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2 / 3)
倘若秦愫真的被皇帝收入后宫,皇后也能捏着鼻子忍下,看在太后的面子上,给她正常待遇。皇后膝下一儿一女,后位稳固,秦愫就算生了儿子,也威胁不到她的地位。堂堂国母,宽怀大量,难道容不下一个比她小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吗?
说她为秦愫争风吃醋,未免可笑。
皇后秉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把秦愫传来,请吃茶。
秦愫领悟了皇后的意图,笑弯起眉眼,说了句让皇后毕生难忘的话,“娘娘放心,秦愫不想做后妃,也绝无入主中宫之意。”她拒绝了,那语气轻描淡写。别说做贵妃,她甚至连皇后之位也看不上。当时秦愫意气风发,有着几分少年轻狂的意思。会说那样刺心招恨的话。
后来她再也不说了,学圆滑了。
那根刺却始终留在皇后心里,拔不出去。皇后想不通她的野心勃勃意在何处,多年耿耿于怀,化为仇视,冷眼旁观。原来这个小贱人不想做皇后,是卯着劲儿勾引我儿子。皇后恍然大悟,继而恨之入骨。
“除非本宫死了!”皇后怎么能忍,咬牙切齿道:“否则她休想做太子妃。”
第98章 心焦做梦都想……
十月初八,御林军查明舞姬惨死案,系东宫一侍女所为。侍女爱慕楚王,偷习巫术,嫉恨舞姬侍奉楚王起意杀人。口供罪证人证清晰,详实可查。侍女供认不讳,无同谋。次月移交刑部下狱,午门斩首示众。禁军统领夏庭芳负失职罪,自请罚俸三年。东宫内侍全部撤换,宫中严禁巫术,违者论忤逆罪处置。
十月二十一,玉清观改名伏妖司,张清虚任司丞,官同五品。
十月二十八,百官联名上书弹劾杨玉文卖官鬻爵、草菅人命,历数十大罪状。皇帝命大理寺协同刑部彻查旧案。民情怨愤,《驱魔》一文持续连载。
十一月初七,驱魔司被问责,杨玉文停职。
十一月二十三,漠北边关告急,秦太尉率部抗击北戎,大获全胜,奏请正月凯旋。皇帝龙颜大悦,准奏。
十二月十四,皇帝下旨,聘秦愫为太子妃,命礼部择吉日完婚。皇后病倒。
长安的风闻一件接一件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权势滔天的,一朝失圣心,万人落井下石。有机缘的,扶摇直上青云,天命所归。曾为太后建了礼佛堂的老和尚当年见到秦愫,称此女贵不可言。秦愫被楚王拒婚,世人皆笑老和尚有眼无珠。
谁知风水轮流转,秦愫做了太子妃。
皇后病倒卧床,不理六宫之事。皇帝命贵妃协办除夕夜宴。贵妃送了一份厚礼到寿康宫,交给秦愫。后宫风起云涌,斗争从未止息。
秦愫听多了风凉话和吉利话,心绪没有任何波动。她端着药碗,望着太后日益苍老的面庞,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她柔声道:“姑姑,该喝药了。”
太后神思恍惚,记忆有些错乱,道:“明仪来了。”
秦愫坐在她的床头,道:“姑姑,我是秦愫,不是长公主殿下。”
太后盯着秦愫看了好一会儿,“原来是愫儿。”
秦愫亲自试药,喂太后喝了一口。
“我是愫儿。”
“你今日怎么进宫了?”太后摸了摸她的头发,“你嫁入楚王府,老九待你好不好?”
