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1 / 2)
但谁知在这时,原本就离他很近的人忽然凑上前,在他的嘴角,蜻蜓点水般地落下了一个吻。
关尧一怔。
“咋啦?”郁春明眼睛亮亮地看着他,“你昨天二半夜亲我的那一口,不作数了?”
关尧脸一红,小声回答:“我没说不作数。”
“那这是啥反应?”郁春明略有不悦。
“我应该有啥反应?”关尧有些局促地问道。
“你应该立刻亲回来。”郁春明认真地说。
关尧坐着没动。
郁春明泄了口气:“算了,不逗你了。”
说完,他就要侧身去推车门。
可身还没转过去,关尧忽地一把把人拉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用另一只手扣住郁春明的下巴,俯身堵上了那张方才还在喋喋不休的嘴。
清晨时分,雪已经停了,但零下二、三十度的天仍旧冷得让人打抖。
不过车里很暖,空调风机在“呜呜”地转动着,两人的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车窗很快蒙上了一层水汽,将那两道重合在一处的身影,模模糊糊地遮去了一半。
不知过了多久,已有些喘不上气的郁春明哆嗦着手推开了关尧,他含混不清地问:“关警官,这就是你的刑讯逼供吗?”
关尧轻笑了一声,伸出手为郁春明擦掉了他嘴唇上沾的水渍:“所以你现在愿意说了吗?”
郁春明一挑眉:“110717,很好猜,关警官的心思也没有那么深不可测。”
“是吗?”关尧脸上有些挂不住。
郁春明又道:“而且,你的银行卡就放在你那张床的褥子底下,我睡在上面的第一天就摸到了。关警官,你也太不拿我当外人了。”
关尧失笑,他给车熄了火,又替郁春明拢了拢衣服:“走吧,上楼,看看郁畅给咱家冰箱剩了点啥,要是啥也不剩,我就去门口打包两碗面。”
这日太阳很好,阳光洒向大地,忽然让人在冰雪寒天里嗅到了一丝暖意。
下午,王臻来了电话,说他们虽然没有从林场家属院门口那年久失修的监控里看到到底是谁把信投进了邮筒,但将秦天的笔迹与信上的笔迹输入省厅的鉴定系统后不到十分钟,就确认了属于同一人。
“第七封信果真是秦天写的。”关尧挂了电话,摇头说道。
郁春明坐在桌边,望着对面大门的位置,若有所思:“这第七封信,是咱们把白桦桥端掉的头一天收到的,那天晚上,你刚走,我就听到了一阵很陌生的脚步声,等我推开门后,就看到了这封放在楼梯上的信。按照正常人的步速来算,我拿着信追下楼,送信的人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我竟然没在院里瞧见一个可疑分子,也就是那个时候,秦天跟着我下楼了。”
说到这,郁春明无声一叹:“那个晚上我想了很多,始终没想过秦天会有嫌疑。”
关尧的目光闪了闪,没说话。
“跟着他去白桦桥的时候,看着他耍无赖的笑脸,我总觉得这小子还年轻,不稳当,可仔细一算,秦天今年已经二十九了,我当年离开的时候,他才六岁。”郁春明的脸上不悲不喜,他很平静地说,“其实秦天早就不是我弟弟了,只是我今天才意识到。”
关尧仍旧沉默着,可脑海中却一下子回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江心离开时,秦天的模样。
那年这小子刚上小学,刚知道该怎么规规矩矩地背着书包坐在课堂里念书,他在大院里疯跑着到处撒欢的那几年里,三天两头听左邻右舍讲自己的亲哥江心有多听话乖巧,成绩有多优异,因此这个才踏入学校的小孩打定了主意,要千方百计赶超江心,将来念高中,上大学,让他哥刮目相看。
可惜江心还没来得及刮目,就被江敏丢去了松兰,留下秦天一个人,呆愣愣地面对自己那发疯的亲妈和家暴的后爹。
江心去哪儿了?秦天试图用他那尚未发育完全的小脑袋思索着,可却总也想不出答案。他和关尧一样,无数次在宁聂里齐河的河边寻找,也曾坐在桥墩子上从日升等到日落,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等到他的哥哥。 ↑返回顶部↑
关尧一怔。
“咋啦?”郁春明眼睛亮亮地看着他,“你昨天二半夜亲我的那一口,不作数了?”
