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国 第82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韦见素笑着点点头,“当然有,每天都有很多,天下各州县的权贵豪门都想在京城拥有一座宅子,所以每天咨询者络绎不绝,过两天开始丈量土地,丈量完成后就开始卖地。”
  这时,工部负责建城的主官何远途上前来见圣,李邺笑了笑问道:“外廓城的道路什么时候完成?”
  “回禀陛下,月底就能全部完工,然后我们再平整土地,修建河堤,春天栽种树木。”
  李邺见工匠在铺设石板,又问道:“所有的路都铺设石板吗?”
  “回禀陛下,主干道铺设石板,坊中道路就不可能铺了。”
  李邺点点头,对韦见素和张立笑道:“十年后,这里恐怕就完全变样了。”
  “是啊!大唐进入中兴盛世,让人看到希望,每天都会有大变化。”
  李邺欣然道:“再过几个月朕再来看,希望又有新的变化!”
  巡视了城墙,李邺随即又来到了火器监研制院,火器监便是新成立的军事武器制造部门,包括火器署、火药署、炼矾署、冶铁署、材料署五大署,新任监令正式段秀实,他痴迷于新式武器,主动辞去了枢密使的高职,筹建新的火器监。
  李邺和两名相国来到研究,段秀实正好也在这里,他接到消息,连忙带领大群官员迎了出来。
  “微臣段秀实参见陛下!”
  李邺见他又黑又瘦,估计这段时间吃了不少苦,不由叹口气道:“段爱卿再不好好保养自己,再过十年你就会不得不乞老退仕了。”
  段秀实笑了笑解释道:“主要是火器监刚创立,事情比较多,也比较辛苦,等正常运转了,就没有那么累了。”
  “你自己保重吧!朕也没有办法劝你。”
  李邺走进大院,正好看到军器监丞胡九龄,他是新成立军器监的二号人物,李邺见他也是一样的面黄削瘦,只得苦笑道:“最近可有什么新式火器?”
  胡九龄连忙躬身道:“陛下来得很巧,最近确实是在试验一种新式火器。”
  李邺精神一振,连忙问道:“在哪里?让朕一睹为快!”
  段秀实神秘一笑,“请陛下和两位相国随我来!”
  韦见素和张立就是陪同天子前来参观,两人兴趣不大,两人对望一眼,只得跟随兴致勃勃的天子向后院走去。
  来到后院的石台上,李邺一眼便看见他期待已久的火炮,其实他也猜到是火炮,毕竟一体铸造技术早就成熟了,又经过这么几年不断积累、摸索,去年铸造出来的铜管就非常致密而没有沙眼,加上他这个作弊大师绘制了图纸和原理说明,应该很快就能研制出来。
  李邺轻轻抚摸这座神武将军,长约一米五左右,打磨得非常光滑,有两個炮箍,可以防止炸膛,底部非常粗,上面炮口有中碗大小,炮神上镌刻了四个大字‘神武将军!’
  “一般需要几个人操作?”李邺又问道。
  “一般三个人就够了,一个炮手,两个辅助!”
  “试验成功了吗?”李邺又问道。
  “成功是成功了,但我们感觉射距和威力都不太满意,我们还在调整火药配方,反复试验,找出最满意的结果。”
  “是用实心弹还是火雷弹?”
  胡九龄连忙道:“回禀陛下,现在肯定是实心弹,等完全成功后才改用火雷弹。”
  李邺点点头,“可以多铸几门火炮,长的,短的,粗的,细的,甚至还可以用生铁来铸造,一篇好文章是反复修改出来,同样,一件好的火器也是通过反复试验,确定药量、弹重,然后进行标准化操作。”
  李邺见众人没听懂,便解释道:“每一发所需火药要装在专门的木桶或者竹筒中,不需要个人经验衡量,根据射程远近和炮弹重量,就有不同药量的火药筒,各位明白我的意思吗?”
  众人都是经验丰富的专家,天子的意思他们立刻明白了,这就和箭矢一样,什么样的作战环境,什么样的弓弩,需要多远的射距,那就会选用不同种类的箭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