这两个月,太后的精神头不好,常常认错人记错事。
太医开了许多药方子,却于事无补。
秦愫继续喂她喝药,耐心解释道:“姑姑记错了,我没有嫁给楚王。”
太后道:“不是你跟哀家说,你想嫁给楚王。哀家亲自为你做的主。”
秦愫道:“我如今要嫁给太子了。”
太后道:“钟儿?”老人家愣神片刻,想起点什么。前两日听到敲敲打打的动静,似乎是有什么喜事。太后后知后觉,也觉得十分开怀,道:“钟儿也好。钟儿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会疼人。你跟着他,肯定比跟着老九强。” ↑返回顶部↑
说她为秦愫争风吃醋,未免可笑。
皇后秉持公事公办的态度,把秦愫传来,请吃茶。
秦愫领悟了皇后的意图,笑弯起眉眼,说了句让皇后毕生难忘的话,“娘娘放心,秦愫不想做后妃,也绝无入主中宫之意。”她拒绝了,那语气轻描淡写。别说做贵妃,她甚至连皇后之位也看不上。当时秦愫意气风发,有着几分少年轻狂的意思。会说那样刺心招恨的话。
后来她再也不说了,学圆滑了。
那根刺却始终留在皇后心里,拔不出去。皇后想不通她的野心勃勃意在何处,多年耿耿于怀,化为仇视,冷眼旁观。原来这个小贱人不想做皇后,是卯着劲儿勾引我儿子。皇后恍然大悟,继而恨之入骨。
“除非本宫死了!”皇后怎么能忍,咬牙切齿道:“否则她休想做太子妃。”
第98章 心焦做梦都想……
十月初八,御林军查明舞姬惨死案,系东宫一侍女所为。侍女爱慕楚王,偷习巫术,嫉恨舞姬侍奉楚王起意杀人。口供罪证人证清晰,详实可查。侍女供认不讳,无同谋。次月移交刑部下狱,午门斩首示众。禁军统领夏庭芳负失职罪,自请罚俸三年。东宫内侍全部撤换,宫中严禁巫术,违者论忤逆罪处置。
十月二十一,玉清观改名伏妖司,张清虚任司丞,官同五品。
十月二十八,百官联名上书弹劾杨玉文卖官鬻爵、草菅人命,历数十大罪状。皇帝命大理寺协同刑部彻查旧案。民情怨愤,《驱魔》一文持续连载。
十一月初七,驱魔司被问责,杨玉文停职。
十一月二十三,漠北边关告急,秦太尉率部抗击北戎,大获全胜,奏请正月凯旋。皇帝龙颜大悦,准奏。
十二月十四,皇帝下旨,聘秦愫为太子妃,命礼部择吉日完婚。皇后病倒。
长安的风闻一件接一件冒出来,你方唱罢我登场,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权势滔天的,一朝失圣心,万人落井下石。有机缘的,扶摇直上青云,天命所归。曾为太后建了礼佛堂的老和尚当年见到秦愫,称此女贵不可言。秦愫被楚王拒婚,世人皆笑老和尚有眼无珠。
谁知风水轮流转,秦愫做了太子妃。
皇后病倒卧床,不理六宫之事。皇帝命贵妃协办除夕夜宴。贵妃送了一份厚礼到寿康宫,交给秦愫。后宫风起云涌,斗争从未止息。
秦愫听多了风凉话和吉利话,心绪没有任何波动。她端着药碗,望着太后日益苍老的面庞,仿佛还是当年那个小女孩,她柔声道:“姑姑,该喝药了。”
太后神思恍惚,记忆有些错乱,道:“明仪来了。”
秦愫坐在她的床头,道:“姑姑,我是秦愫,不是长公主殿下。”
太后盯着秦愫看了好一会儿,“原来是愫儿。”
秦愫亲自试药,喂太后喝了一口。
“我是愫儿。”
“你今日怎么进宫了?”太后摸了摸她的头发,“你嫁入楚王府,老九待你好不好?”
这两个月,太后的精神头不好,常常认错人记错事。
太医开了许多药方子,却于事无补。
秦愫继续喂她喝药,耐心解释道:“姑姑记错了,我没有嫁给楚王。”
太后道:“不是你跟哀家说,你想嫁给楚王。哀家亲自为你做的主。”
秦愫道:“我如今要嫁给太子了。”
太后道:“钟儿?”老人家愣神片刻,想起点什么。前两日听到敲敲打打的动静,似乎是有什么喜事。太后后知后觉,也觉得十分开怀,道:“钟儿也好。钟儿是个实心眼的好孩子,会疼人。你跟着他,肯定比跟着老九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