关尧脸一红,小声回答:“我没说不作数。”
“那这是啥反应?”郁春明略有不悦。
“我应该有啥反应?”关尧有些局促地问道。
“你应该立刻亲回来。”郁春明认真地说。
关尧坐着没动。
郁春明泄了口气:“算了,不逗你了。”
说完,他就要侧身去推车门。
可身还没转过去,关尧忽地一把把人拉进了自己的怀里,然后用另一只手扣住郁春明的下巴,俯身堵上了那张方才还在喋喋不休的嘴。
清晨时分,雪已经停了,但零下二、三十度的天仍旧冷得让人打抖。
不过车里很暖,空调风机在“呜呜”地转动着,两人的呼吸也随之变得急促起来,车窗很快蒙上了一层水汽,将那两道重合在一处的身影,模模糊糊地遮去了一半。
不知过了多久,已有些喘不上气的郁春明哆嗦着手推开了关尧,他含混不清地问:“关警官,这就是你的刑讯逼供吗?”
关尧轻笑了一声,伸出手为郁春明擦掉了他嘴唇上沾的水渍:“所以你现在愿意说了吗?”
郁春明一挑眉:“110717,很好猜,关警官的心思也没有那么深不可测。”
“是吗?”关尧脸上有些挂不住。
郁春明又道:“而且,你的银行卡就放在你那张床的褥子底下,我睡在上面的第一天就摸到了。关警官,你也太不拿我当外人了。”
关尧失笑,他给车熄了火,又替郁春明拢了拢衣服:“走吧,上楼,看看郁畅给咱家冰箱剩了点啥,要是啥也不剩,我就去门口打包两碗面。”
这日太阳很好,阳光洒向大地,忽然让人在冰雪寒天里嗅到了一丝暖意。
下午,王臻来了电话,说他们虽然没有从林场家属院门口那年久失修的监控里看到到底是谁把信投进了邮筒,但将秦天的笔迹与信上的笔迹输入省厅的鉴定系统后不到十分钟,就确认了属于同一人。
“第七封信果真是秦天写的。”关尧挂了电话,摇头说道。
郁春明坐在桌边,望着对面大门的位置,若有所思:“这第七封信,是咱们把白桦桥端掉的头一天收到的,那天晚上,你刚走,我就听到了一阵很陌生的脚步声,等我推开门后,就看到了这封放在楼梯上的信。按照正常人的步速来算,我拿着信追下楼,送信的人不可能消失得无影无踪,可我竟然没在院里瞧见一个可疑分子,也就是那个时候,秦天跟着我下楼了。”
说到这,郁春明无声一叹:“那个晚上我想了很多,始终没想过秦天会有嫌疑。”
关尧的目光闪了闪,没说话。
“跟着他去白桦桥的时候,看着他耍无赖的笑脸,我总觉得这小子还年轻,不稳当,可仔细一算,秦天今年已经二十九了,我当年离开的时候,他才六岁。”郁春明的脸上不悲不喜,他很平静地说,“其实秦天早就不是我弟弟了,只是我今天才意识到。”
关尧仍旧沉默着,可脑海中却一下子回想起了二十多年前,江心离开时,秦天的模样。
那年这小子刚上小学,刚知道该怎么规规矩矩地背着书包坐在课堂里念书,他在大院里疯跑着到处撒欢的那几年里,三天两头听左邻右舍讲自己的亲哥江心有多听话乖巧,成绩有多优异,因此这个才踏入学校的小孩打定了主意,要千方百计赶超江心,将来念高中,上大学,让他哥刮目相看。
可惜江心还没来得及刮目,就被江敏丢去了松兰,留下秦天一个人,呆愣愣地面对自己那发疯的亲妈和家暴的后爹。
江心去哪儿了?秦天试图用他那尚未发育完全的小脑袋思索着,可却总也想不出答案。他和关尧一样,无数次在宁聂里齐河的河边寻找,也曾坐在桥墩子上从日升等到日落,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等到他的哥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