仅靠玉清观弟子勉力支撑。鬼祟附身百姓。他们投鼠忌器,不敢痛下杀手,打出一个鬼,鬼又附身到另外一个人身上。他们打地鼠似的满街跑,混乱场面难以得到控制。
  张道长很快意识到自身的缺陷。以他们的实力绝对不足以平定祸乱,遂派人去找杨玉文。两拨人前后抵达杨家,杨玉文听完他们的请求,呵呵一笑。
  “杨某交了腰牌,现下不过一介平头百姓。妖魔作祟,两位找我有什么用呢。”
  “百姓危难在即,唯有驱魔司能平息祸端。”
  “你去找监察大人。”
  “现下长安一片混乱,死伤无数,驱魔司岂能坐视不理?”
  “伏妖司是干什么吃的。”
  “他们人手不够,现下长安大乱。多延误一刻,便要多死上百人。还望大人尽快下令。”那巡捕一路跑来,气喘吁吁,说得又快又急。
  “驱魔司无诏不得擅动,”杨玉文气定神闲道:“你让我下调令,这不是让我公然抗旨吗?”
  情况危急,杨玉文竟然摆出了置身事外的态度。这倒令人吃惊。堂内下属纷纷交换眼神。杨玉文是条硬汉,从不犯怂,也没有守过什么规矩。此刻拿话搪塞,焉知不是陛下动手太狠的缘故,寒了臣子的心。
  “请杨大人顾全大局,”巡捕跪倒在地,袍子上全是血,道:“驱魔司熟知长安布防,令出而动,乃是镇国利器。百姓危在旦夕,唯有大人能力挽狂澜。大人若因小肚鸡肠偏私成见,枉顾大局,不知千载万世史书如何留名。”
  “你敢骂我……”杨玉文多看了他两眼。小小杂役,七品官都算不上,对他用上了激将法。
  那巡捕生得浓眉大眼,方正脸面。满身血污,似乎刚经历恶战。
  杨玉文正待思量。驱魔司此刻违令而动,究竟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那巡捕说完,仰面倒地。赵志雄把人翻过来一看,发现他背上全是刀伤,深可见骨。伤口暗黑发烫,萦绕鬼气。另一人匆匆闯入,回禀道:“察觉大批怨鬼从东方涌来。”
  杨玉文看着刚死的巡捕,忖度道:“哪里来的这么多鬼?”
  赵志雄接了飞鸽传书秘报,拆看一看,脸色也变了。“鬼塔塌了。”
  鬼塔藏污纳垢,聚集孤魂野鬼,忽然塌了,冤鬼涌入人间。这是谁把粪坑炸了还引到长安来?杨玉文正待思量,又闻伏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