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打了一辈子的仗,白起对咸阳城附近的山脉地势走向一清二楚。
  “某觉得此处合适,四面环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南面山崖上面有瀑布汇聚成溪流,中间有大片坡地可供种植粮食,靠北的山坡不在风口,适合修建房舍,容千人不成问题。”
  叶卓看了眼地图,看不懂。
  她对这些不擅长,也没兴趣,提供了大概思路后,就只负责听。
  扶苏自幼接受大秦最精英的教育,又在军中历练多年,自然懂白起的布局。
  于是接下来,白起和扶苏重点讨论怎么买山。
  买山,和买房不同,属于找国家买地,不是私人买卖。
  相比起来,手续就严格的多了,首先,得有个正常人的身份,最起码是良民。
  而且,还得证明自己的财产是合法的,不是偷来抢来的。
  问题是,现在院子里的六个人,唯一能算得上良民的只有白起。
  两个杂役是奴籍,没资格买地。
  素素和叶卓早被销了户,扶苏顶着李澜的身体,已经上了通缉令。
  就算通缉令还没贴到骊山这边,也不宜在外面招摇。
  最后,只能是白起出面,让两个杂役跟着他去官府走手续。
  白起的说法是全家从太原郡搬迁至咸阳的路上遇到流寇作乱,父母家人全都遭遇不幸,只有几个家仆和他逃过毒手。
  家产大部分已经被流寇抢走,余下一点钱粮仅够几个家仆和他勉强度日,所以希望在深山里买块荒地耕种糊口。
  深山里的荒地本来就是无主之物,给钱都没人去,管事的官员又拿了白起给的贿赂,手续很容易就办了下来。
  十天后,叶卓有了一座山,面积远远超出系统要求的一平方公里。
  有了地,剩下就是招募村民了。
  招募村民就没有买地那么简单了,毕竟是深山老林,除非是无处可去的流民或逃犯。
  正好骊山现在有七八十万修皇陵的士兵和囚犯劳役。
  叶卓便把注意打到这些人身上。
  在七十万的大基数上,弄出来七百人根本微不足道。
  问题是,如何能把这七百人弄到她的地盘。
  接下来就是扶苏出马了。
  扶苏带着章邯给的引荐信找到骊山皇陵的一个监工,监工曾是章邯的部下,拿了贿赂后,就把李陵找了过来。
  李陵见到弟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们兄弟失散已经半年了,李陵虽然拜托章邯帮自己找弟弟,其实没抱什么希望。
  没想到章邯竟然真的把弟弟找来了,他抱着扶苏哭了很久,并没有发现弟弟的异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