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中咸鱼 第1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午休哨声过后,除了一个轮值把守的,其他人都回家煮饭吃饭,因现在非双枪季节,时间上还是比较充裕的。
  知青们也一样。
  但叶榆的脚步快了点,等韩景、徐飞、花菲菲三个回来,灶里的红薯和锅里的玉米都煮得差不多熟了。
  干一上午体力活真的很累,什么沤肥不吃东西早忘到天边去。
  不说叶榆,韩景和徐飞吃饭的速度都加快了不少,食量也是。
  唯有花菲菲的人不在状态,一直在埋头想着什么,许久,她忽而抬头:“明天我想请假去一躺镇上,你们呢?”
  地里的活她是真的一点也干不下去,呆在这里她肯定会饿死。
  花菲菲现在满脑子想的都是“回家”两个字,她要回!家!
  “刚来就请假会不会不太好。”徐飞知道花菲菲是要去镇上给家人发电报或写信求助,但昨天才到村里,今天就跟大队长请假,坐实了城里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柔弱印象。
  “我真受不了,我想回沪上。”花菲菲眼泪珠子跟断线一样往下掉,她不敢一个人走山路去镇上。
  “这个可能性不高。”韩景实话实说,他不太认为花菲菲的家里人能把她马上移回。
  要说家庭条件,韩景的家庭条件绝对算不错的,从小住军区大院,爷爷是首长级别,爸爸是退役兵现任干部,妈妈是工会干事。
  眼下地位越高,不代表是件好事,他们家也处于风口浪尖上。
  危险性不言而喻。
  韩景未满85岁下乡,也是韩爷爷韩父察觉到危险下乡避一避,让韩景下乡先锻炼两年,若是韩家到时候还未出错,看能不能寻个机会回城或报名去军队。
  总之,他现在马上想要离开乡村是不可能的,他觉得花菲菲也一样,至少得等这波浪平静一会儿,这是他爸妈说的。
  但他还是愿陪花菲菲去一趟镇上。
  “下午问下大队长看行不行,就说我们有一些生活用品得买。”徐飞家庭普通,没什么回城办法,也不打算向家里报自己狼狈愁苦的事情忧,但和韩景一样,愿意陪花菲菲去镇上,他们都是知青,背井离乡聚在一起,能帮一把是一把。
  “不了,有事,”叶榆拒绝。
  但也不是不合群。
  叶榆请韩景他们顺便帮忙带一点小东西,镇供销社有就带,没有就不带,拿了几张票和20块钱,多退少补。
  作为交换,她言:“下工后我打算把大部分红薯和玉米拿去大队长家借石磨磨成粉,再在村里换点面粉豆粉,做成杂粮饼,也更经吃一点,还能换点粮种菜种,我可以帮你们一块儿搬过去磨了。”
  韩景与徐飞没意见;花菲菲一心想着下午如何请假,更没意见。
  午饭后,下午继续上工。
  下午的工作和上午差不多,叶榆用犁越来越溜,也因此,叶榆和桂花嫂子犁地结束的比其他人耙地竟完成地更快。
  叶榆并没有乐于助人的心,在会计那里再登记完下午的五工分后,向大队长告知一声,跟着桂花嫂去了她家。
  桂花嫂的家在半山坡,需要经过一小片黄荆树林。
  黄荆树在农村有个俗名,叫“砍不死的树”,不是说树真的不死,而是这树砍掉也长得比其他树快很多,很适合当柴火。
  叶榆想着等下可以顺便带一些回去。
  桂花嫂因今天犁地的事对叶榆的印象很好,好提醒:“能尽快存多少存多少,再过一两个月便是冬天,大雪一下,捡了柴也晒不干,到时候没柴火能冻死人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