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4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让邵玉铭无言以对。
  一时真不知道该庆幸,刘波把小孩子教养的很有孝心。
  还是该生气,刘波把孩子教育的太没格局。
  这个理想太过朴实无华了。
  朴实到在邵玉铭的眼里,根本没法和理想挂钩。
  对理想的定义,邵玉铭觉得应该是对未来生活或精神方面,有更深层次、更向往的追求。
  像刘召这样,最开始没有好的“身份”加持,在生活方面,理想应该是对跨越层次的向往。
  是能够改变出生无法弥补的社会地位的抉择,消灭对未来,对下一代,继续产生的弊端。
  像考上一所知名大学,或者是公司高管,考医,考公,自主创业成功,再不济也可以当一名“有价值”的老师……
  至于精神方面,应该是对眼界的开阔,对探索世界的高度追求。
  像有的人,一生只为追求一场极致的极限运动……
  唯有对知识的渴求,对自然的向往,对人类进程的思考……
  像这般崇高,又能通过自身努力可达到的“向上”的理想,才能配的上是一个“合格”的理想。
  当然,理想不一定非要做到,但一定要是需要耗尽毕身所能的奋勇追逐。
  于是邵玉铭向刘召科普了人类对理想的定义,想要委婉的劝他换一个,更能体现自己“人生价值”的理想。
  但都被刘召坚决否决了。
  邵玉铭说的理想,职业之类的,刘召都不是很感兴趣。
  他只知道爸爸对他好,他也想对爸爸好。
  爸爸最大的理想是拥有一所属于自己的大房子,那他的理想就是帮爸爸实现他的理想。
  爸爸说,一个普通人想要靠自己的努力买上一套合心意的房子,这本身就很难。
  很有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大半辈子时间的努力才行……
  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本就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远大理想。
  所以小小的刘召,无法理解邵玉铭口中的,更高、更深层次的、更能体现“人生价值”的理想追求是什么。
  此时刘召的崩溃,无疑不是在提醒邵玉铭,他决定之前的认知有多错误,决定之后的私心有多自私。
  他费尽心思,也要给自己弄回一个“继承人”。
  却又在将心灵脆弱的孩子,与他的“生母”快刀剥离后,不管不顾。
  让他独自面对陌生的生存环境,迫使他本该在无忧无虑的年纪,承受他不该承受的压力。
  无形中,他成了那个摧残孩子快乐,伤害他最深的刽子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