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蜂鸟:迷案1985(出书版) 第1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哎呀,顾大也是为了工作嘛!你们关系那么好,别为这点小事儿伤了感情。”卢俊亮一边整理着灰烬,一边安慰道。
  冯凯没有理卢俊亮,他知道自己这样当众朝顾红星发脾气肯定不合适,毕竟人家是大队长。但是在办案中,有些领导对民警有偏见,区别对待,这是陶亮以前遭遇过的情况,他一直对这种事抱有强烈的反感。所以,在顾红星遮遮掩掩转移话题,就是为了把他支开的时候,他就遏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怒火了。
  “凯哥,你说清理现场,要有着重点,那怎么才能找到着重点呢?”卢俊亮见冯凯不想聊这个话题,于是换了个话题,问道。
  冯凯的心情已经渐渐平静了下来,细想了下,说道:“我觉得吧,这个工具应该距离尸体不远。”
  “尸体附近的灰烬是最复杂的。”卢俊亮说,“尸体附近有床、有床头柜、有大衣柜,燃烧物也最多。床还有床框,旁边的大衣柜和床头柜都被烧塌了,看上去就是一片黑色的山丘。”
  “所以大家在‘先易后难’,准备最后动那一块,其实是不对的。”冯凯说,“我们俩就先来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布置完之后,冯凯开始挥舞着铁锹,把大块大块的灰烬块铲到麻袋里,然后拿到院子里,在阳光下仔细观察起来。
  清理灰烬的工作,比想象中要难,有的物品被燃烧变形,有的物品即便没有变形也因为烟灰炭末的黏附而难以辨认。所以每找到一个物品,无论大小,他们都需要仔细辨别才能知道原来是个什么东西。
  就这样不知不觉中,一下午就过去了。
  天色将暗的时候,冯凯他们终于把床铺附近清理得差不多了,表层已经清理完毕,床板的灰烬也都清理得差不多了,剩下来的,可能就是原来放在床下的东西了。
  冯凯揉了揉酸痛的腰,给自己鼓着劲,把剩下的灰烬全部铲到了一个麻袋里。在铲的过程中,冯凯突然感觉到铁锹一沉,似乎是铲到了一个很重的金属物体。在这之前,他们最多只铲到了铁质床框,没铲到过什么别的金属。
  尽管有灰烬的遮盖,屋内的光线又很差,冯凯看不清铲到的是什么,心里却已经有了一丝希望。
  他扛着麻袋来到院内,太阳已经落到了地平线以下,光线很差,冯凯借着最后一丝光线,总算是从麻袋里找到了那个他用铁锹感受到的沉重的金属物体。但他的希望顿时落空了,因为这是一个直径约40厘米的半圆形的金属物体,中央是空心的。可能是有床板的遮挡,所以基本上没有燃烧的痕迹,也没有多少烟灰痕迹,保存完好。但是这么一个连把手都没有的东西,要作为凶器实在是难以想象。这更像是某个家具的内部框架,或者是某个装饰物品的金属框架。
  冯凯垂头丧气地把这个金属物品放进麻袋里,说:“这里光线太差了,看来今天是找不到了,我们把这个带回去看看吧,也算是死马当成活马医了。”
  大家来的时候,是开着局里的面包车一起来的,此时大家又灰头土脸地一起回去。因为早就有了心理预期,所以虽然大家都没有找到什么很有价值、很像凶器的工具,但也不至于垂头丧气。
  回到公安局后,大家把从现场里捡回来的“破烂”都陈列在会议桌上,等着顾红星来“检阅”。
  顾红星此时已经从海关回来,正在研究着何强的供述。见大家都回来了,他便也来到会议室,逐一查看大家捡回来的“破烂”。
  “这是一个螺丝刀。”
  “螺丝刀不太可能砸人,捅人还差不多。”
  “这是五斗橱抽屉的铁框,没烧之前也拿不下来啊。”
  “这些个碎片应该是煤油灯碎裂的残骸,可以点火但不可以当凶器,因为太轻了。”
  “这什么啊,板凳腿你都往回捡?”
  大家在会议室里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夹杂着数落别人的笑声,气氛倒是很活跃。可是,从这些“破烂”来看,确实没有能作为工具的东西。
  最后,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冯凯捡回来的半圆形铁质框架上。
  “这个东西看起来不轻啊,是什么框架吗?”秦天问。
  “不对啊!这是个捕兽夹!”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
  经这么一提醒,大家越看越像。
  仔细看上去,这个东西确实是两片半圆形的铁质框架折叠而成的,中间还有类似于弹簧、机簧一样的东西。半圆形的一角,也有个机簧一样的铁片。最关键的是,折叠在一起的半圆弧,实际上是锯齿状的。如果把这两片半圆展开,成为一个圆形,确实像是传说中捕兽夹的样子。只不过,在城市里的年轻人,谁还真的见过捕兽夹呢?
  “有想法,捕兽夹!”冯凯沉吟着,从抽屉里拿出一副手套戴上,然后用力想把两片半圆铁质框架给掰开,但它却纹丝不动。
  “捕兽夹不是这样打开的。”一名二中队的民警走了过来,也学着冯凯戴上手套,然后用一只脚踩住了半圆一角的机簧,两只手轻轻一掰,随着“咔嗒”一声脆响,半圆形的铁质框架,变成了一个铁质圆环,边缘有锯齿的铁质圆环。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