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学费可免,但要学院签订文书,约定学成之日在规定的厂子劳作,所有手艺不得外泄。
  又过一日,第一批瓷器出窑了。
  青白色的瓶盏瓷器,触手温凉,这一批一共烧制了一百二十个瓷坯,只有一百零八个瓷器品相完好,还有十二个有些许瑕疵的瑕疵品。
  沈新心中满意,益州紧邻关外,据陈管事说,寻常的碗盘到了那边价格也会翻了十倍不止,等运输线走通了,这就是妥妥的暴利。
  关大石小心翼翼地一寸又一寸抚过他亲手制作的瓷器,眼里怀念的神色一闪而过。
  他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做出瓷器了,更何况是这样精美的品相。
  原本他以为自己早就放下了,今日又摸到了真切冰冷的瓷器,他才知道,自己的血还是会因为瓷器而颤抖。
  这么多年,他还是忘不了这些精美的瓷器。
  把这些瓷器小心运回县衙,跟商队的货物一起装车,翌日在城门口送走了商队一行人,沈新也没回城,直接去了郊外刑场。
  午时,沈新一声命令,几颗人头滚滚落地,青霞山一事也暂时落下了帷幕。
  第171章
  “郎君气色红润, 皮肤白皙,人比花娇,县令大人真是好福气啊。”一位妇人言语讨好道。
  “早就听闻县令大人与郎君琴瑟和鸣, 鹣鲽情深, 今日一见, 才知传言非虚。”另一位哥儿跟着接话, 又捧了一句。
  秦宁办了一场甜品品鉴会,昭平县有点名望或家底的人他几乎都送了邀帖,现场来了乌泱泱二十多个人,叽叽喳喳好不热闹。
  他请这些人的主要目的, 是想通过这些人的嘴里了解县城哪些女子和小哥儿手艺精湛, 特别是要在启蒙书院开设的纺织学、刺绣学和厨艺学这三个领域, 能教人的大师和夫子。
  “这个糕点样式好是新奇, 妾身这么多年还从未吃过,敢问郎君此物为何名字?”身穿黛青色宽袍的小哥儿秋槐, 眼里闪过一丝亮光,出声问道。
  “此物名为荔枝绵沙冰, 夏日吃最为解暑,都尝尝。”秦宁双眼含笑道。
  吃人最短,他套话也方便。
  “绵沙冰,物如其名, 这冰的口感真的是软绵绵的。”秋槐语气惊喜。
  “竟是真的?”
  “此等妙物唯有郎君这种心灵手巧之人才能做出来。”
  “郎君听说了吗?郑家那个老妇如今已经落魄的要以刺绣为生了。”刘吴氏幸灾人祸道。
  郑世通可是县令大人亲自问斩之人, 想必郎君对他的夫人也感兴趣。
  “真的假的?”她对面的妇人问。
  “这么多年过惯了富贵日子的人,还能舍得下身段做这等低贱之事, 我第一个不信。”另外一个哥儿言语不屑道。
  “郑夫人刺绣手艺如何?”秦宁面色好奇问。
  秋槐抢了那妇人的话头,出声道:“她以前未出阁时是苏大师的弟子,这么多年并未荒废, 绣工造诣高深。”
  “我来昭平多日一直想做件长衫,如今才有空闲,大家可知道县城哪位绣工的手艺最好?可有推荐?”
  “郎君这话算是问对人了,妾身家中刚好有几个绣娘,手艺个顶个的好,郎君若不嫌弃…”赵云氏连忙往前凑了凑,大声道。
  赵云氏话还没说完,另一个略胖的妇人就打断了她的话,“你家中的绣娘不过就会些假把式,忽悠几个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还行,郎君目光如炬,怎么能看得上你家绣娘。”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