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年代文,但海归神豪 第16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些条件放出去,确实能拦住绝大部分想要买下私人土地的人。
  都有这么多钱了,干什么要买深城的地。去香江、镜海买地不是更好?
  第93章
  关边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什么问题,想要从国家手里拿到地,不多付出点怎么可能。
  比如农民的地就属于集体,不会被收归国有。但只要长了眼睛的就知道,农民阶级付出了多少。
  陈同志来深城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深城做的事情多。建厂可以说是为了赚钱,但修路、建学校、医院还有银行,可都不属于她必须做的事情。
  没定居都能做这么多,等她定居下来,岂不是还会做更多的事情?
  毕竟她一个外国大城市来的,定居的地方要什么没什么,她住着也不舒服。
  要他说,人家付出了这么多,提的这个要求根本不过分。
  担心其他人有样学样?这五千万美元加两箱黄金捐出来,陈同志在他们深城砸的钱都快一个亿美元了。
  就那几个工厂的生
  产线,凭他们自己想要买回来,那是难上加难。
  现在生产线就在国内,想研究人家也给你时间研究。
  要是深城不答应,隔壁的海城搞不好会想办法把事办好,再来他们深城把人拉过去。
  海城那群红眼睛,眼红他们深城招商招到陈同志很久了。
  林和壁也觉得关边说的话没问题,你想要别人兜里的钱,不付出点东西怎么行?
  罐头厂,卫生巾厂是开工了,制鞋厂、兴华医院还有合盛银行可还没建好。
  小陈同志能在他们深城建,就能去别的地方建。
  如果这事办不好,小陈同志可能不会有意见,但小李同志和陈家人说不定会有想法。
  思虑再三,他开口:“我的意见是尽量争取上面的同意,就像关边刚刚说的,把地方限制在深城。”
  “深城市区就这么大的地方,真有做了和陈同志贡献差不多的,想要陈同志这样的待遇,我们也可以给。”
  “我也是这个想法。”邓正初点了下头:“我们深城还需要发展,要是不争取直接跟陈同志说做不到,之后也不好意思从她手里拿钱是不是?”
  “当然,没有陈同志,也还会有其他外商。但是大家扪心自问,像她这样大方的外商有几个?”
  “发展深城的过程中,我们所做的每一个决策,确实需要慎重。”
  “但现在是我们深城需要这两箱金子,国家也需要这五千万美元。”
  他没说出口的是,在你这里投资的大商人想要的待遇你争取都不争取,传出去别的商人怎么敢来?
  至于传不出去?
  只要陈同志从今天起,不再在深城投资。或者直接从深城离开,回灯塔或是日不落去。
  其他人就一定会想法设法调查,是出了什么问题。
  就算他们官方能瞒住,陈家那些在国内招聘的佣人能瞒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