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逢年过节时,贾母让人来说书,说到水浒人物,其他丫鬟要么害怕要么无聊都走开了,唯有晴雯听得津津有味,一步也挪不动。
  她爆炭一般的性子,每次都要比武松先气得跳起来,屡次吃袭人她们笑话。
  如今这段冤案就在眼前,晴雯自然要替天行道救武松。
  事若不成,死便死了!总比不明不白做了鸳鸯楼冤魂强上百倍。
  晴雯推开琵琶,躺在床上,假装风寒复发。
  到了饭点,她吃了满满一碗饭,保证气力与精神,然后假装与小丫鬟闲聊,套出了武松的住处。
  天近黄昏,晴雯暗地扯断了琵琶弦儿,让小丫鬟拿去修理,支开了身边人。
  她则换了身便利衣服,穿上绣花鞋,轻步出了院子,照着小丫鬟说的方位,绕过一座假山,出了后花园,行过那段长廊,绕到武松住的耳房,轻轻拍门。
  半晌无人应声。
  晴雯等了片刻,这里是外院,住的都是随从小厮,她不便久留,只得怏怏回去。
  回到屋里,点上灯,过了一个更次,晴雯换了身深色衣服,再次出了院门。
  刚要拐过长廊时,忽听得一阵人语喧哗,晴雯忙闪身避在柱子后。
  这长廊是新修的,周围树木皆还幼小,唯一的藏身处便是雕梁画栋的高柱,两人合抱粗细,躲个身姿纤弱的女子绰绰有余。
  脚步声纷纷,踢踢踏踏,嗓音粗鲁,说说笑笑,皆是男子声响。
  唯有一人声音低沉富含磁性,正是晴雯曾在这廊下说过话的武松。
  又有一故作爽朗的中年男人声音道:“既是武义士说和,自然准得!”
  武松谢道:“多谢恩相!”
  许多人纷纷附和道:“咱们都监大人着实爱煞了武都头,这些话若是我们说时,必不会这般如此轻易恩准的。”
  那中年男人哈哈笑道:“武都头是大英雄大丈夫,话不轻说,诺不轻许,自然不同。”
  这人显然就是此府主人张都监了。
  众人又是一番恭维,夸赞张都监伯乐识人,夸赞武松英雄了得,纷纷闹闹在长廊下吵嚷许久。
  晴雯站得脚疼,怕被他们撞见,咬了牙撑着纹丝不动。
  说笑半晌,那张都监道:“武都头跟着我辛苦一天,早些回去休息吧!”
  武松唱了喏,转身退去。
  张都监带着四、五个亲随缓缓走过长廊,晴雯紧紧贴着柱子,只盼他们走快些。
  那一众人却又停了脚步,正站在晴雯隐身的柱子前方。
  晴雯闭眼凝神,呼吸声都收了起来,一颗心跳得震天响。
  她不明缘由重活一世,还没认真活过一天,岂能轻易葬送?况且,她还没救得武松呢。
  只听其中一人道:“相公,这武松既然真有些本事,何不将他认真收拢了?”
  “收拢武松?哼!”张都监冷哼一声:“他肯像蒋门神那般欺行霸市,替我收敛钱财;还是不分青红皂白,替我做个打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