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诸葛均与梅鹿站在高高的山岗上,不知疲倦地眺望远方。
  宝钗靠在竹榻上,手放在小腹上,孩子还太小,感受不到胎动,但手放在这里,就能给她力量。
  一瞬间,她甚至想了以后,没有诸葛亮的以后。
  但她立刻喝止了自己。
  若没了诸葛亮,她一定还能活下去,但她不允许自己这样想。
  有马蹄声响起,池砚高兴地跳起来:“来了!来了!”
  他跑到门口,沉默着开了门。
  马上人挽着高髻,一袭淡粉色裙子,显然不是从樊城来报信的人。
  是庞若!
  童子太过失望,甚至忘了替她接过马缰。
  庞若自己将马拴进马槽,快步走到宝钗身边坐下,握住她的手道:“昨日一得到消息,元直就赶去樊城了。你放心,他会带来打探清楚的。”
  宝钗点头,微笑着道谢。
  她的礼仪仍然滴水不漏,庞若陪她坐着,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
  哒哒哒!又有人骑马过来了,这次的马蹄声又响又急。
  池砚再次冲了过去,然后无力地靠在门口,声音中毫不掩饰失望:“夫人!是舅爷!”
  宝钗站了起来。
  若真是刘备派人来报信,也许会先去黄家湾。
  黄晷将马缰随手抛给池砚,大步走来,从他皱在一起的双眉,就知道不是好消息。
  到了妹妹身边,五大三粗的汉子垂了头,带着明显的难过:“刘皇叔派人送来了消息!”
  他面色沉痛,把一个小小的盒子递给妹妹:“这是孔明留给你的。”
  宝钗打开,里面是一块石头,方方的小石头。
  众人都失望极了。
  卧龙先生留下的遗物,竟是一块地面上随处可见的石头。
  宝钗的眼眸瞬间活了过来,她将石头握在手中,转身招呼众人:“大哥,若姐姐,来,咱们都尝尝池砚煮的菊花茶!”
  黄晷与庞若对望一眼,又同时担心地望向妹妹。
  梅鹿与诸葛均也回来了,听说诸葛亮只留下一块石头,瞬间流出眼泪。
  宝钗的语气都轻松了起来,但她还是竭力压制住了:“梅鹿,去端些绿豆糕来,趁着夕阳未尽,咱们坐赏云霞!”
  她拉着庞若在竹榻上坐下,向黄晷道:“大哥,你这几日若有空,就帮我砍些竹子吧,我想做些竹椅子送礼!”
  “什么是竹椅子?不是……”黄晷在妹妹身边蹲下身子,大狗狗一般地安慰。“妹妹,你若难过就哭两声,切莫压抑自己。”
  “日子总还得过,”宝钗摇头,轻抚小腹,“况且,我还有孩子要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