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3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虽说刘丞相觉得在严寒天气打仗有诸多麻烦,但比起常年适应严寒的燕国来,南方的昭国显然在冬日里更加吃亏,因此段晏的决定也没什么奇怪的。
  毕竟逼迫燕国献上七皇子为质、肆意折辱的仇,早晚都是要报的,既如此,不若早些解决。
  只是……不知道为什么,等到了昭国边城外,段晏却突然命大军停了下来?
  陛下在顾虑什么?刘丞相心想。
  先前虽说了那些原因,但刘丞相总觉得,段晏心中,似乎有更为重要的缘由。
  “刘相国,”闻言,青年掀起眼睫,看向他,说:“自古以来,用武力解决问题,都已经是下下策。”
  “燕国境内仅存的兵力珍贵,若能不折损太多人手,达成目的,才是朕想要的。”
  “朕领军在边城外,并不真正想与昭国兵戎相见,而是想叫那昭国——”
  “心甘情愿地,迎朕入城。”
  *
  “那就让他进来吧。”宁诩想了想,道:“不然能怎样呢?”
  立即有几个大臣反对:“陛下,这是引狼入室,引狼入室啊!”
  宁诩往后在御书房的圈椅上倚了倚,让自己的肚子不被压着,慢吞吞地说:“燕国还是递了拜帖过来的,我们若不让他进,岂不是落人面子,反而给了他们出兵的理由?”
  兵部尚书擦汗:“是是是,要是真打起来,雁城只有五千兵,如何能敌过对面的四十万大军?”
  夏潋此时在旁边说了一句:“陛下,前段时间已调配各边城的守军队伍,两日内能赶过去的,约莫有四万人左右。”
  兵部尚书着急:“但燕国可是四十万人呐!”
  夏潋蹙眉:“四十万人太过夸张,你确定他们有这么多兵力?”
  兵部尚书说:“臣已经命了不少人前去刺探,那由燕国新帝率领的就有二十万!还有更多没带来的呢!”
  夏潋转头看向宁诩:“陛下,这——”
  宁诩摇了摇头:“你们都搞错重点了。”
  众臣疑惑不解。
  宁诩扯了一张白纸,用毛笔蘸了墨,在上面画了几道线条,左边是燕国,右边是昭国。
  “段晏有四万人还是四十万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已经带兵等在城门外了。”
  宁诩说:“人家都不远千里跑来咱屋门外敲门了,你们说他想做什么?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放他进来,先和他聊聊天;要么不放他进来,和他隔着屋门互扔砖头,不管怎样两边都会被砸到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